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城市副中心 千年古都新名片

發布時間:2024-02-28 10: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北京城市副中心 千年古都新名片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與(yu) 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liang) 翼”,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在新的曆史階段,集中建設這兩(liang) 個(ge) 新城,形成北京發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北京市始終牢記囑托,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要求,堅持一年一個(ge) 節點,每年都有新變化。

  如今,城市框架有序拉開,綠色發展特色凸顯,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承載力、吸引力和輻射帶動力持續增強,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機勃發,成為(wei) 千年古都又一張靚麗(li) 的城市名片。

  堅持綠色發展,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

  曾經的東(dong) 方化工廠,變身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工業(ye) 重鎮張家灣,變為(wei) 潮流時尚的設計小鎮……探訪北京城市副中心,處處是風景,滿眼皆“綠意”。

  地下30米,抬頭見藍天。透過巨大的“京帆”屋蓋,陽光直灑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介紹,“這樣的設計,不僅(jin) 能節省照明費用,還可以通過遮陽板控製透光率,平衡室內(nei) 溫度。”

  目前,這座建築麵積約128萬(wan) 平方米的“地下城”,主體(ti) 工程結構施工已完成85%,計劃今年年底主體(ti) 結構完工。建成後,它將成為(wei) 亞(ya) 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

  北京東(dong) 六環入地改造工程,同樣“綠意”盎然。原有的主路未來將建成“高線公園”,將增加約50公頃綠化麵積,每年可吸收約23萬(wan) 噸二氧化碳。

  從(cong) 規劃到建設,綠色始終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鮮明的底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先後實施102項重點綠化工程,新增綠化建設25.1萬(wan) 畝(mu) 。東(dong) 郊森林公園、運河生態公園、張家灣公園等一批精品綠化工程竣工,成為(wei) 市民的休閑遊憩之所。

  衛星圖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400餘(yu) 公裏綠道縱貫南北,8個(ge) 萬(wan) 畝(mu) 森林組團串聯東(dong) 西。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瓊介紹,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北京城市副中心“兩(liang) 帶、一環、一心”綠色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空氣優(you) 良天數267天,較2013年增長近1倍;北運河、運潮減河等上榜“北京市優(you) 美河湖”,地表水考核斷麵水質達標率達到100%;通州區森林總麵積達45.79萬(wan) 畝(mu) ,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91.24%,城區綠化覆蓋率50.95%。

  以綠為(wei) 底,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注入新動能。

  如今,北京綠色交易所正式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在這裏,蓬勃發展的綠色金融產(chan) 業(ye) ,正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和重要引擎。

  全國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中美綠色基金、北創低碳基金等機構入駐……通州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虹林介紹,2014年至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業(ye) 增加值從(cong) 35.8億(yi) 元增長到156.1億(yi) 元,年均增長15.8%。

  堅持輻射帶動,一體(ti) 化程度持續提升

  早春時節,潮白河上,1.63公裏的廠通路潮白河大橋正在加緊建設。今年9月建成後,人們(men) 從(cong) 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縣城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通行時間,將縮短近半個(ge) 小時。

  處理好與(yu) 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的關(guan) 係,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yi) 。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通州區與(yu) 北三縣持續夯實“四統一”機製,一體(ti) 化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看交通,道路體(ti) 係不斷完善,建成跨界道路10條、跨潮白河橋梁5座,20餘(yu) 條跨區域公交線路常態化運營,通州區“十一橫九縱”、北三縣“五縱八橫”路網格局加速形成。

  看產(chan) 業(ye) ,通州區與(yu) 北三縣連續5年舉(ju) 辦項目推介洽談會(hui) ,累計簽約項目211個(ge) ,實現投資額超1500億(yi) 元。2023年,通州區與(yu) 北三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合計突破2000億(yi) 元,是2013年的2.1倍。

  看服務,通州區與(yu) 北三縣簽訂《政務服務“區域通辦”聯動機製的框架協議》。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一體(ti) 化辦事大廳在河北大廠縣、天津武清區揭牌運行,實現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服務事項達3600餘(yu) 項。

  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推動教育、醫療等資源向北三縣延伸。通州區33所學校與(yu) 北三縣51所學校建立“手拉手”合作關(guan) 係,推動教育交流深度融合發展;通州區婦幼保健院托管大廠縣婦幼保健中心,潞河醫院與(yu) 三河市人民醫院、三河市中醫醫院、大廠縣人民醫院、大廠縣中醫醫院簽訂醫聯體(ti) 合作協議……北三縣居民享受到越來越多協同發展帶來的紅利。

  一盤棋、一體(ti) 化,協同發展向更深層次邁進。2023年12月,通州區與(yu) 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hui) 舉(ju) 行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兩(liang) 地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進入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備、工作體(ti) 係更加健全、行權管理更加一體(ti) 化的新階段。

  北京城市副中心黨(dang) 工委常務副書(shu) 記、通州區委書(shu) 記孟景偉(wei) 表示,“要發揚‘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獻精神,破除‘一畝(mu) 三分地’思維,全麵推進示範區工作邁上新台階、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共同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堅持以人為(wei) 本,群眾(zhong) 獲得感不斷增強

  35個(ge) 部門萬(wan) 餘(yu) 名幹部職工搬進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1月底,北京市級機關(guan) 第二批集中搬遷工作順利完成。與(yu) 2019年第一批入駐城市副中心的35個(ge) 部門一樣,這次搬遷也安排在晚上,為(wei) 的就是“不擾民”。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ti) 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理念,深深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每一寸土地。

  把最寶貴的空間留給人民。在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裏核心區的最中央,沒有行政商業(ye) ,而是大片的綠色。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經過幾年的生態修複,已成為(wei) 50多種野生動物棲息的生態樂(le) 園,也成為(wei) 群眾(zhong) 休閑運動的場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一角,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三大文化建築,在萬(wan) 畝(mu) 林海中拔地而起。自去年12月27日正式開門迎客後,這裏就成為(wei)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標。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hui) 副主任胡九龍說:“將這樣寶貴的區域留給廣大市民,建設‘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建築’,充分彰顯了讓人民群眾(zhong) 共享城市建設發展豐(feng) 碩成果的初心。”

  引進人大附中、景山學校等17所市級優(you) 質名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dong) 直門醫院通州院區、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等相繼開診……圍繞教育、醫療、養(yang) 老、社保等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成果,讓群眾(zhong) 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春回大地,萬(wan) 物生長。北京城市副中心走過“打基礎、補短板,有序拉開城市框架”的開創階段,邁入“立長遠、強功能,全麵上台階”新階段,成為(wei) 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