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去年山西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發布時間:2024-02-18 10:25:00來源: 山西日報

  日前,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通氣會(hui) ,通報了2023年我省生態環境領域目標任務完成情況。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國家下達的約束性指標任務全部完成。PM2.5平均濃度為(wei) 37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國第二,創曆史最低水平。地表水國考斷麵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達到93.6%。連續兩(liang) 年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評為(wei) 優(you) 秀。

  “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積極推進。2023年,全省“一泓清水入黃河”285個(ge) 工程,已開工213個(ge) ,完工88個(ge) ,開工率74.7%,完工率30.9%。通過工程實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環境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完成城鎮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416公裏,新增建設汙水收集管網1260.7公裏,新增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能力17.5萬(wan) 立方米/日,實現中水回用8.2萬(wan) 噸/日;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建成人工濕地149.6畝(mu) ,壓采地下水245萬(wan) 立方米,完成河道治理498.5公裏;農(nong) 村人居環境得到提升,新增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能力1.4萬(wan) 立方米/日,治理黑臭坑塘60個(ge) 、麵積390畝(mu) ,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426.8萬(wan) 畝(mu) 。

  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在水環境方麵,2023年,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麵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達93.6%,首次進入“90+”,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目標。海河流域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首次達100%。黃河流域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達90%。汾河流域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達80.9%,同比提升19個(ge) 百分點。為(wei) 我省曆史最好成績。在大氣方麵,2023年,山西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wei) 4.48,同比下降0.2%;扣除沙塵異常超標天數後,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76.4%,好於(yu) 國家下達我省年度目標4.9個(ge) 百分點,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排名第2,僅(jin) 次於(yu) 北京;重汙染天數比例為(wei) 0.9%,連續三年穩定控製在1%以內(nei) 。六項指標中,5項指標較“十三五”期末均有明顯下降,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wei) 37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國第二,創曆史最低水平,較“十三五”期末下降19.6%;SO2平均濃度穩定在10餘(yu) 微克,較“十三五”期末下降36.8%。在土壤方麵,全省受汙染耕地100%落實安全利用技術措施,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地下水環境質量長期保持穩定,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22.6%,較國家下達我省2023年度目標任務高出3.6個(ge) 百分點。全省新增完成135個(ge) 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整治,其中國家監管45個(ge) ,農(nong) 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示範區創建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太原市婁煩縣、大同市靈丘縣、陽泉市盂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wei) 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太原西山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晉中市左權縣被命名為(wei) 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11個(ge) 縣(市、區)為(wei) 第二批山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深入推進。建立“碳普惠”公眾(zhong) 參與(yu) 機製,“三晉綠色生活”被生態環境部評為(wei) “2022年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截至目前,納入低碳減排場景10餘(yu) 個(ge) ,帶動全省約430萬(wan) 居民參與(yu) 碳減排,減排量超過11.2萬(wan) 噸。氣候投融資機製試點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3年12月底,我省兩(liang) 個(ge) 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共有57個(ge) 氣候投融資重點項目得到金融機構授信436億(yi) 元、獲得貸款112.29億(yi) 元,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協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建立,氣候投融資改革促進試點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效果正在顯現。(記者程國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