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風雪 三晉同行
科技防災減損 保障穩定供應
2月19日以來,我省出現全域內(nei) 持續性降雪。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應對寒潮雨雪天氣安排部署,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近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技術指導服務的通知》,連續下發多期“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提示”,並組織全省1萬(wan) 餘(yu) 名農(nong) 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科技防災減災。
小麥、果業(ye) 、蔬菜、牛、羊、豬、雞、漁8個(ge) 省級技術服務專(zhuan) 隊深入一線分析研判,分作物、分產(chan) 業(ye) 發布管理技術建議和應對措施,指導生產(chan) ,全力保障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安全和“菜籃子”產(chan) 品穩定供應。
省小麥產(chan) 業(ye) 服務專(zhuan) 隊組織多支小分隊分赴芮城、新絳、翼城、襄汾、太穀等縣市區進村入戶實地開展墒情苗情調查,製定“山西冬小麥應對早春寒潮雨雪攻略”,指導農(nong) 技人員和麥農(nong) 做好田間管理,確保冬小麥安全順利返青,為(wei) 夏糧豐(feng) 收與(yu) 單產(chan) 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2月19日,省小麥產(chan) 業(ye) 體(ti) 係副首席專(zhuan) 家孫敏、崗位專(zhuan) 家林文帶領團隊成員在太穀等地開展小麥生長情況調研。“中部地區冬小麥存在一定的受凍風險,不過當前壯苗比例較高,土壤墒情較好,田間條件有助於(yu) 小麥抵禦本輪低溫天氣。”孫敏表示。2月21日,在新絳縣三泉鎮平原村國彥合作社小麥種植基地,高級農(nong) 藝師劉筱穎針對雨雪天氣後要因地因苗分類施策,及早開展田間管理,促進返青弱苗轉壯提出中耕劃鋤、趁墒追肥等具體(ti) 建議。
“犢牛和分娩母牛應飼養(yang) 在封閉圈舍中,要保證產(chan) 房溫度,新產(chan) 母牛稻草厚度要超過15cm。犢牛可穿戴馬甲,新生犢牛可使用輔助加熱設施,避免發生感冒、肺炎和消化不良性腹瀉以及其他並發症。”2月20日下午,省牛產(chan) 業(ye) 體(ti) 係首席專(zhuan) 家、專(zhuan) 隊副隊長劉強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在祁縣鑫犇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聽取合作社負責人蘇芝勇介紹後,結合所查看現場的情況,對牛場提出了管理建議。王曦研究員,在交通受阻、出行不便的情況下,分別連線山陰縣子林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山西神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茂洲農(nong) 牧業(ye) 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山西晉南牛基因遺傳(chuan) 保護中心,了解了大雪情況下各場的生產(chan) 情況,並對現存的實際困難進行分析解答,指導牛場用正確的方法應急。
2月21日上午,省羊產(chan) 業(ye) 專(zhuan) 隊副隊長任有蛇帶領5名專(zhuan) 家和2名研究生,到太穀區石發農(nong) 牧有限公司和鑫太城穀種羊育種有限公司開展雪期防災減災技術指導服務工作。他們(men) 查看了羊舍、飼料棚等養(yang) 殖設施情況,針對強降溫後母羊脫毛嚴(yan) 重的現象,建議調整飼糧配方,提高預混料添加量和添加比例。
連日來,呂梁市農(nong) 技人員深入交城縣潤發農(nong) 牧合作社、民豐(feng) 蔬菜合作社、承俊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溫室種植區域,逐家進行低溫防範技術指導,查勘大棚是否有壓塌情況,對蔬菜、食用菌進行低溫預防和補光指導,並幫助合作社解決(jue) 綠葉蔬菜葉黃問題和野蛞蝓蟲害問題。
2月20日上午,朔城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組織農(nong) 技人員3組21人走進青圪塔村大棚園區等9家設施果蔬大棚指導防寒工作,全力保障冬春季設施蔬菜、水果生產(chan) ,指導種植戶、園區及時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低溫降雪災害天氣,避免低溫凍害。
新絳縣萬(wan) 安鎮是華北地區最大油桃生產(chan) 基地,2月18日,在萬(wan) 安仙果品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基地,新絳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股高級農(nong) 藝師尚中茂認真檢查棚膜、棚被、卷簾機等,植保站高級農(nong) 藝師王軍(jun) 就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油桃春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科學用藥進行了講解。
2月20日,在呂梁長青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呂梁市水產(chan) 專(zhuan) 隊的專(zhuan) 家們(men) 及時了解並幫助養(yang) 殖戶解決(jue) 實際困難,“要密切注意塘內(nei) 水質變化,把冰麵上的積雪盡量清除掉,或清理出一大片冰麵再打些通氣孔,便於(yu) 觀察水質。同時要注意養(yang) 殖設施的安全防護。”
“這幾天持續雨雪天氣,一定要加固大棚,以防垮塌;氣溫驟降,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大同市雲(yun) 州區黨(dang) 留莊鄉(xiang) 雲(yun) 發地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內(nei) ,茄子長勢喜人,群眾(zhong) 忙著采收、包裝、發貨,農(nong) 藝師霍宇恒站在種植基地大棚外,仔細查看大棚加固情況。該基地負責人說:“由於(yu) 沒有經驗,遭遇雨雪天氣大家都很著急。有農(nong) 技人員的現場指導,給大家吃了‘定心丸’,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了。”
針對這輪雨雪降溫天氣,太原市、洪洞縣、芮城縣、聞喜縣、新絳縣、鹽湖區等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製定印發農(nong) 業(ye) 設施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小麥、油桃等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技術措施,中藥材早春冷害或凍害防治技術等指導意見,提醒種植戶做好防凍工作,保證冬小麥、設施蔬菜、中藥材等正常生產(chan) 。在最近的四個(ge) 工作日,新絳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共出動技術人員150餘(yu) 人次,對全縣糧菜果畜藥進行防範應對極端天氣指導,發放技術資料1萬(wan) 餘(yu) 份。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科教處處長張絢表示,下一步,省市縣各級農(nong) 技人員將持續加強監測預警和指導服務,做好物資技術準備,及時落實好各種作物的防災減損措施,減少低溫雨雪天氣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造成的不利影響,確保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穩定,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充足。(記者王秀娟)
省軍(jun) 區 星夜馳援 鏟冰開路
2月20日至21日,我省多地迎來大範圍降雪,城市交通受阻,公共設施積雪嚴(yan) 重。麵對雪情,省軍(jun) 區部隊官兵迅速出動,積極投身於(yu) 清雪保通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出行安全。
20日,接到暴雪黃色預警信號後,忻州軍(jun) 分區組織力量展開除雪保暢行動。轄區各人武部連夜出動民兵近300人,動用裝備220台(件),前往轄區各重點場所、交通幹道遂行融冰除雪任務,協助交警指揮交通,協助市政人員拋撒融雪劑,有效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21日淩晨,接緊急通報,太榆路榆次至太原方向,多段道路因積雪路滑導致交通堵塞,長達3.5公裏,400餘(yu) 台車輛被困。太原警備區迅即啟動防冰雪災害應急預案,集結部隊開赴任務一線。夜間1時,小店區、萬(wan) 柏林區民兵應急分隊200餘(yu) 人到達後,立即分段展開除雪救援作業(ye) ,經過7個(ge) 小時的連續奮戰,車輛全部脫困,交通恢複正常。
省軍(jun) 區部隊投入火熱的鏟冰除雪行動,在山西各地市同步上演。省軍(jun) 區直屬隊官兵100餘(yu) 人在太原市主幹道、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鏟冰除雪。壽陽縣人武部出動基幹民兵共60餘(yu) 人,有序地對轄區內(nei) 主幹街道、路口開展除雪行動。(要佳 韓宏宇文/圖)
公安交警 積極應對 守護平安
2月20日,我省出現大範圍降雪天氣,全省公安交管部門迅速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廣大公安交警輔警聞雪而動,全員上路對重點路段及區域采取定點執勤和巡邏管控相結合方式,及時掌握路麵情況並快速處置突發狀況。同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還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媒體(ti) 平台,及時發布路況信息和冰雪道路出行提示信息。
省公安廳交管局提示駕駛人:降雪天氣出行請提前了解天氣變化並關(guan) 注公安交管部門發布的最新路況信息,科學規劃行駛路線,盡量繞行受降雪影響的道路。雪天道路濕滑,駕駛員要做到不超速、不疲勞駕駛,保持車距、謹慎駕駛,乘客也要全程全員係好安全帶。遇到排隊緩行情況,駕駛人要服從(cong) 交警現場指揮,依次按順序通行。強雨雪導致視距不佳,駕車時要打開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及前後位燈,降低車速,必要時就近駛入服務區等待天氣好轉。(記者陳俊琦文/圖)
交通運輸 全力以赴 除雪保暢
從(cong) 2月20日開始,我省出現降雪天氣,降雪強度大、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最大降雪量21.4毫米。正值春運客流返程高峰和節後複工複產(chan) 關(guan) 鍵時段,低溫降雪天氣對全省交通運輸產(chan) 生較大影響。我省鐵路、公路、民航等相關(guan) 部門及運輸單位積極做好除雪保暢工作,全力守護人民群眾(zhong) 出行安全。
鐵路方麵,20日—21日太原樞紐及周邊石太客專(zhuan) 、太焦線等區域出現較強雪情,太原鐵路局通過超前研判、優(you) 化開行、強化保障、提升服務等措施積極應對。降雪後,鐵路部門加強巡視檢查,做好接觸網覆冰檢測和熱滑除冰工作,確保列車運行安全。一方麵做好旅客服務,一方麵在客運車站常態化儲(chu) 備應急食品。客運方麵,為(wei) 滿足高速公路封閉後旅客出行需求,加開了部分專(zhuan) 列臨(lin) 客;貨運方麵,大秦等主要運煤通道沒有受到影響。目前鐵路運輸秩序基本正常。
公路方麵,截至2月21日上午9時,全省客運班線1850條已停運1644條;本省大的汽車客運站無人員滯留情況;停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4013輛;共停運城市公交線路1333條。截至14時,全省40條高速341個(ge) 收費站,有36個(ge) 收費站開通;普通國省幹線公路99條線路,封閉管控10處,涉及9條路線。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未發生因降雪導致的較大以上交通事故。
針對本輪降雪,各單位從(cong) 降雪開始不間斷開展鏟雪除冰工作,並重點加強橋梁、隧道入口、長大下坡、背陰處巡查檢查,確保暗冰、積雪全部消除。截至2月21日12時,全省普通公路及高速公路養(yang) 護單位共出動人員7000多人次,出動汽車機械2000餘(yu) 台次,撒布融雪劑5000多噸。截至21日晚第二輪除雪仍在緊張有序進行中。
民航方麵,20日中午1時許,太原機場能見度降低,不足航班起降標準,航班起降受到較大影響。21日,太原機場計劃執飛293架次,其中補班59架次,截至15:30,已保障進出港航班92架次,開展6輪除冰雪作業(ye) ,進行道麵表麵狀況評估10次,道麵非常規檢查6次。
在本輪降雪中,太原機場提前部署,快速響應,采用“邊下邊清”作業(ye) 模式,對跑道、機坪等區域道麵進行除冰雪作業(ye) ,並不間斷進行道麵評估,確保太原機場處於(yu) 適航狀態。(記者冷雪)
太原:
奮戰一線 護航出行
2月21日,太原市強降雪仍在持續,為(wei) 保障居民出行暢通,太原市城管局日夜奮戰,以實際行動為(wei) 居民暖心護航。 主幹道是清雪除冰重中之重,太原城管部門出動除雪撒布車、大型鏟雪車等專(zhuan) 業(ye) 除雪車輛,加大對城區主次幹道的機械化清雪作業(ye) 力度,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清雪任務,確保雪天道路暢通。同時對高架橋、匝道開展融雪劑撒布工作,預防夜間低溫導致道路結冰。
對無法滿足機械化作業(ye) 條件的慢車道和人行道,環衛工人們(men) 則人工輔助清雪。根據實際情況,環衛工人們(men) 優(you) 先保障主次幹道、立交橋、快速路、火車站、汽車站、公交站點、醫院周邊等重要點位積雪清掃,並及時清掃與(yu) 市民工作、生活、出行密切聯係的重要點位周邊,確保生產(chan) 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受降雪影響,橋梁底板落水管部位極易形成懸掛冰柱,一旦脫落,會(hui) 對行人和車輛造成傷(shang) 害。為(wei) 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市城管局清雪和除冰柱同步進行,組織專(zhuan) 業(ye) 隊伍對市區各高架橋、跨線橋、匝道橋等展開橋梁冰柱清除工作。在清理過程中,工作人員使用長杆配合高空作業(ye) 車對冰柱進行敲擊、振搗,直至徹底清除。
截至21日16時,太原市城管環衛部門清雪除冰共出動人員50012人次,累計出動作業(ye) 車輛688輛,作業(ye) 4688趟次,作業(ye) 道路871條,作業(ye) 裏程34022公裏。城管部門通過智慧環衛係統實時掌握道路清雪除冰情況,及時調整作業(ye) 重點,並與(yu) 交警部門聯防聯動,實現統一安排部署、科學指揮調度。 (盧文豔)
大雪中的“溫暖港灣”
21日清晨,大雪依舊未停,在太原市迎澤區五一廣場,環衛工人韓彥文和工友們(men) 忙碌著,不間斷地對機動車道、人行道和廣場周邊進行除雪、融雪、打冰和清理。連續工作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後,她和工友們(men) 卸下工具,用手機掃描門外二維碼,走進無人值守工會(hui) 驛站,稍作休整。
上午9時,溫度仍然在零攝氏度以下,電動車在路上止不住地打滑。外賣員張啟亮裹緊工作服,抖抖身上的積雪,來到中正天街橋下的工會(hui) 驛站,摘掉手套,掃描二維碼輸入身份信息後,順利進入驛站。在這裏,等待接單配送的他可以坐下喝杯熱水,給手機充電。
為(wei) 應對雨雪降溫惡劣天氣,太原市啟動Ⅳ級暴雪應急響應,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人、交警等戶外工作者堅守崗位,共戰冰雪,也牽動著各級工會(hui) “娘家人”的心。太原市300個(ge) 工會(hui) 驛站,特別是利用閑置核酸采樣亭改建而成的我省首批24小時開放無人值守工會(hui) 驛站,麵向戶外工作者“溫暖”開放。
大雪還在繼續,溫暖永不打烊。記者走進掛有工會(hui) 標誌的無人值守工會(hui) 驛站,不到10平方米的空間裏,小小麻雀五髒俱全,桌椅、飲水設備、微波爐、醫藥箱、電源插座等設備設施應有盡有,戶外勞動者在這裏冷可取暖、渴可喝水、累可歇腳。大雪天氣裏,布局於(yu) 人流量較大主要街道上的工會(hui) 驛站使用率明顯提高,一座座橘紅色的驛站裏自動亮起醒目溫情的燈光,為(wei) 戶外勞動者就近取暖、休息提供方便。(記者楊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