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黨建“小程序”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
現招募愛心誌願者編織兒(er) 童毛衣毛褲,隻需一雙巧手就可溫暖貧困兒(er) 童的心,有意者可在社區領取毛線;下午社區開展無償(chang) 獻血活動,快來用您的愛為(wei) 生命加油;我家水管漏了,有人會(hui) 修嗎……一聲聲“哨聲”在網上吹響,一群群黨(dang) 員聞令而動,暖流通過微信小程序從(cong) 四麵八方湧來,最後蕩漾進群眾(zhong) 的心田。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永濟市始終堅持“學思想、強黨(dang) 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主題教育同中心工作統籌起來,不斷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主題教育中,永濟市聚焦關(guan) 係群眾(zhong) 利益的“煩心事”“揪心事”,把“互聯網+”引入黨(dang) 員管理,按照“項目化服務、多元化共治、閉環化管理、智慧化助力”的工作思路,開展了“蒲阪先鋒”黨(dang) 群服務微信小程序建設工作,建立起群眾(zhong) 訴求“一鍵發布”,住區黨(dang) 員“一鍵認領”的“點對點”對接機製,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切實提高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
“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服務需求也在不斷調整和變化。網上吹哨、黨(dang) 員報到,既打破了黨(dang) 建工作在時間、空間上的界限,也豐(feng) 富了黨(dang) 員服務管理的形式,更打通群眾(zhong) 與(yu) 黨(dang) 員之間的聯係渠道,讓他們(men) 有問題能第一時間處理、有訴求能第一時間解決(jue) 。”永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彭慧卿介紹,去年一年,通過“蒲阪先鋒”永濟累計開展服務群眾(zhong) 活動391場次,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問題173件,化解基層治理難題54個(ge) 。
線上報到,方便快捷,隻要掏出手機,點開微信中“蒲阪先鋒”黨(dang) 群服務小程序,在職黨(dang) 員就可根據個(ge) 人所居住的小區和特點專(zhuan) 長,在“政策宣傳(chuan) 、法律谘詢、文體(ti) 活動”等10餘(yu) 個(ge) 不同類型服務崗位中選擇一個(ge) 或多個(ge) 自己擅長的崗位,填報完畢,便實現了數字化“建檔”。同時,住區黨(dang) 員、網格員通過定期走訪轄區居民,會(hui) 將走訪中發現的問題、摸排的居民需求傳(chuan) 到“蒲阪先鋒”,並按照難易程度,梳理打包形成“日常哨、點名哨、攻堅哨”三類差異化分值的“哨單”任務,然後通過自主認領、點名派單等方式開展誌願服務。
自從(cong) 在網上報到、雲(yun) 端落戶後,家住永濟市城東(dong) 街道杏北社區清華水泥廠小區的老黨(dang) 員魏金良,總是習(xi) 慣性地打開“蒲阪先鋒”黨(dang) 群服務小程序,點擊進入“微心願”看看大家有沒有新的需求。
62歲的魏金良是清華水泥廠的維修工,40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成了啥都會(hui) 修的大能人,熱心腸的他還發揮小區技術工人的職業(ye) 優(you) 勢,組建一支12人參與(yu) 的“幫幫團”,涵蓋水電維修、家電維修、義(yi) 務理發、便民代辦等多項專(zhuan) 業(ye) 化服務。
通過“手機接單”、線下處理,“幫幫團”已累計解決(jue) 水電暖改造、規範停車、安裝智能門禁、弱電線路整理等民生實事18件,化解矛盾糾紛4起,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醫療應急救助、困難老人幫扶、青少年暑期照料等暖心服務80餘(yu) 次。
“隻要‘哨聲’一響,我就渾身是勁。”翻看著小程序上的社區吹哨精彩回顧,魏金良臉上泛起滿足的笑意,“別看我們(men) 幹的都是些‘小工程’‘微服務’,可這都關(guan) 乎著小區居民的生活。隻有從(cong) 細節處著力,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才會(hui) 大大提升。”
“把人民群眾(zhong) 滿意不滿意作為(wei) 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為(wei) 了提高群眾(zhong) 滿意度,永濟市堅持“小事快辦、大事精辦”原則,建立辦完反饋、群眾(zhong) 星級評價(jia) 機製,社區黨(dang) 組織依據平台積分規則和黨(dang) 員群眾(zhong) 雙方反饋情況,對黨(dang) 員認領“哨單”種類、服務過程進行賦分,即時計入黨(dang) 員“紅色賬戶”。結合在職黨(dang) 員“蒲阪先鋒”年度積分以及日常表現情況,由小區黨(dang) 支部、社區黨(dang) 組織對在職黨(dang) 員進行年度綜合評議。
臨(lin) 近年根,永濟市供銷社工作的武誌鶯在城北街道迎新社區黨(dang) 總支評議下,捧上了熱乎乎的2023年度模範在職黨(dang) 員榮譽稱號,手捧榮譽證書(shu) ,武誌鶯一邊盤算著新年如何繼續用好這個(ge) 小程序,一邊說道:“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獲得這個(ge) 特殊的榮譽是一種鼓勵更是動力,通過‘蒲阪先鋒’這座為(wei) 民服務的連心橋,讓我意識到普通崗位上的黨(dang) 員在社區生活中也能發揮大作用。”(記者周明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