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春走基層】農業園內春景圖

發布時間:2024-02-18 10:25:00來源: 山西日報

  2月13日,壽陽縣室外依舊寒意凜冽,但麗(li) 馨莊園的智能大棚內(nei) ,桃花悄然盛開,春日盛景撲麵而來。

  “棚內(nei) 種植的桃樹品種是中油蟠13號,這個(ge) 品種依靠的是蜜蜂天然授粉,前段時間主要是剪枝,這段時間花開了,我的任務就是觀察花勢,保證果實成熟。”穿梭在花叢(cong) 中的1號智能大棚管理員楊全德樂(le) 嗬嗬地介紹。

  放在以前,春節前後正是“冬閑”時節,農(nong) 民也習(xi) 慣“貓冬”。但近幾年來,壽陽縣在加快建設高效生態農(nong) 業(ye) 強縣的過程中,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助推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和農(nong) 民收入實現“雙增收”,當地村民有了新身份,學了新技術,“冬閑”變“冬忙”。

  楊全德一個(ge) 人負責6個(ge) 大棚,忙得團團轉,笑意卻一直掛在臉上:“蜂箱的蜜蜂供應商和大棚管理員都是咱當地村民,大夥(huo) 兒(er) 幹勁大得很!”

  3號智能大棚內(nei) 種的是紅瑪瑙櫻桃,一袋袋裝著泥土的塑料袋掛在枝頭,這種管理方式被稱為(wei) “壓枝”。“如果任由它自己向上生長很難發芽,隻有依靠外部重量讓它橫向發展,才有利於(yu) 開花。”麗(li) 軒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管理員李傑介紹道。

  類似的還有“滴箭”,人生病了需要輸液,植物缺乏營養(yang) 也需要“輸液”,水分流經管道時再通過“針頭”直達苗木根部,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灌溉。

  除了科學的種植技術,現代化管理科技也在這裏得以實現。“現在棚內(nei) 的溫度是19.9攝氏度。”李傑正在調節棚內(nei) 溫度,通過空氣溫濕度傳(chuan) 感器實時監測數據變化。桃花、草莓均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先進技術的應用為(wei) 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注入了新動能。

  “以前大棚需要我們(men) 現場操控,跑來跑去挺麻煩,現在每個(ge) 大棚都發展成了智能化的,隻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遠程操作。”李傑開心地說。

  隨著技術改良和科技支撐,以質優(you) 取勝的大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以訂單形式銷售,不僅(jin) 降低了大棚的生產(chan) 成本,村民收入也連年增加。

  麗(li) 軒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李麗(li) 告訴記者,春節期間,麗(li) 馨莊園每個(ge) 設施棚的產(chan) 量都在50公斤左右。一份份提前預訂好的優(you) 質瓜果,經過挑選、稱重、密封等一道道程序,從(cong) 這裏發往全國各地,夯實了農(nong) 民增收基礎。

  提及經營了12年的麗(li) 馨莊園,麗(li) 軒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霍潤寶感觸頗深:“綠色和質量是農(nong) 業(ye) 發展的方向和關(guan) 鍵詞,麗(li) 軒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作為(wei) 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的“嚐鮮者”和見證者,建立了完善的線上銷售流程。未來將依托壽陽縣國家級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名片,發揮好山西中部城市群新鮮蔬果‘一小時’直供圈優(you) 勢,打造更多小而美、好而優(you) 的產(chan) 品,培養(yang) 更多重品質、會(hui) 經營、善管理的新農(nong) 人。”(記者白續宏 通訊員趙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