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規範掛牌 優化檢查評比(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
2月15日,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審坡鎮東(dong) 裏官村,返鄉(xiang) 過年的村民張春暉到村委會(hui) 谘詢自家老房子的不動產(chan) 變更相關(guan) 事宜。令他意外的是,村委會(hui) 門口原先掛著的一堆牌子隻剩下了4塊。
東(dong) 裏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張紅江說:“去年開展清理規範行動以前,村委會(hui) 門口掛了10多塊牌子,室內(nei) 還有40多塊製度牌匾,並且規格不一、標準不等、質地不同、顏色各異,被村民戲稱為(wei) ‘補丁牆’。”
“多掛一個(ge) 牌子,可能就需要多填一個(ge) 表格,多交一份總結材料。各種台賬、報表,有的要求一月一報,有的要求在線填報,給村幹部增加了負擔。”張紅江說。
2023年第二批主題教育期間,針對部分農(nong) 村幹部群眾(zhong) 反映的村級站點設置多且重複,導致標牌、牌匾過多過濫的問題,武邑縣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牌子多’‘掛牌熱’,反映出農(nong) 村基層承擔的任務過重,接受的檢查考核評比過多。”武邑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宗利說,武邑縣委將村級辦公服務場所標牌牌匾清理規範行動作為(wei) 開展主題教育的抓手,整合、取消並製止新增各類標牌牌匾,切實為(wei) 基層減負鬆綁。
武邑縣委製定了集中整治農(nong) 村“牌子多”“掛牌熱”問題的實施方案,對現有標牌牌匾的實施部門、掛牌依據、費用支出、工作實效等情況進行全麵摸排、分類梳理,凡無法規依據或無縣委、縣政府明確要求的不再掛牌。武邑縣建立健全責任管理、準入備案、常態監督3項機製,對掛牌行為(wei) 實行剛性約束、長效監管。
為(wei) 配合整治,武邑縣還針對掛牌背後的相關(guan) 文件通知、檢查評比等方麵問題進行清理規範。全縣524個(ge) 村級組織共計清理規範各類標牌、牌匾約1.85萬(wan) 塊,取消或優(you) 化檢查評比26項。
“事情是幹出來的,不是‘掛’出來的。我們(men) 將清理規範行動作為(wei) 改進工作作風的抓手,不斷探索為(wei) 基層減負,努力帶領群眾(zhong) 把家園建設得更加富裕、美好。”張宗利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7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