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錦繡中國年·新春走基層

發布時間:2024-02-18 10:3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2023年華北、黃淮等地極端降雨中,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九龍鎮兩(liang) 名基層幹部徒步40公裏確認群眾(zhong) 安危,並通過“雞毛信”傳(chuan) 遞受災情況,他們(men) 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讀者。新春佳節,九龍鎮的群眾(zhong) 生活怎樣?基層幹部在忙些什麽(me) ?記者進行了探訪。

  時隔近半年,記者再次驅車前往九龍鎮,竟然堵車了。

  這個(ge) 在去年夏季受災的鎮子,現在人來人往,兩(liang) 側(ce) 商鋪都開張著,飯店裏坐著談天說地的老鄉(xiang) ,主食鋪的蒸籠上熱氣蒸騰,肉鋪、菜鋪前擠滿顧客。長不過數十米的街道,記者錯車3次才到了鎮政府,正趕上鎮幹部要去群眾(zhong) 家走訪。

  鎮紀委副書(shu) 記楊春城分管應急工作,剛到山南村村民劉會(hui) 榮家門口,75歲的劉會(hui) 榮就迎了出來,一直稱呼“老楊”,很是熟絡。“能不熟嗎?為(wei) 了重建房屋,我來了幾十趟啦。”楊春城說。

  劉會(hui) 榮家房屋新址距離舊址不過20米,選址過程卻不容易。去遠處,老人舍不得;在近處,或是土壤條件不適合建房,或是有基礎設施不能建房。“我們(men) 一遍遍請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等單位同誌來勘察,一拃一拃地調整,才劃出這四四方方的一塊地。”楊春城說。

  現在,劉會(hui) 榮家新房的地基已經打好,兒(er) 子王喜武準備天氣暖和後專(zhuan) 門回來建房。“舊房是120多平方米,新房130平方米左右,估計兩(liang) 個(ge) 多月可以蓋好。新年新氣象,我們(men) 有信心。”王喜武說。

  一旁的河道還需繼續清淤。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李龑告訴記者,九龍鎮河道清淤工作預計2月底前結束,3月起將開始建設護村壩和護地壩。

  接近傍晚,行車至嶺南台村。這是距離鎮中心最遠、海拔最高的村子,也是九龍鎮最晚恢複交通的村子,還是楊春城和時任九龍鎮派出所所長景劍峰寫(xie) 下最後一封“雞毛信”的地方。

  走進村民楊華的家,窗戶貼著漂亮的窗花,屋裏爐火正旺,牆邊排列著十幾棵大白菜。楊華的丈夫和大兒(er) 子在北京工作,這個(ge) 春節,兩(liang) 人都繼續堅守崗位。“他們(men) 寄來了年貨,常打電話,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我就很高興(xing) 。”楊華說。

  回鎮裏的路上,幾名基層幹部討論起工作進展。九龍鎮鎮長許楊說:“104戶D級危房都已拆除清理完畢,部分已經建起了新房。希望快點轉暖,建新房的速度還能更快一些。”

  

  內(nei) 蒙古鄂托克前旗——

  健康驛站服務礦區工人

  本報記者 張 棖

  正月初五,在位於(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的山東(dong) 能源新礦集團長城五礦,礦區內(nei) 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人們(men) 堅守崗位,保障千家萬(wan) 戶溫暖過春節。

  忙碌了一天後,47歲的安全監察中心安監員周光辰來到礦區健康驛站,隻見100平方米的健康驛站內(nei) ,不僅(jin) 配備了紅外線理療燈治療儀(yi) 、按摩椅等多種專(zhuan) 業(ye) 設備,還有可以檢測血脂血糖、尿常規、動脈硬化等21項指標的智能健康體(ti) 檢一體(ti) 機。周光辰已工作25年,前年生病後回老家山東(dong) 治療休養(yang) 了大半年。“那時行動不便,走路一瘸一拐,醫生建議我多做理療康複,可從(cong) 我們(men) 礦區到最近的醫院,開車得一兩(liang) 個(ge) 小時。”周光辰回憶。

  變化發生在半年前,礦區聯合京東(dong) 健康建設了健康驛站,周光辰發現這裏的理療設備與(yu) 醫院的一樣,而且理療完全免費。他每天下班都要來驛站,做紅外線烤燈、按摩椅理療等項目。“經過半年多的理療康複,我走路腿不疼了,還能騎車了。如今我正常上班,收入有保障,實在是幫了我大忙啊。”周光辰臉上滿是笑容。

  除了日常理療按摩,工人們(men) 還能隨時來健康驛站進行全方位體(ti) 檢與(yu) 中醫谘詢等,對有基礎疾病的職工會(hui) 定期進行複查。“我患有高血壓,健康驛站的醫生便要求我定期前來複查,給我建立了個(ge) 人電子健康檔案,根據身體(ti) 狀況配藥。經過半年多的調理,現在血壓正常了。”53歲的後勤職工劉軍(jun) 告訴記者。如今,該健康驛站已累計服務工人超4000人次,越來越多的工人習(xi) 慣定期來此檢查身體(ti) 。

  “我們(men) 礦區遠離市區,周邊交通不便,為(wei) 保障工人們(men) 的身體(ti) 健康,通過建立健康驛站,滿足礦區職工在就醫診療、理療康養(yang) 等方麵的健康需求,做到小病不出門,大病有應對。”長城五礦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工會(hui) 主席王猛表示。目前,新礦集團已投用8處健康驛站。

  “健康驛站為(wei) 礦區員工定製了集健康管理、就醫診療與(yu) 應急救援於(yu) 一體(ti) 的健康管理解決(jue) 方案,礦區可以根據工人們(men) 的電子健康檔案,定製相應的體(ti) 檢與(yu) 健康管理方案。同時,礦區工人也可通過互聯網醫院在線谘詢醫生,獲取專(zhuan) 業(ye) 的醫療建議。”健康驛站工作人員介紹。

  

  山東(dong) 曲阜市阮家村——

  村裏建起遊樂(le) 園

  本報記者 王 沛 王 者

  春節假期,山東(dong) 省曲阜市阮家村新建的文旅遊樂(le) 綜合園區“亦樂(le) 田園”裏人頭攢動,遊客臉上掛滿笑容。

  園區裏,年貨大集攤位前聚滿遊人,非遺傳(chuan) 承人牛成路正在教製作布老虎。抽線拉出褶皺,把耳朵一針一線縫合好,村民徐寒雪一招一式學得認真。再拿起畫筆,畫好五官,輕描胡須,一隻布老虎呈現在眼前,引來圍觀遊客一陣喝彩。“遊樂(le) 園裏過大年,擱俺們(men) 村還是頭一遭嘞。”徐寒雪笑得合不攏嘴。

  園區入口處,阮家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孔德廣正忙著引導遊客入場。春節期間,阮家村組建了30多人的誌願服務隊,為(wei) 外地遊客提供誌願服務,維護園區遊玩環境。“今年春節期間,園區舉(ju) 辦花燈會(hui) 、年貨大集等各式活動,預計吸引遊客超過10萬(wan) 人次。”孔德廣說。

  阮家村交通便捷,以文旅產(chan) 業(ye) 帶動村民致富的想法得到一致支持。去年正月初七破土開工,今年元旦正式開門迎客,不到一年,一個(ge) 占地100多畝(mu) 的文旅綜合園區在阮家村拔地而起。

  建設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問起困難怎麽(me) 解決(jue) ,孔德廣回答得很幹脆:“村集體(ti) 心往一處想,困難總能解決(jue) 。”缺乏資金,就聯合周邊7個(ge) 自然村,以集體(ti) 為(wei) 單位入股,同時發動村民積極入股參與(yu) ,籌措資金;不懂設計,村黨(dang) 支部組織村兩(liang) 委成員去浙江學習(xi) ,邀請上海的設計公司根據村莊地形地貌實際情況完成設計方案。

  園區正式開門營業(ye) 當天就接待遊客超過2萬(wan) 人次,開園至今收入超過350萬(wan) 元,預計年綜合收入超過1500萬(wan) 元。“這些收入我們(men) 將在年底拿出來分紅。”孔德廣介紹,去年,阮家村村集體(ti) 收入增至530萬(wan) 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2萬(wan) 元,“發展文旅產(chan) 業(ye) ,我們(men) 爭(zheng) 取今年村民人均收入再增加2000元。”

  中午,園區內(nei) 遊客多了起來,園區工作人員胡金剛啟動旋轉木馬,引導遊客有序遊玩。不遠處,胡金剛的妻子孔令芹駕駛著載滿遊客的田園小火車,在園區中遊覽參觀。

  孔令芹與(yu) 胡金剛都是土生土長的阮家村人,文旅融合發展,讓他們(men) 有了在家門口就業(ye) 的機會(hui) 。之前,兩(liang) 人常年在外打零工,缺乏固定收入來源。園區建成後,胡金剛夫婦應聘成為(wei) 園區的工作人員。“一個(ge) 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胡金剛內(nei) 心很是滿足。截至目前,園區共為(wei) 附近村民提供了500多個(ge) 就業(ye) 崗位。

  今年,園區計劃建設研學工坊、農(nong) 耕文化體(ti) 驗園等10餘(yu) 個(ge) 特色遊玩體(ti) 驗區,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園區裏的遊客越來越多,俺的日子也會(hui) 越來越好!”談到未來,胡金剛充滿信心。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5日 0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