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湖南|湘江新區創新保護模式——整治耕地 迎接春耕
地處長沙的湖南湘江新區蓮花鎮三和村一處恢複耕地工程現場,挖機正在平整土地。今年春耕,這裏將建成13畝(mu) 育秧大棚,為(wei) 3000多畝(mu) 耕地供給秧苗。“時間不等人,年前多幹點,年後就從(cong) 容點。3月10日前,必須育上秧。”流轉了這片耕地的種糧大戶黃仕其,農(nong) 時算得精準。
“新恢複耕地不僅(jin) 要能種糧,還得好種糧。”蓮花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吉文斌說,“我們(men) 優(you) 先從(cong) 集中連片區域及其周邊入手,讓恢複的耕地成為(wei) 實實在在的增收地。”
看準了就抓緊幹。2022年開始,蓮花鎮啟動千畝(mu) 耕地集中連片綜合整治工程,將耕地恢複、農(nong) 田水利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等涉農(nong) 資金有效結合,同步配套建設機耕道、溝渠水係等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
恢複耕地的成本誰來負擔?湘江新區財政采取“以獎代補”資金補助方式,每畝(mu) 最高可獎補5000元;2023年,根據實際需求又額外增加3000元。湘江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然資源保護與(yu) 生態修複處處長伍誌光介紹,兩(liang) 年來,蓮花鎮新增恢複耕地2000畝(mu) ,投入資金約2100萬(wan) 元,每年可實現糧食增產(chan) 280萬(wan) 斤。
利益理得順,工程進展快。在蓮花鎮不少區域,當年恢複的耕地,當年就收獲糧食作物。去年3月,黃仕其帶頭流轉了村裏1100畝(mu) 新恢複耕地,旋即種下800餘(yu) 畝(mu) 雙季稻和200餘(yu) 畝(mu) 一季稻,一畝(mu) 地收入達到上千元,“旱能灌,澇能排,又連片,省力又省錢!”
通過耕地集中連片綜合整治,2022年,湘江新區實現新增恢複耕地麵積6025畝(mu) ;2023年,又恢複耕地4849畝(mu) 。湘江新區蓮花鎮創新耕地“集中連片綜合整治”新模式,獲評2023年度湖南省耕地保護創新案例。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8日 第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