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網格化服務 精細化治理(鄉村行 看振興)

發布時間:2024-02-01 16:0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臘月清晨,雪花紛飛。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天吉泰鎮天吉泰村,積分兌(dui) 換超市人聲鼎沸,很多村民排著隊挑選積分兌(dui) 換的物品……

  原來,今天是村裏的積分兌(dui) 換日,“去年第四季度,我的積分排全村第一。”村民邢永蘭(lan) 剛剛兌(dui) 換了拖鞋、牙刷、暖水瓶,“農(nong) 閑時間參加村裏的誌願活動,豐(feng) 富生活,還能獲得積分用來兌(dui) 換生活用品,大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五原縣是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大縣,縣域麵積2544平方公裏,基層黨(dang) 組織管轄服務半徑大、鄉(xiang) 村治理缺乏有效抓手等問題長期存在。近年來,五原縣構建村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村民小組網格化“微治理”模式,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道德模範”選樹活動。

  在天吉泰鎮,各村通過誠信村民積分管理、道德評議激勵、設立誠信榜等舉(ju) 措,引導村民日常行為(wei) 。“村民黨(dang) 小組、理事會(hui) 根據標準按戶打分,對孝敬老人、愛護環境等表現突出戶給予加分,並張榜公布。”天吉泰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霍瑞琴說,“能上榜大家都覺得很光榮。如今,爭(zheng) 做好事的風尚在各村逐漸形成。”

  在銀定圖鎮勝利村,幾名村民拉著包聯幹部武文斌回家吃飯;而數月前,他們(men) 之間還鬧得不可開交……

  “在河套地區,秋澆工作是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一件大事。”武文斌說,“村民們(men) 以往習(xi) 慣於(yu) 傳(chuan) 統大水漫灌模式,耗水量大,浪費嚴(yan) 重,澆地用水逐漸成了糊塗賬。”

  為(wei) 此,五原縣結合實際製定了秋澆工作方案,並成立包澆小組,全麵推行“一把鍬”澆地,杜絕零散澆地,防止大水漫灌。

  然而,當時一些村民並不理解:“你不讓我澆透,來年怎麽(me) 種地,怎麽(me) 保證收成?”“祖祖輩輩都是這麽(me) 澆地,為(wei) 什麽(me) 今年就不行了?”村民你一言我一語,與(yu) 包澆小組工作人員發生爭(zheng) 執。

  網格員迅速將矛盾上報智慧網格“微治理”服務平台,武文斌隨即與(yu)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趕來,耐心講解政策,最終獲得理解和支持。

  2023年秋澆結束後,大家發現新方法更省水、灌溉效果更好,幾戶村民跟武文斌成了朋友。“這次能夠迅速掌握情況,並且及時處理,多虧(kui) 了網格員和‘微治理’平台。”武文斌說。

  近年來,五原縣完善縣、鎮、村、組“四級網格”,出台“網格化+微治理”22條具體(ti) 措施,同時整合各方力量,組建黨(dang) 員先鋒隊、巾幗服務隊、“紅袖標”聯防隊等“微組織”2055個(ge) ,活躍在村民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形成共治合力。2023年11月,以大數據等新技術為(wei) 支撐,五原縣進一步打造了集宣傳(chuan) 、教育、公開於(yu) 一體(ti) 的智能化鄉(xiang) 村治理平台,不僅(jin) 可以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還可以為(wei) 農(nong) 戶提供農(nong) 業(ye) 管理、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氣象信息展示等各類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1日 06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