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民生實事清單”變成“百姓幸福賬單”

發布時間:2024-02-01 15:53: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嚴(yan) 冬將盡,寒意初歇。正是年味漸濃時,一件件豐(feng) 厚的民生“大禮包”溫暖而至。

  “民生事始終是要事,必須辦實辦好。”“今年我們(men) 接續推出33件民生實事,必須辦一件成一件,實實在在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係列舉(ju) 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飽含民生關(guan) 切之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問題始終是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關(guan) 注的重點。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落實落細一張張“民生清單”,使之兌(dui) 現為(wei) 一條條“幸福賬單”,讓民生“大禮包”派送到位,溫暖到家。

  民生更有溫度

  溫暖工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

  “我們(men) 研究製定了《內(nei) 蒙古自治區城鎮溫暖工程實施方案》,按照‘因地製宜、因城施策、冬病夏治、標本兼治、群眾(zhong) 滿意’的原則,全麵排查解決(jue) 製約內(nei) 蒙古供熱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弱項短板。2024年,計劃從(cong) 供熱領域的熱源保障、熱網更新、熱力站提升、戶內(nei) 改造、智能化建設、應急保障、散煤治理七個(ge) 方麵查問題、補短板、抓落實,探索構建精準供熱、按需供熱的新型智慧供熱模式,確保下個(ge) 采暖季供熱質量明顯提升,群眾(zhong) 投訴大幅降低,讓老百姓更好地溫暖過冬。啟動實施城中村、城邊村燃煤散燒綜合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切實改善居民供熱取暖條件。”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張鶴鏗鏘有力地說,“熱源保障方麵,新增供熱能力1.27億(yi) 平方米;熱網更新方麵,計劃改造老舊一級管網1258千米,改造老舊二級管網7125.7千米,改造樓棟立管2589.5千米,全麵提高管網輸配能力;換熱站升級方麵,新建(擴建)換熱站318座,對既有2212座換熱站進行升級改造……”係列舉(ju) 措體(ti) 現了民生的溫度,暖了老百姓的心房。

  生活更有保障

  “支付寶到賬65元。”前段時間認領的手工藝品加工任務完成,當場領到工資的高玉梅樂(le) 樂(le) 嗬嗬。高玉梅是烏(wu) 蘭(lan) 察布市城鎮登記失業(ye) 人員,“年紀大了,合適的活兒(er) 不好找,在家空閑下,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3個(ge) 月前,聽說當地有免費為(wei) 社會(hui) 無業(ye) 人員、殘障人士、居家婦女和下崗失業(ye) 人員提供的特色民族手工藝品製作加工技能培訓,培訓合格還提供就業(ye) 崗位,高玉梅報了名。如今,高玉梅居家就了業(ye) 。“我一個(ge) 月能捎帶掙1500元左右,其他全天工作的學員能掙3000多元呢。”高玉梅說。

  這樣的生動實踐不僅(jin) 發生在烏(wu) 蘭(lan) 察布。去年,像高玉梅這樣失業(ye) 再就業(ye) 的,全區就有13.1萬(wan) 人。自治區人大代表、包頭市就業(ye) 服務中心企業(ye) 服務科科長伏淩燕表示:“完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兜底幫扶,為(wei) 零就業(ye) 家庭成員提供‘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的精細化服務,確保零就業(ye) 家庭動態清零。探索農(nong) 村牧區勞動力職業(ye) 技能培訓管理模式,全麵提升職業(ye) 技能培訓實效,讓更多群眾(zhong) 參與(yu) 進來、增加收入。”

  教育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將做好不同學段學齡人口摸底預測,建立與(yu) 各地常住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製,城鄉(xiang) 一體(ti) 推進教育資源規劃布局。學前教育聚焦普及普惠,確保學前教育普惠率、公辦率雙提升;義(yi) 務教育聚焦優(you) 質均衡,推進集團化辦學,加大名師校長交流,推動優(you) 質資源挖潛擴容;普通高中教育聚焦特色多樣,建立教育‘組團式’幫扶長效機製,助力推動旗縣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同時,關(guan) 注務工人員子女,城鎮新增人口、流動人口等群體(ti) 學生權益,以公辦學校為(wei) 主落實同城待遇,讓他們(men) 更好融入城市,努力實現群眾(zhong) 上好學的願望。”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李盈說。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是群眾(zhong) 的熱切期盼。作為(wei) 基層衛生工作者,自治區人大代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青春山街道珠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馮(feng) 小蘭(lan) 最關(guan) 心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推動多層次醫聯體(ti) 和縣域醫共體(ti) 建設。”“我們(men) 將做好基本醫療、預防接種、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康複理療、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服務,發揮好中醫藥預防保健、口腔診療等特色優(you) 勢,持續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學習(xi) 和實踐教育,培養(yang) 更多好大夫,為(wei) 居民在家門口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馮(feng) 小蘭(lan) 說。

  “我們(men) 將進一步發揮醫療保障的兜底作用,推出更好的醫保惠民政策,切實減輕群眾(zhong) 看病就醫負擔。”自治區人大代表、二連浩特市醫保局局長王疆說。

  悠悠萬(wan) 事,民生為(wei) 大。歲末“拆箱”,這份民生“大禮包”,分量十足,幹貨滿滿,實實在在,誠意動人。

  幸福更有質感

  “平時工作特別忙,如何安置2歲的寶寶成了最大的困擾。去年底,‘萌寶驛站’開到家門口,接送孩子很方便,還能選擇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環境好,還配備了專(zhuan) 業(ye) 的育兒(er) 教師,把孩子放在這兒(er) 很放心。”家住鄂爾多斯市東(dong) 勝區興(xing) 勝街道新園社區的王玉英說。

  一老一小,家中倆(lia) 寶。“讓一老一小得到更多嗬護關(guan) 愛,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們(men) 明確了目標。”自治區政協委員、鄂爾多斯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副主任靳尚武說,“我們(men) 將繼續有效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擴大‘萌寶驛站’試點範圍,2024年,建設完成20家社區托育試點,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86個(ge) ,每個(ge) 旗區至少建設1所公辦托育服務機構。此外,繼續優(you) 化服務加強老年人健康保障。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比例達90%以上。開展醫養(yang) 結合示範創建,實施社區醫養(yang) 結合能力提升項目。”

  俗語說,三天學成個(ge) 買(mai) 賣人,一輩子學不成個(ge) 莊戶人。提起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自治區人大代表、商都縣鑫磊蔬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穀守江有著“樹葉對根”的情懷。“今年,我們(men) 將立足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基礎,因地製宜大力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在農(nong) 產(chan) 品深加工上下功夫,助力農(nong) 業(ye) 質量效益提升,促進農(nong) 民增收,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力賦能。”談起幹事創業(ye) ,穀守江信心十足。

  藍圖已經繪就,奮鬥正當其時。內(nei) 蒙古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新起點上闊步向前。(記者 王坤 梅剛 劉誌賢 馬芳 見習(xi) 記者 高輝)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