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國年·新春走基層
春節前後,一場場別開生麵的“群眾(zhong) 村晚”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廣袤鄉(xiang) 村上演。在熱鬧祥和的歡樂(le) 氣氛中,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共同歡度龍年春節。
在一場場“群眾(zhong) 村晚”中,各族群眾(zhong) 成為(wei) 舞台主角。
作為(wei) 新疆“群眾(zhong) 村晚”的主會(hui) 場,塔城地區“群眾(zhong) 村晚”通過舞台表演、訪談互動和視頻插片的組合形式,串聯起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民族團結、文化傳(chuan) 承等故事,呈現出熱鬧、幸福、奮進的圖景,展現了新疆各族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塔城地區“群眾(zhong) 村晚”秉持合家歡的創作初衷。“我們(men) 動員全地區765個(ge) 村(社區)自編自導‘群眾(zhong) 村晚’節目,以文體(ti) 競賽的形式,讓群眾(zhong) 從(cong) 台下走到台上當主角。同時,與(yu) 各地州聯動,從(cong) 近千個(ge) 節目中層層選拔出13個(ge) 節目在本場演出。”塔城地委新聞中心、行署新聞辦公室主任魯飛說。
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舉(ju) 行的“龍騰盛世、鄉(xiang) 約村晚”演出中,所有演職人員都是當地的村民,既有年過七旬的老人,也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喀什地區喀什市亞(ya) 瓦格街道為(wei) 居民提供了一個(ge) 展現自我的平台,把文化服務送到居民心坎上。
一場場“群眾(zhong) 村晚”,展現了多樣的文化風情。
孕育於(yu) 鄉(xiang) 野、植根於(yu) 鄉(xiang) 村,新疆“群眾(zhong) 村晚”在生動展現群眾(zhong) 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的同時,還注重挖掘和弘揚非遺文化。
“歡天喜地過大年·博爾塔拉展新顏”2024年新疆“群眾(zhong) 村晚”博州示範點文體(ti) 係列活動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le) 市達勒特鎮破城子村達勒特古城舉(ju) 辦,主分會(hui) 場上,舞龍、舞獅、威風鑼鼓、劃旱船等非遺表演,引得許多群眾(zhong) 駐足觀看,喝彩聲、歡呼聲不斷。
一場場“群眾(zhong) 村晚”,講述民族團結的故事。
塔城地區生活著29個(ge) 民族的居民。在“群眾(zhong) 村晚”現場,各族群眾(zhong) 演員歡聚一堂、其樂(le) 融融。各民族舞蹈表演抒發了各族群眾(zhong) 共迎新春的歡樂(le) 與(yu) 喜悅,彰顯了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風采。
據了解,新疆2024年“群眾(zhong) 村晚”活動以“全疆聯動+4個(ge) 示範點+2個(ge) 分會(hui) 場+1個(ge) 主會(hui) 場”的形式開展,奏響了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的絢麗(li) 樂(le) 章。
內(nei) 蒙古通遼市——
牧區新年有新風
本報記者 翟欽奇
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海魯吐鎮哈布其拉嘎查活動室裏,“冬季村晚”暨群眾(zhong) 春節聯歡晚會(hui) 熱鬧上演。這邊載歌載舞,那邊餃子下鍋,熱氣升騰,十分熱鬧。
在觀眾(zhong) 席第一排坐著幾位生肖屬龍的老人。晚會(hui) 進行的間隙,海魯吐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全福向老人們(men) 致以節日的祝福。“春節時,牧民們(men) 有為(wei) 本命年老人辦壽宴的傳(chuan) 統。”全福說,“過去都比誰的排場大、誰收的禮金多,久而久之,辦壽宴成了群眾(zhong) 的負擔。”
近年來,科爾沁左翼後旗在全旗範圍內(nei) 倡導老人集體(ti) 過本命年。全旗100多個(ge) 行政村均利用辦“村晚”的契機,將原有的酒席改為(wei) 現場祝壽。“大家一起過壽挺熱鬧,平均每年每戶可以省下不少的禮金支出。”今年72歲的村民德力根倉(cang) 高興(xing) 地說,“這個(ge) 春節過得文明健康。”
從(cong) 哈布其拉嘎查出發向北,穿過雪原,翻過群山,來到草原深處的紮魯特旗格日朝魯蘇木白音胡碩嘎查,牧民布仁德力格爾正在達拉日畜牧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棚圈裏忙活。
將車上的飼料卸下,布仁德力格爾欣慰地說,“2022年村裏辦了這個(ge) 合作社,讓我們(men) 村頭一次有了冬季育肥的條件,過年期間正是忙的時候。”
白音胡碩嘎查以畜牧業(ye) 為(wei) 主,其所在的格日朝魯蘇木是國內(nei) 為(wei) 數不多還保留著遊牧轉場習(xi) 慣的地區。白音胡碩嘎查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敖日格勒告訴記者,達拉日畜牧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以經營育肥牛為(wei) 主,“經過合作社育肥的牛,價(jia) 格可以提升不少,扣除成本,每頭牛至少增收1700元。”
布仁德力格爾是第一批把牛送到合作社的牧民之一。他說:“我的新年願望是,希望未來的飼養(yang) 模式能更加科學,基礎設施更完善。”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7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