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人民觀點)

發布時間:2024-02-07 15:20:00來源: 人民日報

  隻有堅定人民立場,增強文藝原創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zhong) 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緊跟時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為(wei) 人民書(shu) 寫(xie) 、為(wei) 人民抒情、為(wei) 人民抒懷,從(cong) 人民生活和祖國大地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巡按斬子》《三篙恨》《三子貴》……在湖南省嶽陽縣文化館,隻需花一元錢,群眾(zhong) 就能暢享一場地方戲帶來的文化盛宴。自2012年以來,嶽陽縣以“政府買(mai) 單、劇團服務、百姓受惠”的運行機製,持續開展“一元劇場”文化惠民活動。“常年舉(ju) 辦、月月創新、周周火爆”,“一元劇場”已累計演出超200場,惠及群眾(zhong) 60餘(yu) 萬(wan) 人次。“一元劇場”的創辦和開展,讓越來越多人得到精神滋養(yang) ,成為(wei) 提升群眾(zhong) 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的生動實踐。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關(guan) 鍵因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個(ge) 著力”的要求,其中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就是“著力推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全麵發展,推動文化惠民、文化悅民、文化富民在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中不斷實現。堅持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引領,不斷開創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麵,必須深刻體(ti) 會(hui) 到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和推動文化建設的鮮明立場,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wei) 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時代以來宣傳(chuan) 思想文化改革發展曆程,貫穿著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鮮明主線,充分彰顯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厚的人民情懷。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從(cong) 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強調“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麵和適用性”,要求“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ti) 製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係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文化為(wei) 什麽(me) 人的問題,彰顯了黨(dang) 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隻有堅定人民立場,增強文藝原創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zhong) 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也才能充分激發人民群眾(zhong) 的活力創造力,使文化發展獲得不竭動力源泉。

  以人民為(wei) 中心,就要把人民作為(wei) 文藝表現的主體(ti) ,把人民作為(wei) 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wei) 人民服務作為(wei) 文藝工作者的天職。從(cong) 《偉(wei) 大征程》《我們(men) 的四十年》《外交風雲(yun) 》等重大主題作品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精神剛需”,到《大江大河》《山海情》《人世間》等優(you) 秀現實題材作品深受歡迎,再到《隻此青綠》《國家寶藏》《典籍裏的中國》等作品展現厚重中華文化底蘊,新時代以來,我國文化藝術創作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精品更多,質量更高,豐(feng) 富了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實踐證明,創造更多同新時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實現從(cong) “高原”到“高峰”的邁進,就要緊跟時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為(wei) 人民書(shu) 寫(xie) 、為(wei) 人民抒情、為(wei) 人民抒懷,從(cong) 人民生活和祖國大地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在城市,“城市書(shu) 房”“文化驛站”等文化空間人氣高漲;在鄉(xiang) 村,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在文化服務中心讀書(shu) 看報、觀賞電影、開展文體(ti) 活動;在線上,數字圖書(shu) 館、國家公共文化雲(yun) 平台、“雲(yun) 端博物館”等內(nei) 容豐(feng) 富,優(you) 質的文化藝術資源不再受時空阻隔……近年來,覆蓋城鄉(xiang) 、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加快構建,廣大群眾(zhong) 享受到更加充實、更為(wei) 豐(feng) 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麵向未來,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立足城鄉(xiang) 特點,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麵,增強實效性,定能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化來源於(yu) 人民、屬於(yu) 人民,必須服務人民、惠及人民。新征程上,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權益,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就能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為(wei)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豐(feng) 富、更有營養(yang) 的精神食糧,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