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各地積極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發布時間:2024-02-27 10: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6日 09 版)

  當前,各地正積極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北京境內(nei) ,擁有北齊和明代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的長城遺存,是中國長城代表性的精華段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定位於(yu) “中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的先行區”和“服務首都及國家對外開放的文化金名片”。北京成立全國首個(ge) 長城保護修複實踐基地,率先推進長城研究性修繕;完成“京畿長城”國家風景道400公裏一級線路標識,推出10條精品風景道線路。北京積極推動五大重點基礎工程落地實施,為(wei) 大型線性文化遺產(chan) 長城的保護傳(chuan) 承提供一批有益的經驗。

  河北是長城資源大省,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加強頂層設計,沿太行山和燕山確定了“兩(liang) 帶四段多點”的空間布局,明確了山海關(guan) 、金山嶺、大境門3個(ge) 核心展示園、42個(ge) 集中展示帶和258個(ge) 特色展示點,全力打造中華文化永續傳(chuan) 承的重要載體(ti) 。

  山西境內(nei)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陽泉等8市,總長約1410公裏,資源規模大、地域分布廣、年代跨度長。山西謀劃132個(ge) 項目,建立省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庫,忻州長城博物館、大同李二口長城博物館等9個(ge) 項目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工程儲(chu) 備庫。

  內(nei) 蒙古自治區境內(nei) 的長城占全國長城總量的1/3,目前調查的長城總長達7570公裏,涵蓋戰國、秦、漢、北魏、宋、明等曆史時期,境內(nei) 長城空間分布範圍廣、涉及曆史時代多、工程規模大。近年來,內(nei) 蒙古自治區重點打造秦長城、明長城、趙長城等展示區,大力推動包頭市固陽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呼和浩特市清水河明長城小元峁小段保護利用項目、呼和浩特市長城文化博物館、包頭市趙北長城文化展示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內(nei) 蒙古段)豐(feng) 富多元的長城文化展示體(ti) 係。

  遼寧共有8個(ge) 國家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總投資3.55億(yi) 元。遼寧省以長城文化遺產(chan) 廊道為(wei) 載體(ti) ,串聯和銜接相鄰的河北省明長城、內(nei) 蒙古自治區燕秦長城資源,設計長城文化和旅遊專(zhuan) 線,推動文化與(yu) 旅遊深度融合。全省推薦7條線路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長城主題國家級旅遊線路,5條線路入選長城主題精品線路。

  吉林境內(nei) 的長城遺址分為(wei) 漢烽燧線、唐代老邊崗土牆和延邊邊牆3個(ge) 時期遺存。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吉林段)的建設,實施了赤柏鬆古城址保護修繕等項目。吉林省還結合長城保護推出“雲(yun) 端史畫”項目,通過科技手段為(wei) 保護長城遺址、展示長城文化提供多元支撐。

  黑龍江現有唐代、金代兩(liang) 種類型的長城。黑龍江深入挖掘境內(nei) 長城的文化價(jia) 值和精神內(nei) 涵,打造集遺址保護、文化研究、活態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黑龍江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展示園區。目前多個(ge) 項目在穩步推進,通過公園建設弘揚地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同時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dong) 段)建設以齊長城保護為(wei) 主線,深入挖掘長城文化、景觀和精神價(jia) 值,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設施完備的精品旅遊線路,著力講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dong) 故事”,讓齊長城的文化被看見、被記住、被傳(chuan) 承。

  河南境內(nei) 有大量長城遺址遺跡,有楚長城、趙長城和魏長城,主要分布於(yu) 桐柏山、伏牛山和太行山脈。據考證,楚長城是我國修築最早的長城。近年來,河南以楚長城為(wei) 主線搭建空間骨架,構建1條核心展示帶和“萬(wan) 裏長城·河南開端”等3個(ge) 建設保護片區以及南陽桐柏北楊莊點段等10個(ge) 形象標識點段,同時,啟動保護傳(chuan) 承類工程、研究發掘類工程、環境配套類工程、文旅融合類工程、數字再現類工程,致力長城保護管理。

  陝西境內(nei) 長城總長度1803公裏,時代跨度大,體(ti) 係完整、類型多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陝西段)主要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chuan) 統利用4類主體(ti) 功能區,重點推進保護傳(chuan) 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大重點工程。目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陝西段)國家級項目進展順利,省級項目有序推進。

  甘肅是長城資源大省,現存遺跡分布在11個(ge) 市州,總長度為(wei) 3654公裏。其中,萬(wan) 裏長城—嘉峪關(guan) 、玉門關(guan) 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甘肅明確“338”總體(ti) 空間布局——建設以“河西漢塞”“明代雄關(guan) ”“隴右屏障”為(wei) 主題的3個(ge) 核心展示園,建設以“居延古道”“甘涼咽喉”“隴中脊梁”為(wei) 主題的3個(ge) 風景道示範段,建設臨(lin) 澤等8個(ge) 長城特色資源展示點,打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分層次多元化的展示體(ti) 係。

  青海明長城全長363公裏,是目前我國海拔最高的明代長城群遺存。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青海段)確定了西寧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海東(dong) 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三個(ge) 重點段,形成“一帶、三段、三區、多點”的空間布局。2023年,青海省安排資金實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通段)文化旅遊複合廊道、海東(dong) 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博物館等項目。目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通段)文化科普教育館已竣工。

  寧夏現存長城資源豐(feng) 富,境內(nei) 長城修建始於(yu) 戰國時期的秦國,其後曆代多有修築,現存牆體(ti) 總長度為(wei) 1038公裏。目前,寧夏實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13個(ge) 。同時,寧夏正統籌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與(yu) 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一體(ti) 規劃、同步建設,推出長城軍(jun) 事防禦、沿線自駕運動等6條主題線路,打造東(dong) 部長城自駕車旅遊精品帶等特色旅遊產(chan) 品;整合各地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國家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遊村鎮等特色鄉(xiang) 村資源,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

  國家認定的新疆長城資源共計212處,東(dong) 西綿延2000餘(yu) 公裏。“十四五”時期,新疆重點推進11個(ge)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2023年4月,烏(wu) 什別迭裏烽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正式建成開放。2023年12月,尉犁縣孔雀河烽燧群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絲(si) 綢之路·長城文化博物館麵向公眾(zhong) 開放。此外,輪台縣拉依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米蘭(lan)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等項目進展順利。

  (綜合本報記者施芳、史自強、付明麗(li) 、張棖、郝迎燦、門傑偉(wei) 、祝大偉(wei) 、李蕊、張文豪、高炳、宋朝軍(jun) 、喬(qiao) 棟、張文、李亞(ya) 楠報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