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麵建設清廉山西——清廉山西建設巡禮】對違法者“利劍高懸” 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發布時間:2024-02-01 15:45: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近年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山西省生態環境執法係統以廉政教育為(wei) 抓手,全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融入主戰場,積極創新執法機製,優(you) 化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賦能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行使好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

  行使好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有助於(yu) 提高生態環境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執法的公正性和精準性。  

  2020年7月,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山西省生態環境係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試行)》,進一步提高我省生態環境部門的法治意識和規範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效能,有效防範執法風險,規範全省生態環境係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該基準試行以來,因其條目清晰、簡便易用、可操作性強等優(you) 點,對規範約束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權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近年來,國家和我省多部法律、法規、規章製(修)訂的實施,對行政處罰的一般規定、部分違法行為(wei) 的處罰幅度等作出調整。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司新武介紹,為(wei) 適應法治環境的不斷變化,更好地量刑執法,省生態環境廳於(yu) 2022年11月印發了《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進一步規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新基準體(ti) 現了裁量結果科學合理的原則,確保裁量結果科學、合理、準確;體(ti) 現了法條競合從(cong) 嚴(yan) 處理的原則,落實對違法排汙行為(wei) 從(cong) 嚴(yan) 處理的立法宗旨;體(ti) 現了寬嚴(yan) 相濟主動服務的原則,執法過程中,主動宣講政策,服務市場主體(ti) ,多措並舉(ju) 優(you) 化營商環境。

  在“柔性”服務上做文章

  2023年3月3日,根據臨(lin) 汾市、運城市生態環境交叉執法檢查轉辦問題整改查處情況反饋,某健康防護科技有限公司在二車間浸漬工序生產(chan) 線光氧催化設施淨化中,一台專(zhuan) 用高壓電源電線未連接,另一台正常運行,導致汙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臨(lin) 汾市生態環境局襄汾分局執法人員進行現場調查時發現,該公司上述行為(wei) 違反了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法的相關(guan) 規定,之後經研究,涉案公司違法行為(wei) 屬初次違法,危害後果輕微,要求企業(ye) 在5個(ge) 工作日內(nei) 按要求完成整改,符合上述首違不罰事項規定,決(jue) 定對該公司行為(wei) 不予行政處罰。  

  司新武介紹,在具體(ti) 行政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在堅持依法行政、嚴(yan) 格執法的同時,將處罰與(yu) 教育相結合,對初次違法者實行柔性執法,有利於(yu) 減少執法爭(zheng) 議。在一定的條件下“首違不罰”,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違法者的抵觸心理,發揮教育引導作用。處罰隻是手段,糾正才是目的。在上述案件中,臨(lin) 汾市生態環境局襄汾分局執法人員實地調查取證,理論聯係實際,幫助其糾正錯誤,不僅(jin) 對違法主體(ti) 起到教育警示作用,還體(ti) 現出環境執法的溫度,也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生動案例。

  為(wei) 進一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我省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在“柔性”服務上做文章,製定了《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wei) 不予處罰事項清單(2022年版)》(以下簡稱《清單》),給予企業(ye) 適度的容錯糾錯空間。

  司新武說,《清單》體(ti) 現了免罰不免責的原則。“不罰清單”不是“免責清單”,不改變違法行為(wei) 的違法性質和當事人承擔的相應責任,生態環境部門在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jue) 定的同時,應對環境違法當事人批評教育,及時糾正違法行為(wei) ;體(ti) 現了包容審慎的原則,執法過程中,符合《清單》適用條件的,要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jue) 定,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體(ti) 現了示範指導的原則,《清單》細化了輕微環境違法行為(wei) 減免處罰的情形和程序,規定的25個(ge) 事項具有示範性、指導性,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可結合實際,製定本行政區生態環境不予處罰事項清單。

  借助科技手段執法更加科學精準

  1月8日,記者在汾陽市智慧環保數字中心的生態環境監控平台看到,大屏幕上一家企業(ye) 的站房、進出料口等重要生產(chan) 節點一一呈現,進行著實時監控。

  呂梁市生態環境局汾陽分局局長劉國橋介紹:“我們(men) 在重點企業(ye) 的廠區內(nei) 架設了一座標準站,能夠在做好企業(ye) 在線監控指標不超標的情況下,對它的無組織排放等進行監管,能夠第一時間根據指標的變化進行尋跡,發現問題所在。”

  “通過這套係統,讓企業(ye) 的環保活動和我們(men) 的執法行為(wei) ,都在‘陽光’之下進行。”劉國橋進一步介紹,首先,無接觸執法減少了執法人員對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經營的幹擾,同時,又對企業(ye) 生產(chan) 情況進行了實時的掌控;其次,對執法人員也是一項約束,有助於(yu) 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當中做好相應規範的標準動作,提升執法的公信力。

  如此,我省生態鐵軍(jun) 一方麵不斷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另一方麵,采取科學技術手段,對守法者“無事不擾”,進一步規範並健全非現場執法方式。對重點排汙單位,通過汙染源自動監控,利用無人機與(yu) 走航車等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和巡查;對其他企業(ye) ,通過各類生態環境管理數據、自行監測數據或利用能源管理部門數據等開展非現場監管,及時進行預警提醒,精準發現違法行為(wei) 。2023年出動走航車855台次、無人機984架次,檢查企業(ye) 3107家次,發現環境問題1530個(ge) ,其中立行立改1452個(ge) 、立案處罰78件,罰款1265萬(wan) 元。

  生態環境執法是踐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並最終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有力武器,我省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將繼續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探索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實踐路徑,繼續創新執法思路,為(wei) 美麗(li) 山西建設貢獻力量。(記者程國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