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經濟”開辟新賽道(評論員觀察)
餐飲業(ye) 一頭連著農(nong) 業(ye) 發展、一頭連著服務消費,在需求側(ce) 和供給側(ce) 都大有可為(wei)
春節將至,年夜飯預訂熱門緊俏,年貨選購紅紅火火。一個(ge) 顯著變化是,緊盯大魚大肉的人少了,選擇綠色有機、低脂低糖的人多了。從(cong) “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年夜飯的變化,彰顯農(nong) 業(ye) 大國的堅實底氣,也催生消費市場的全新機遇。
何止是年夜飯,百姓日常餐桌的變化同樣不小。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菜籃子”“果盤子”變得更豐(feng) 富,魚蝦、菌菇、有機蔬菜等逐漸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出門下館子成為(wei) 家庭聚餐、朋友聚會(hui) 的平常選擇。2023年我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0.4%,增速領跑服務業(ye) ;餐飲年收入首次突破5萬(wan) 億(yi) 元,創下曆史新高。民以食為(wei) 天,盡享舌尖美味,釋放澎湃消費活力,推動我國餐飲業(ye) 強勢複蘇,行業(ye) 發展信心穩固增強。
撫今追昔,餐桌更豐(feng) 盛、美味更多元,折射經濟社會(hui) 全方位發展進步。2023年,我國居民每年人均消費的幹鮮瓜果類超過54.7千克,智利車厘子、泰國榴蓮、越南火龍果、墨西哥牛油果等銷量大增。冬季原本是海鮮類產(chan) 品生產(chan) 的淡季,但如今一年四季線上線下都能買(mai) 到魚、蝦、蟹、貝類等多樣水產(chan) 品。以前不怎麽(me) 吃蝦的甘肅張掖,把南美對蝦做成了特色產(chan) 業(ye) ;地處內(nei) 陸的新疆,培育出雪蟹這樣的“網紅”產(chan) 品……老百姓餐桌供應越來越豐(feng) 盛,依托的是銷售與(yu) 物流體(ti) 係更加暢通完備、全球經濟更加聯通和貿易更加便利化,背靠的是在“大食物觀”指引下不斷壯大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新版圖。
今天,中國消費者的食品餐飲消費,既重量,也重質。一個(ge) 典型的例子是國家統計局數據裏的“升”和“降”——2013年以來的10年裏,肉蛋奶、蔬菜的消費量都在增長,而全國城鎮居民人均食糖消費量和食用油消費量則在逐年減少。外賣平台數據顯示,“吃得健康”成為(wei) 2023年最顯眼的關(guan) 鍵詞之一;過去三年,“少油”“少鹽”“少糖”訂單量逐年增長。營養(yang)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為(wei) 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提供了新機遇。
實際上,餐飲業(ye) 一頭連著農(nong) 業(ye) 發展、一頭連著服務消費,在需求側(ce) 和供給側(ce) 都大有可為(wei) 。據報道,2023年餐飲業(ye) 帶動農(nong) 副食材、食品加工業(ye) 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約2萬(wan) 億(yi) 元營收,推動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從(cong) 新中式茶飲、預製菜等持續走紅,到餐飲品牌聯名動漫、熱播影視劇抱團發展,再到“餐飲+直播”“餐飲+親(qin) 子”“餐飲+農(nong) 業(ye) 觀光”等創新不斷湧現,文化賦能、跨界創新為(wei) 餐飲業(ye) 投資開辟新賽道。“舌尖”還能帶動“腳尖”,追著美食去旅行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為(wei) 文旅業(ye) 擴容打開了一扇新窗。新體(ti) 驗、新場景、新業(ye) 態層出不窮,餐飲消費迸發出的新活力,正不斷轉化成經濟發展的旺盛動能。餐飲相關(guan) 行業(ye) 的持續繁榮,不僅(jin) 關(guan) 乎產(chan) 業(ye) 做大、企業(ye) 做強,還將對促就業(ye) 、惠民生等方方麵麵產(chan) 生積極影響。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cong) 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zhong) 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chan) 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豐(feng) 富多元的中華美食,讓人們(men) 的“味蕾”需求在春節期間集中釋放,烘托出家庭團聚的濃濃煙火氣。“舌尖經濟”見證生活幸福度,打開市場新角度,拉動農(nong) 業(ye)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期待春節餐飲消費迎來開門紅,帶動全年消費一路飄紅,托舉(ju)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