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從“隔窗觀寶”到數字化“視聽盛宴”

發布時間:2024-03-04 14:14: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從(cong) “隔窗觀寶”到數字化“視聽盛宴”

  河北博物院入選“網友在線上最喜歡看的博物館”榜單

  從(cong) “隔窗觀寶”到數字化“視聽盛宴”

  “其他省的小夥(huo) 伴刷到了嗎?河北博物院好想和你們(men) 見麵呀”“河北博物院免費參觀啊,提前預約就行”……打開河北博物院抖音號,置頂作品《盛世修典——光影丹青沉浸式體(ti) 驗》評論區十分熱鬧,“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係’河北特展”太精彩了,讓人有一種跨越時空的震撼,體(ti) 驗感非常強。

  博物館相關(guan) 內(nei) 容播放量達1210億(yi) ,互動量超過28億(yi) ……日前,抖音聯合中國文物報發布《古風新韻·博物館在抖音上的這一年》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用大數據盤點了全國博物館過去一年的那些事。在這些亮眼的數字中,河北博物院取得了哪些新成績,又有哪些新趨勢?記者就此走訪河北博物院相關(guan) 部門。

  “最亮眼的成績之一,是我們(men) 抖音賬號全年漲粉36000多個(ge) ,同比增幅195%!特別是東(dong) 方甄選河北行、長信宮燈等短視頻的火爆,讓我們(men) 的賬號漲了很多粉絲(si) 。”河北博物院數字資源部新媒體(ti) 負責人梁皓瑋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線上參觀河北博物院,新媒體(ti) 技術的加持,讓欣賞文物方式從(cong) “隔窗觀寶”轉變為(wei) 了“視聽盛宴”,大大提升了文物展的時空維度和體(ti) 驗感。

  “報告顯示,河北博物院還入選了‘網友在線上最喜歡看的TOP5博物館’榜單,這說明網友對我們(men) 提供的新媒體(ti) 內(nei) 容是認可的。”梁皓瑋介紹,去年他們(men) 推出的《董宇輝我是如此相信》《寶貝在幹嘛》等短視頻,通過在作品中加入熱點動畫特效、背景音樂(le) 等,“圈粉”年輕人。還有些新媒體(ti) 作品,語言詼諧幽默,十分有“梗”,“文物表情包”頻頻出圈。更有文物專(zhuan) 家與(yu) 講解員充當傳(chuan) 統知識的傳(chuan) 播者,以“主播”角色上線,不少講解員通過講故事、說“金句”的方式,讓文物承載的曆史文化深入人心。

  “Case Lab元世界福爾摩斯沉浸式主題展”開展後,河北博物院在抖音賬號推出線上視頻,有網友評論“這個(ge) 主題展‘上大分’了”,河北博物院回複“還有一個(ge) 很厲害的展呢”。記者看到,在河北博物院抖音短視頻評論區,很多網友的評論河北博物院都給出了回複。“入選‘網友在線上最喜歡看的TOP5博物館’榜單,需要有優(you) 質的新媒體(ti) 產(chan) 品,更離不開熱情服務。”梁皓瑋說,對廣大網友的熱情,他們(men) 報以最真誠的態度,及時回複網友提問、私信,參與(yu) 網友的討論和感興(xing) 趣的話題,同時分享自己的經曆和見解,和網友進行了很好的互動。

  河北博物院數字資源部主任張立峰介紹,在和網友互動過程中,不能過度娛樂(le) 化,也不能一味用流行的方式取悅觀眾(zhong) ,“噱頭”或許可以吸引人們(men) 走進博物館,但真正能打動人的,一定是對曆史文化的感知、感悟、感動的那些瞬間。“博物館要了解觀眾(zhong) 、服務觀眾(zhong) ,更重要的是提升觀眾(zhong) 的認知能力,發揮博物館作為(wei) 文化機構的教化功能,對人們(men) 有正向的引領和提升。”

  在抖音認識文物、解讀文明、探源曆史,正成為(wei) 人們(men) 的一種習(xi) 慣。報告顯示,河北博物院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入選“網友關(guan) 注度最高的TOP10文物關(guan) 鍵詞”榜單。“我們(men) 會(hui) 在新媒體(ti) 平台及時發布一些‘長信宮燈出差回來了’的話題,向學生、文博愛好者明確長信宮燈展出時間。”梁皓瑋說,這樣的提醒受到廣大遊客的歡迎,很多外地遊客專(zhuan) 門來河北博物院如約和“兩(liang) 大國寶”相見。

  “數字技術與(yu) 文物藏品的碰撞,必將為(wei)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播注入活力。”河北博物院副院長王然介紹,近年來,河北博物院依托各大主題展覽,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同時積極構建沉浸式數字化展示體(ti) 驗空間,拓展三維展示互動、VR/AR體(ti) 驗等交互方式,把數字化廣泛應用於(yu) 征集、保護、展陳、教育、傳(chuan) 播等博物院發展要素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講好中國故事、河北故事。(記者史曉多)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