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
一年春作首,燈塔照航程。
2023年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7月、12月兩(liang) 次在江蘇考察,為(wei) 江蘇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強大動力。
開年就開工,萬(wan) 事行為(wei) 先。
新年首個(ge) 工作日,召開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啟動會(hui) ;新春上班第一天,召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hui) 錨定“四個(ge) 走在前”“四個(ge) 新”重大任務,江蘇製定八個(ge) “行動方案”和兩(liang) 組“若幹措施”,穩開局、抓落實、求實效,奮力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頂天立地,打造科技創新強引擎
萬(wan) 米深地,新年剛過,我國首次在9900米深度取出岩石樣品,特深井自動化鑽機部分關(guan) 鍵配套,由江蘇企業(ye) 研製;
浩瀚太空,從(cong) 天舟六號發射,到神舟十六號、十七號飛船升空,微波組件、芯片等“江蘇能量”,為(wei) 中國航天保駕護航。
上天入地,透射科技力量“頂天立地”。紫金山實驗室建立首個(ge) 6G綜合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牽頭研發的“奮鬥者”號完成極限深潛,高效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入選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一係列科創新突破,標注江蘇打造全國重要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高地的使命擔當。
“6G時代,網絡將實現空天地海無縫覆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介紹,紫金山實驗室已發布10多項全球首個(ge) 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創下網絡通信與(yu) 安全領域多項“全球第一”,進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序列。
以高能級平台鍛造創新能力、激發創新“裂變”。過去一年,蘇州實驗室總部基地開工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新獲批21家;創新成立江蘇省實驗室聯盟,促進創新資源跨領域共享交融;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等大科學裝置夯實科研地基;生物育種鍾山實驗室、深地科學與(yu) 工程雲(yun) 龍湖實驗室加速建設 江蘇高水平實驗室矩陣不斷擴大,戰略科技力量“聚合”增強。
瞄準科技“最前沿”,勇闖創新“無人區”。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說,世界已進入大科學時代,圍繞科技製高點的競爭(zheng) 空前激烈,江蘇正著力破解製約基礎研究發展的瓶頸,努力成為(wei) 我國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和前沿科技突破先導區。
科技創新,支撐產(chan) 業(ye) 創新“鋪天蓋地”。在位於(yu) 蘇州的量子科技長三角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3台超導量子計算機持續運行,10多名年輕科研人員正在進行調試和運算。這裏已完成26比特量子計算機研發,正麵向100+比特量子計算機雲(yun) 服務平台攻關(guan) 。
“我們(men) 不斷提升加工工藝和測控技術,研製下一代量子計算機;同時加快建設‘量子-電子混合算力網’,支撐江蘇做優(you) 做大做強算力產(chan) 業(ye) 。”該中心高級專(zhuan) 家程啟月教授介紹。離中心不遠,漕湖片區正在規劃打造量子科技產(chan) 業(ye) 園。
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聚變,“科創森林”枝繁葉茂。江蘇統籌推進89項產(chan) 業(ye) 前瞻技術研發項目和85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數量、在孵企業(ye) 數量全國第一,2023年新獲評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795家、數量領跑全國。
卡赫蘇州團隊研發的無線多功能清洗機全球首發,協鑫科技光伏“黑科技”FBR顆粒矽精彩亮相 在第六屆進博會(hui) 上,江蘇科技元素引人注目。2023年,江蘇省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62.1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比重提高到49.9%。
貫通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成立11年的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持續探路科技體(ti) 製改革,已與(yu) 細分領域龍頭企業(ye) 建立350多個(ge) 企業(ye) 聯合創新中心,累計轉化科技成果超7000項,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業(ye) ,服務企業(ye) 超過2萬(wan) 家。
科技賦能,開辟未來產(chan) 業(ye) 廣闊天地。“新能源之都”常州錨定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ti) ,加快打造龍城芯穀;“物聯網之城”無錫聚集一批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搶灘人形機器人賽道;老工業(ye) 基地徐州加速轉型,打造綠色低碳能源產(chan) 業(ye) 集群 江蘇各地“鍛長補短”布局新賽道,讓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城市發展主動力。
發展主動力源自創新策源力。江蘇正謀劃三年布局前沿技術、示範企業(ye) 、孵化載體(ti) 、應用場景、標準規範“5個(ge) 100”行動,攻堅前沿科技,催生未來產(chan) 業(ye) 。
未來產(chan) 業(ye) 決(jue) 定產(chan) 業(ye) 未來。優(you) 先發展第三代半導體(ti) 、未來網絡、氫能等10個(ge) 成長型未來產(chan) 業(ye) ,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類人機器人等前沿性未來產(chan) 業(ye) ——不久前,江蘇省出台指導意見,明確構建“10+X”未來產(chan) 業(ye) 體(ti) 係,塑造戰略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具有戰略性、全局性意義(yi)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shu) 記信長星表示,將統籌做好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兩(liang) 篇大文章,更好地以科技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以產(chan) 業(ye) 需求牽引技術突破,聚焦關(guan) 鍵環節加快探索突破,為(wei) 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打造更強有力的引擎。
內(nei) 外兼修,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大年初一,江蘇龍年首趟跨裏海班列鳴笛啟程,裝載生活用品、機械設備的列車從(cong) 南京堯化門站始發,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駛向阿塞拜疆巴庫,接通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
江蘇地處東(dong) 部沿海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一帶一路”兩(liang) 個(ge) 交匯點,全球要素在此集聚流動、配置增值,日益成為(wei) 全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要環節、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之地”。
物暢其流,通達全球。春節假期前7天,江蘇中歐(亞(ya) )班列到發貨物6020標箱,同比增長48%。去年全年開行2123列、增長7.6%,再創新高。
超60個(ge) 團組赴歐美、日韓、新加坡等開展招商,啟動“走進跨國公司總部”行動;出台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14條措施”,推進13個(ge)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 2023年以來,江蘇積極推進製度型開放,構築外資高端要素集聚高地,深度參與(yu) 全球分工合作,實際利用外資規模、“新三樣”出口規模、RCEP簽證出口貨值均居全國第一。
“鏈”上發力,穿透堵點。1月,由盛虹石化自研建設的PETG裝置在連雲(yun) 港一次性成功量產(chan) 。PETG俗稱“塑料之王”,主要用於(yu) 特種容器、高端膜材等領域,長期被“卡脖子”。此次突破將助力關(guan) 鍵材料實現自主可控。
經濟體(ti) 係環環相扣,產(chan) 業(ye) 鏈條鉚合共生。製造業(ye) 增加值約占全國13.7%、全球4%的江蘇,工業(ye) 經濟“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2023年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7.6%,高於(yu) 全國3個(ge) 百分點。
“蓄能聚力時,產(chan) 業(ye) 鏈吸引上下遊,強如磁場;經風應變時,強大承壓能力暢通經濟循環,守住基本盤。”江蘇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廳長朱愛勳說,世界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速演變,江蘇持續築基強鏈,讓產(chan) 業(ye) 鏈一通到底、安全可控、精益高效。
一批新能源汽車“鏈主”企業(ye) 牽引零部件配套商落戶,常州集聚3400多家上下遊企業(ye) ,成為(wei) 全國唯一覆蓋“發儲(chu) 送用網”產(chan) 業(ye) 閉環城市,去年高質量邁入萬(wan) 億(yi) 之城。
江蘇由此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擁有五座萬(wan) 億(yi) 城市的省份,13個(ge) 設區市全部上榜國家先進製造業(ye) 百強市,各展所長打造產(chan) 業(ye) 地標,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機械、建築等萬(wan) 億(yi) 產(chan) 業(ye) 拔地而起。
集群躍升,構築高峰。先進製造業(ye) 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石,集群化是向中高端邁進的重要形態。逐群逐鏈建立工作推進機製,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等9個(ge) 萬(wan) 億(yi) 級集群 目前,江蘇擁有10個(ge) 國家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居全國之首,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三年全國第一。
進一步增強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和全球話語權,江蘇加快構建“556”集群培育體(ti) 係,打造新型電力裝備等5個(ge) 世界一流、新材料等5個(ge) 國際先進、航空航天等6個(ge) 全國領先的集群方陣,鑄造“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產(chan) 業(ye) 航母。
一台台精密工序裝備整齊排列,一架架重型桁架機器人來回穿梭 走進亨通光纖光棒智能製造工廠,“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場景背後,是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與(yu) 先進製造業(ye) 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
“數智蝶變”,製造進階。寧德時代溧陽工廠、中信泰富特鋼江陰工廠、亨通光纖科技蘇州工廠,2023年12月,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江蘇新晉3家、以總數12家居全國首位。
當下,數以萬(wan) 計的江蘇製造企業(ye) 正積極擁抱數實融合。數據顯示,江蘇已累計實施“智改數轉網聯”改造項目約5萬(wan) 個(ge) ,擁有全國首批300家5G工廠中的97家,兩(liang) 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9年全國第一。
更廣範圍推廣數字化轉型,打造未來智能製造標杆,江蘇力爭(zheng) 2025年實現7成規上製造業(ye) 企業(ye) 數字化網絡化,到2030年全麵普及。
強筋健骨,鍛造產(chan) 業(ye) 韌性;海納百川,深度鏈接世界。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省長許昆林表示,江蘇將堅定不移築牢製造業(ye) 根基,著力提升製造業(ye) 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的地位,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統攬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爭(zheng) 取更大主動、拓展更大空間。
熔古鑄今,擔負新的文化使命
花燈搖曳綴滿小橋,年貨小攤琳琅滿目,香囊福袋沁人心脾 新春佳節,遊人走進擁有2500多年曆史的蘇州平江路,感受古城之春、體(ti) 驗國風新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煥發新時代光彩。“京口瓜洲一水間”的西津渡,青石板路麵層疊累積,“唐宋元明清,一眼看千年”;燈火璀璨的金陵小城,演員身著六朝服飾,展示精美絕倫(lun) 的雲(yun) 錦製作場景;古樸雅致的無錫東(dong) 林書(shu) 院,遊客飾梅花妝,繡平安福非遺手作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江蘇省接待遊客突破5500萬(wan) 人次,文旅消費總額穩居全國第一。
水火淬煉成其形,南北交融成其氣,古今熔鑄成其神。吳楚相接、江海共生,“水韻江蘇”日益散發溫潤柔美、博雅厚重的獨特氣質。
南京中華門外,一座距今3000多年的古城遺址初顯真容。不久前舉(ju) 行的專(zhuan) 家論證會(hui) 上傳(chuan) 出消息,這座商周時期的“長幹古城”,將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
百川淵藪,汲古潤今。江蘇啟動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近兩(liang) 年來新發現史前、商周時期遺址及鹽業(ye) 遺址100多處。興(xing) 化蔣莊遺址新發現打破良渚文化“不過長江”的傳(chuan) 統觀念;宜興(xing) 駱駝墩遺址發掘出序列完整的平底釜,讓人們(men) 重新審視距今7000到6000年的長江下遊新石器史 一係列考古發掘細致梳理“何以江蘇”,生動講述“何以中國”。
望運河帆影、枕長江濤聲,長江和大運河兩(liang) 大中華文明標識在江蘇交匯。高標準編製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著力打造運河百景、長江百景 一條條“文化玉帶”將沿岸文化遺產(chan) 串珠成鏈,熠熠生輝。
以時間為(wei) 經,尋古探今;以空間為(wei) 緯,塑形鑄魂。江蘇努力打造線性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典型範例、中華文明發揚光大的重要地標、文化引領區域發展的示範基地、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金字招牌,為(wei) 傳(chuan) 承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貢獻江蘇力量。
賡續曆史文脈,譜寫(xie) 當代華章。深刻把握“第二個(ge) 結合”精髓要義(yi) ,江蘇製定實施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省建設行動方案,一體(ti) 推進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著力提升社會(hui) 現代文明程度,推動物質與(yu) 精神“雙螺旋”交織上升。
《江蘇文庫》力圖呈現“最江蘇”的文化記憶,《人世間》《守島人》等影視作品入選全國“五個(ge) 一工程”獎,蘇劇《國鼎魂》、錫劇《燭光在前》連獲全國文華大獎,舞劇《紅樓夢》獲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抒寫(xie) 曆史之美、時代之美、文化之美的藝術精品不斷湧現,更好滿足人們(men) 精神文化需求。
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城。常熟虞山腳下,孔門七十二賢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長眠於(yu) 此,其倡導的“弦歌之治”為(wei) 後世所尊崇。行走在這座江南小城,千年文廟氣勢恢宏,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星羅棋布,“10分鍾”文化圈覆蓋城鄉(xiang) 。
從(cong) 物質“富口袋”到文化“富腦袋”,江蘇有“倉(cang) 廩實”的底氣,更有“知禮節”的文氣。全省114家公共圖書(shu) 館中96.6%被評為(wei) 國家一級圖書(shu) 館,占比全國第一,居民綜合閱讀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53個(ge) 百分點;“全國文明城市”實現全省設區市全覆蓋,每四個(ge) 城鎮居民中就有一個(ge) 是注冊(ce) 誌願者。
“今天我們(men) 要努力創造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書(shu) 寫(xie) 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答卷。”江蘇省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梁勇說,江蘇勇擔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構築思想文化引領高地、道德風尚建設高地、文藝精品創作高地,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曆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努力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
人為(wei) 標尺,推進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
“包車包機送崗,還送暖心禮包,真是貼心周到。”春節長假後的首個(ge) 工作日,來自山東(dong) 的孟師傅就在南京“春風行動”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上,順利入職一家汽車製造企業(ye) 。
就業(ye) 是民生之基。針對節後招工求職熱,江蘇依托129個(ge) 專(zhuan) 業(ye) 化公共人力資源市場、50個(ge) 規範化零工市場、300個(ge) “家門口”就業(ye) 工作站服務矩陣,把招聘活動辦到校園、車站、商超、公園;開設全國首個(ge) 省級抖音視頻號,打通直播招聘渠道,全天候就業(ye) 服務“不打烊”。
枝葉關(guan) 情,民生在心。江蘇堅持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投入民生領域,“民生成績單”愈發厚實。2023年全省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9.5萬(wan) 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50.2萬(wan) 戶;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4萬(wan) 餘(yu) 戶,新增托位數超3萬(wan) 個(ge) ;城鎮新增就業(ye) 占比超全國1/10,基層衛生健康發展綜合水平位列全國第一
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追求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共繪高品質生活新圖景。2023年,鎮江組建638支家庭醫生團隊提供上門服務,率先將快遞員納入工傷(shang) 保險參保範圍;淮安改造提升145所學校教室照明係統,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揚州為(wei) 全市3.4萬(wan) 名適齡中小學生進行脊柱側(ce) 彎篩查,並建立健康管理檔案;泰州建設“鄰裏中心·五美驛站”,群眾(zhong) 辦事更加方便快捷;鹽城構建一個(ge) 個(ge) “養(yang) 老服務圈”,老人足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就餐娛樂(le) 、醫療康養(yang) 等服務 公共服務更加可及便捷,托舉(ju) 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民為(wei) 本,細“治”入微。走進蘇州吳江區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居民可以“一站式”辦理多個(ge) 事項,幾乎涵蓋矛盾糾紛處理所有環節。“進一扇大門、消所有怨氣”,當地矛盾糾紛總量同比下降11.8%,調處時間壓縮62%,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網格化兜牢民生、信息化科技賦能、精細化高效服務,江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ti) 係,不斷下沉治理資源,2.1萬(wan) 個(ge) 城鄉(xiang) 社區活力日增,95%的糾紛化解在基層,平安江蘇、法治江蘇建設再上新台階。
共建共治共享,參與(yu) 度決(jue) 定滿意度。南京仙林街道組建“萬(wan) 家歡”“管得寬”等幾十支誌願者服務隊,群眾(zhong) 從(cong) 袖手旁觀到拍手點讚再到動手一起幹,一批誌願者成為(wei) 社區工作能手;無錫新吳區高浪社區引入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組織,居民和社工共同打造創意樓道,小區麵貌煥然一新。
距離高浪社區不遠的太湖之畔,20多位寒假研學的中小學生走進小溪港魚咀公園,用望遠鏡探尋棲息在蘆葦蕩中的濕地“精靈”。這裏原是一處髒亂(luan) 的魚市碼頭,經過綜合環境整治變身濕地公園,成為(wei) 周邊市民青睞的網紅打卡地。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治理水平的集中體(ti) 現。從(cong) “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賈汪區在采煤塌陷地裏“種”出了好風景;從(cong) “濱江不見江”到“城市會(hui) 客廳”,江畔的南通五山發生滄桑巨變;昔日“垃圾村”,今朝美田園,宿遷市耿車鎮實現生態蝶變
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水韻江蘇綠意盎然。長江碧水東(dong) 流,幹流江蘇段水質總體(ti) 保持Ⅱ類;太湖重現清波,水質藻情創16年來最好水平;生態日益好轉,全省累計建成37個(ge) 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林木覆蓋率、濕地保護率分別增至24.09%和47.6%。
揚子江邊,江豚“能見度”越來越高,野豬渡江頻登熱搜;連雲(yun) 港境內(nei) 首次“捕獲”烏(wu) 灑灰蝶的蹤跡,蕈步甲和方胸青步甲等昆蟲在南京出現 越來越多的生靈選擇在這裏“安家落戶”,美麗(li) 江蘇更加可觸可感可享。
“以美麗(li) 江蘇建設全麵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一步彰顯自然生態之美、綠色發展之美、城鄉(xiang) 宜居之美、水韻人文之美、區域善治之美。”信長星表示,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江蘇切實以“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的胸襟格局、“當表率、做示範、走在前”的果敢擔當、“紮紮實實、踏踏實實”的作風狀態,創造更多走在前、做示範的現代化建設成果,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