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挑大梁 高產質更優(鄉村行 看振興)
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lan) 縣,春節前後仍一派農(nong) 忙景象。每天都有成噸的蔬果、水產(chan) 等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這裏流向全國的農(nong) 貿市場。
在常信鄉(xiang) 於(yu) 祥村的連棟溫棚內(nei) ,點點紅色傳(chuan) 遞著新春的喜慶——上萬(wan) 株草莓實現立體(ti) 式栽種,電動升降裝置控製草莓槽上下移動或傾(qing) 斜,以達到最佳光照效果。
“這是雙拱雙膜越冬溫棚,每棟占地22畝(mu) ,一棟棚的年產(chan) 值能達到兩(liang) 三百萬(wan) 元,日常管理隻需要3名工人。”溫棚負責人張紅花介紹,每棟溫棚內(nei) 都布置了大量的傳(chuan) 感器,遮陽、噴霧降溫、加熱和水肥一體(ti) 等由計算機通過物聯網進行自動化控製。
農(nong) 業(ye) 自動化,生產(chan) 更高效。在賀蘭(lan) 縣,這樣的溫棚實現了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的高產(chan) 出,同時還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問題。在習(xi) 崗鎮新平村,養(yang) 殖負責人遲宏偉(wei) 介紹,一個(ge) 水池能養(yang) 2500多斤鱸魚,養(yang) 殖密度是傳(chuan) 統魚塘的10倍。“幾乎每天都有餐館和酒店來這裏拉魚,我們(men) 是無汙染養(yang) 殖,大家吃得放心!”
高密度養(yang) 殖,還能保持魚群活力,訣竅在於(yu) 水質的適時淨化。“養(yang) 魚廢水又臭又髒,容易造成農(nong) 業(ye) 汙染。”遲宏偉(wei) 說,廢水被引到旁邊的草莓溫棚進行淨化,“水中的魚糞等成為(wei) 草莓的生長肥料,魚果共生,節水、防汙、養(yang) 殖成本低,一舉(ju) 三得!”
溫棚投資高,大多由村集體(ti) 、農(nong) 業(ye) 企業(ye) 建設運營,並以分紅等形式讓村民共享產(chan) 業(ye) 紅利。在立崗鎮民樂(le) 村,村辦企業(ye) 吸納149戶村民參與(yu) 辣椒種植,戶均增收6萬(wan) 餘(yu) 元,帶動500多名村民就業(ye) 。
查水質、看魚苗、核對生長數據……在洪廣鎮高渠村的溫棚魚塘,來自珠江水產(chan) 研究所的研究員李勝傑正在翻看寫(xie) 得密密麻麻的記錄本。2019年,賀蘭(lan) 縣當地農(nong) 企慕名找到遠在廣東(dong) 的李勝傑,邀請他實地指導商品魚養(yang) 殖管理、病害防控等技術。4年多來,李勝傑帶著團隊多次奔赴賀蘭(lan) 縣,讓一項項漁業(ye) 科研成果在這裏落地,成為(wei) 助農(nong) 增收的技術應用。
近年來,賀蘭(lan) 縣大力引智,讓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始終跟隨前沿技術的腳步。賀蘭(lan) 縣科技局項目辦主任張曉燕介紹,近5年,賀蘭(lan) 縣累計培育、引進農(nong) 業(ye) 尖端科技人才、青年骨幹超過6000名,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71%。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0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