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出站即就業”,常州新北區引才有一套

發布時間:2024-03-11 10:36: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10天前,江西東(dong) 華理工大學大四學生崔山戰到常州旅遊,從(cong) 常州北站一出站,就“偶遇”了一場招聘會(hui) 。“看到不少新型信息技術企業(ye) 在招聘,和我學的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對口。”6月份就要畢業(ye) 的他,動了心。

  連日來,在常州北站,一場主題為(wei) “智匯高新‘就’在新北”的招聘會(hui) 吸引了南來北往乘客的目光。在出站口,比亞(ya) 迪、星宇車燈、九號公司等當地知名企業(ye) 的招聘信息抬眼可見,不少求職意向現場達成。

  作為(wei) 國家級高新區,常州新北區依托交通樞紐人流量大、求職人員密集的特點,組織轄區企業(ye) 把招聘展台“搬”進高鐵站,打出了讓求職者“出站即就業(ye) ”的口號。

  出站即就業(ye)

  黃紹卿是江蘇理工學院物聯網工程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通過當地社區微信群了解到上述招聘會(hui) 信息,目前已經與(yu) 永琪車業(ye) 達成了就業(ye) 意向。

  “我們(men) 近期計劃招聘100多名一線操作工,不少人在高鐵站就辦好了入職手續。”永琪車業(ye) 工作人員師女士介紹,企業(ye) 所在地龍虎塘街道的政企服務群,會(hui) 定期發布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的組織信息,他們(men) 幾乎每場都參加。

  人民網從(cong) 新北區人社局了解到,一直到4月份,該區將陸續組織32場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1000餘(yu) 家企業(ye) 供崗超3萬(wan) 個(ge) ,涵蓋新能源、合成生物、科技、金融、製造、服務業(ye) 等多個(ge) 產(chan) 業(ye) 。

  為(wei) 充分發揮企業(ye) 用工和勞動者求職的橋梁作用,新北區打造了交通樞紐站就業(ye) 圈。除了把招聘崗位和招聘信息送到火車站出站口,途經常州北站的地鐵1號線多趟列車也被布置成“引才專(zhuan) 列”,車廂內(nei) 張貼有“蘇心聘”求職招聘小程序二維碼,乘客隻需掃碼就能獲得招聘信息,車廂裏的顯示屏則滾動播放著 “名企優(you) 崗”推介視頻。

  做足“住”文章

  招進來,還要留得下,“住”是很重要的因素。走進常高新·漫柏未來人才社區,健身房、籃球場等配套設施齊全,滿足青年群體(ti) 的生活社交需求,同時也設置了孵化器、路演廳、直播間等場地,創業(ye) 人群不出社區就能把好的創意孵化成產(chan) 品。

  “性價(jia) 比高、能交朋友、離企業(ye) 近”是不少青年對這裏的感受。馮(feng) 振租住的戶型麵積28平方米,“廚房、洗衣房、浴室等一應俱全,1200元的月租金減去500元租房補貼和300元生活補貼,我每月僅(jin) 需繳納400元”。

  “社區以年輕住戶為(wei) 主,針對應屆畢業(ye) 生、白領、藍領等群體(ti) ,提供不同的房型。”漫柏未來人才社區負責人黃家銘介紹,該社區共有3118個(ge) 房間,目前入住率達到99%。

  截至目前,新北區已累計建成投運人才公寓2.2萬(wan) 餘(yu) 套,打造形成“青年驛站-產(chan) 業(ye) 集宿-人才公寓-人才社區”的安居體(ti) 係。對於(yu) 30歲以下短期來常、求職麵試的高校畢業(ye) 生,還可以享受“青年驛站”7天到3個(ge) 月免費住等服務,確保各層次人才都能在這裏安下“第一個(ge) 家”。

  練就“金剛鑽”

  人要就業(ye) ,更要成長。

  寶菱重工是新北區一家重工機械企業(ye) ,去年銷售額達到13.2億(yi) 元,較3年前增長35%。“產(chan) 業(ye) 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耿建坤介紹,企業(ye) 通過政府政策獲得各類人才培養(yang) 資金近400萬(wan) 元,有力地支持和引導了產(chan) 業(ye) 升級和技術創新。

  隨著國家推行新“八級”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寶菱重工在2020年被列入江蘇省“產(chan) 改”試點單位,並在人社部門指導下取得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資質,成為(wei) 江蘇省首批具備自主開展認定全部“八級”資質的企業(ye) 。如今被評為(wei) 特級技師的徐劍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從(cong) 最初隻知道產(chan) 品使用狀態的初級工,到能夠判斷圖紙合理性的高級工,再到能夠自主研發機械圖紙的特級技師,我的成長顯而易見,收入也翻了幾番。”

  為(wei) 進一步擴大產(chan) 業(ye) 工人的成長通道,寶菱重工與(yu) 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機電職業(ye) 技術學院、常州技師學院等高校合作,實施產(chan) 業(ye) 工人“訂單式”培養(yang) 模式。通過組織高校老師進企業(ye) ,企業(ye) 利用下班時間組織有意向的員工集中學習(xi) ,幫助他們(men) 取得大學文憑。

  這隻是新北區通過創新模式培養(yang) 技能人才的一個(ge) 縮影。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以來,該區共組織開展各類政府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4.5萬(wan) 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萬(wan)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664人。接下來,該區計劃繼續擴大認定試點單位範圍,同時推進完成認定備案的企業(ye) 開展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進一步暢通技能人才晉升通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