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搶救挖掘紅色資源 徐州賈汪1人入選“中國好人”
1月31日,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副館長胡軍(jun) 英上榜。
胡軍(jun) 英出身於(yu) 革命軍(jun) 人家庭,父親(qin) 曾是運河支隊裏年齡最小的抗日戰士。從(cong) 小聽著父親(qin) 講述運河支隊故事長大的她,自2009年來到正在籌建的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後,每天工作十五六個(ge) 小時,采訪了康明才、劉向一等健在的運河支隊老戰士,以及陳毅、羅榮桓等開國元勳後代和眾(zhong) 多親(qin) 曆者,收集了時任新四軍(jun) 四師政委鄧子恢寫(xie) 給運河支隊政委鄭平的親(qin) 筆信等一批重要史料,填補了一段新四軍(jun) 研究的空白。
“每一件文物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這讓我頓覺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胡軍(jun) 英說。如今,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裏幾乎每一件捐贈的文物,都是她跑遍大半個(ge) 中國,從(cong) 運河支隊老戰士、親(qin) 曆者和後代手中征集而來的。
據悉,胡軍(jun) 英組織動員運河支隊後代、烈士後代99人捐款20餘(yu) 萬(wan) 元支持運河支隊四百烈士紀念碑擴建工作,並征詩128首,精選26首刻入英雄牆詩詞碑。此外,她還通過臥龍泉黨(dang) 支部開展結對幫扶,與(yu) 38名困難兒(er) 童建立互動聯係機製,在幫助解決(jue) 困境兒(er) 童生活問題的同時,經常為(wei) 他們(men) 講解“運河支隊護送陳毅”等紅色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