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車間開出“致富花”(新春走基層)

發布時間:2024-02-20 10:1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拿起一個(ge) 個(ge) 菌棒,稍稍調整位置,然後又輕輕放下……正月初六,河北鹽山縣千童鎮楊莊村一處農(nong) 房內(nei) ,57歲的白曉俠(xia) 一早就忙碌了起來,“晚幾天你再來,就能看到我這屋裏開滿‘致富花’,那會(hui) 兒(er) 更好看!”

  白曉俠(xia) 口中的“致富花”是一朵朵鮮銀耳。為(wei) 了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近年來,鹽山縣瞄準閑置農(nong) 房資源,引進銀耳工廠化種植項目,通過把閑置農(nong) 房改造成家庭智能車間,發展銀耳特色種植產(chan) 業(ye) 。

  將南方的銀耳“搬”到北方,並不是件容易事。2020年,鹽山縣向福建農(nong) 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多家院校尋求農(nong) 業(ye) 科技合作,聯係當地龍頭農(nong) 企,在全縣選了9戶農(nong) 戶開展實驗種植。“突破設備、種植工藝等技術難關(guan) 後,我們(men) 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北方家庭種植銀耳的模式。”鹽山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張鐵球說。

  控溫、加濕等設備自動運行,技術人員定期巡護,改造後的農(nong) 房成了智能車間。在一茬菌棒的生長周期內(nei) ,白曉俠(xia) 隻需在上棒、菌棒開口、移位調整、采收這4個(ge) 環節多上心。幹的活沒以前多,收入卻沒減少,“去掉水電成本,頭一年我就掙了3萬(wan) 多元。”第二年,白曉俠(xia) 把自己剩下的閑置房也騰出來種銀耳。

  2022年,依托村企共建,楊莊村建設銀耳種植基地,建成投用9個(ge) 大型車間。趁著自家家庭車間管理的空當,白曉俠(xia) 又去種植基地打了份工,“都是一樣的活兒(er) ,咱有經驗。去年一年,我自家種的銀耳掙了將近8萬(wan) 元,在基地打工又收入4萬(wan) 元。”忙完手中的活兒(er) ,白曉俠(xia) 算起收入賬。

  張鐵球介紹,迄今為(wei) 止,鹽山縣依托村企共建方式建成智能種植車間220個(ge) ,通過“政府+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方式改造家庭智能車間261個(ge) ,已吸引200多個(ge)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1000餘(yu) 名群眾(zhong) 加入銀耳種植產(chan) 業(ye) 。

  “今年我們(men) 將繼續完善政策,盤活更多閑置農(nong) 房,爭(zheng) 取到年底改造完成家庭智能車間500個(ge) 左右,帶動更多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張鐵球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6日 0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