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雲南昆明“醫養結合”提升服務能力(新視點)

發布時間:2024-03-01 14:5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朱給我做了半年多的理療,現在我的雙腿力量恢複不少,能下樓走1個(ge) 鍾頭。”在雲(yun) 南昆明市官渡區關(guan) 上街道石油小區,80多歲的居民餘(yu) 遠梅笑容舒展。

  餘(yu) 遠梅口中的小朱是關(guan) 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朱密朵醫生。2023年以來,官渡區加強醫養(yang) 結合服務,街道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每周上門問診,餘(yu) 遠梅和老伴羅時雨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醫療康複服務。

  周二早上10點,朱密朵和同事潘飛準時來到餘(yu) 遠梅家中,為(wei) 兩(liang) 位老人做康複理療。插上電源,設置好參數,朱密朵將電極片熟練地貼在餘(yu) 遠梅的腿上,啟動中頻治療儀(yi) 。另一個(ge) 房間裏,潘飛耐心地給羅時雨做艾灸。

  兩(liang) 位老人都已年過八十,餘(yu) 遠梅膝關(guan) 節退變,走路很吃力,羅時雨則患有胃病。“現在好了,不用自己坐車去醫院理療,常做的治療項目還能享受政府補貼。”羅時雨說。

  “發展醫養(yang) 結合,就是要解決(jue) 老年人看病難問題,讓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醫療服務。”官渡區衛健局工作人員駱毅介紹,2023年,官渡區將“老年健康與(yu) 醫養(yang) 結合服務能力提升”作為(wei) 主題教育民生項目,為(wei) 轄區老年群體(ti) 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保障。目前,官渡區已篩查出符合上門開展醫療服務條件的老人450餘(yu) 人,累計服務9000餘(yu) 人次,服務滿意率達98%。

  走進官渡區養(yang) 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各功能區域一應俱全:衛生服務中心、老年幸福食堂、文娛活動室、托養(yang) 病房……多個(ge) 功能板塊滿足入住老年人的多種需求。

  “這裏環境好、活動多,最重要的是醫護人員就在身邊,我住得安心,子女也放心!”84歲的饒琳芳2022年入住,不久前又辦理了續住手續。

  醫養(yang) 結合,“養(yang) ”是基礎,“醫”是關(guan) 鍵。官渡區民政局養(yang) 老服務科科長顧雙瓊介紹,官渡區養(yang) 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是昆明市首個(ge) 集養(yang) 老服務、生活服務、衛生服務於(yu) 一體(ti) 的“一站式”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於(yu) 2019年3月建成使用。

  “養(yang) 老機構自己組建醫療團隊,門檻高,成本也高,這也導致了就醫一直是養(yang) 老機構服務老年人的一大短板。”顧雙瓊告訴記者,官渡區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優(you) 勢,在養(yang) 老機構開設醫療服務站點,為(wei) 入住老年人提供上門巡診、康複、護理等健康服務,將“醫”和“養(yang) ”緊密融合。截至目前,官渡區累計建成醫養(yang) 結合機構9家、床位4178張,共有全科醫生276名、養(yang) 老服務人員375名,依托多元化醫養(yang) 服務力量,累計服務2.34萬(wan) 人次。

  “我們(men) 將進一步聚焦老年人看病難、就醫不便等急難愁盼問題,推進醫養(yang) 結合工作走深走實,不斷提升養(yang) 老服務品質,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官渡區委書(shu) 記陳漢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1日 1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