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花饃蒸騰幸福年味(錦繡中國年)
“民以食為(wei) 天”,麵食是中國人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常被製作成麵塑用以寄托和表達情感。2008年,作為(wei) 麵塑花饃代表的聞喜花饃被列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麵塑花饃,是一種傳(chuan) 統食用塑作藝術,也是一種與(yu) 民眾(zhong) 生活十分貼近的節俗藝術。每逢傳(chuan) 統佳節,北方地區不少家庭都會(hui) 依照當地習(xi) 俗製作花饃。各地不盡相同的風土人情和禮俗講究,令花饃擁有了豐(feng) 富的表現形態和鮮明的地域特色。麵塑花饃別致的造型和斑斕的色彩,不僅(jin) 將傳(chuan) 統節日裝點得氛圍濃鬱,也充分展示了勞動人民的審美和藝術才能,使蘊含在民間習(xi) 俗中的文化傳(chuan) 統得到傳(chuan) 承和彰顯。
——編 者
花餑餑成了香餑餑
本報記者 鄭洋洋 李 蕊
從(cong) 福袋、壽桃、元寶等傳(chuan) 統造型,到蔬菜、水果、家電等新形象,作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麵塑花饃已從(cong) 節俗食物走進越來越多人的視野。非遺老手藝捏出新造型,新造型反映新生活。有人以此為(wei) 興(xing) 趣廣交好友,有人創新技藝傳(chuan) 承文化,有人攜手鄉(xiang) 親(qin) 創業(ye) 增收致富。
揪下一小塊紅色麵團,雙手輕輕一扭一捏,再用小梳子整理幾下,一個(ge) 燕子造型便弄好了。賀鐵芳把“燕子”貼在一架由麵團做成的“飛機”上,作品就完成了。
“過年了,這架‘飛機’是一家航空公司定製的花饃作品,我們(men) 根據模型進行了還原和再創作。”賀鐵芳是山西衛嫂食品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的負責人,公司許多定製花饃訂單都由她帶領團隊完成。“聞喜花饃名氣越來越大,公司訂單越來越多,大夥(huo) 兒(er) 的收入也越來越高。”
從(cong) 小,賀鐵芳就喜歡看大人做花饃,尤其是過年,村裏左鄰右舍湊在一起做花饃,熱鬧又喜慶。“聞喜人,逢年過節離不了花饃。”
近兩(liang) 年,賀鐵芳帶領著鄉(xiang) 親(qin) 不斷創新花饃、推出新品。“我做了幾層高的花饃,每層中間點綴著用麵團做成的翠白菜、紅蘋果、紫茄子……”賀鐵芳說,這叫大豐(feng) 收,寓意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富足。
揉麵、上色、做造型……小小的麵團,在曲寶樂(le) 的手下,搖身一變成了一個(ge) 懷揣金元寶的“招財龍”。這個(ge) 花饃“暗藏玄機”,裏麵藏著6個(ge) 大元寶、6個(ge) 小元寶、6個(ge) 福袋,“祝福大家龍年生活蒸蒸日上、多子多福。”
85後曲寶樂(le) 在山東(dong) 省煙台市福山區開了一家花餑餑(花饃)店。談起自己學做花餑餑的原因,她說:“花餑餑好看又好吃,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hui) 買(mai) 來給家裏長輩祝壽或者為(wei) 節日增添喜慶氣氛,我希望把這門手藝傳(chuan) 承下去。”現在,顧客需求越來越個(ge) 性化、多樣化,曲寶樂(le) 不斷學習(xi) 傳(chuan) 統與(yu) 現代元素交織的新樣式,製作的醒獅龍餑餑、花束餑餑等新品備受好評。
最近,小店訂單非常多,曲寶樂(le) 每天早上8點到店裏和麵,幹到晚上10點。“做花餑餑,讓我的日子過得充實快樂(le) 。”她說,“花餑餑還讓我結識了一群好友,當和朋友們(men) 一起研製的創意花餑餑備受喜愛時,我們(men) 覺得很有成就感。”
巧手教你做花饃
本報記者 李 蕊
膠東(dong) 花餑餑(花饃)需要經過揉、擀、捏、剪、印、蒸等手法和工序,在婚慶、生日、百歲、上梁、喬(qiao) 遷等民俗活動上常見。80後姑娘張華喜愛做花餑餑,在她的家鄉(xiang) 山東(dong) 煙台黃渤海新區,大夥(huo) 喜歡稱呼她為(wei) “巧媳婦”。
花餑餑到底怎麽(me) 做?日前,記者來到張華的麵藝工作室,跟著學做花餑餑。
“花餑餑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一類是果蔬花餑餑,以食用為(wei) 主;第二類是觀賞花餑餑,運用風幹技藝成型,主要用於(yu) 觀賞和收藏。”張華笑道,“今年是龍年,咱們(men) 就結合醒獅造型,一起做一款果蔬‘龍餑餑’。”
花餑餑健康好吃,選料有講究。“麵粉要精細,最好選用優(you) 質小麥石磨麵粉;上色不能用添加色素,而是采用新鮮的果蔬,經過焯水或榨汁後提取顏色,例如提取菠菜的綠、南瓜的黃、甜菜根的紅……這既使花餑餑更富美感,又融合了瓜果蔬菜的營養(yang) 。”張華說。
備好了料,開始正式製作花餑餑。麵醒發好後,張華將麵團揉光滑、排氣,再分成一塊塊麵劑子。做龍頭時,她取出一塊白色的麵,將其作為(wei) 主體(ti) 架構。
“做好一款花餑餑,得做對它的比例,比例對了,花餑餑才板正漂亮。”張華說,做龍頭時,得先確定眼睛的位置,用麵團揉出兩(liang) 個(ge) 大小比例適當的眼睛,呈八字形放在頭部,然後定它的胡須和嘴巴所在的位置,“在此過程中,我們(men) 可利用筷子、剪刀作為(wei) 輔助工具修剪所需的造型,並可利用牙簽將小附件固定到主體(ti) 上去。”
花餑餑怎麽(me) 上色?“龍餑餑”的造型講究喜慶,張華將提取的果蔬汁和麵,白色做基底,紅色做嘴巴,綠色、紅色做龍頭配飾及龍須,黃色做耳朵……很快,一個(ge) 五彩繽紛的龍頭就成型了。
蒸,同樣講究技巧。“蒸之前,得將它充分醒發,再放到蒸鍋上麵去蒸,底下記得要放足夠的涼水。先用大火去蒸,等到裏麵的水完全沸騰之後,再轉中小火蒸20分鍾左右就可以了。”張華說。
很快,熱騰騰的“龍餑餑”出鍋了。“需要注意的是,花餑餑因完全無添加劑,無法長期保存,時間久了會(hui) 幹裂長毛,更適合冷凍保存,盡量在短時間內(nei) 食用,出鍋趁熱吃,口感也最佳。”張華將白胖鬆軟的餑餑端上桌,仔細觀察,蒸熟後,花餑餑顏色更明亮豔麗(li) 了,掰開後,散發出濃鬱的麥香,“嚐一嚐,盼著新的一年,生機‘餑餑’!”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0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