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植樹去
原標題:走,一起植樹去
今天是第46個(ge) 植樹節
走,一起植樹去
河北省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已上線發布210個(ge) 公眾(zhong) 開放類全民義(yi) 務植樹盡責活動,範圍覆蓋全省各地,線上報名可就近參加義(yi) 務植樹
3月12日是我國第46個(ge) 植樹節。“今年,河北省將繼續創新義(yi) 務植樹管理方式,以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為(wei) 目標,全麵深入推進‘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工作。目前,省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已上線發布210個(ge) 公眾(zhong) 開放類全民義(yi) 務植樹盡責活動,範圍覆蓋全省各地,線上報名可就近參加義(yi) 務植樹。”3月11日,省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2017年初,國家為(wei) 拓展義(yi) 務植樹參與(yu) 方式,啟動“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基地試點工作,並於(yu) 2023年在全國正式推開。2023年10月,省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公布河北首批省級“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基地名單。石家莊市小壁林區、承德市獅子溝國有林場、平泉市澤州園等16個(ge) 單位入選,標誌著河北省在“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方麵取得突破。目前,河北省已完成省、市、縣與(yu) 全國義(yi) 務植樹網絡平台對接,初步實現盡責形式多樣化和便利化。
2023年,河北省精心組織義(yi) 務植樹活動,全省3200萬(wan) 人次參加義(yi) 務植樹,折合植樹1.05億(yi) 株。全年完成營造林627萬(wan) 畝(mu) ,退化草原生態修複治理44萬(wan) 畝(mu) 。發布2個(ge) 省級總林長令,省級林長63次巡林督查。市、縣級林長巡林3900餘(yu) 次,協調解決(jue) 重點難點問題1200多個(ge) 。
今年,義(yi) 務植樹已由南向北陸續展開。河北省全民義(yi) 務植樹的主題是“履行植樹義(yi) 務、共建美麗(li) 河北”。
破解傳(chuan) 統義(yi) 務植樹“找地難”問題,今年,各地將加強現有“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和日常管理,並在用好現有義(yi) 務植樹盡責場所基礎上,充分利用林場林地、公園、動植物園、生態產(chan) 業(ye) 園等場地新建一批各級各類“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基地,作為(wei) 常態化、全年化承接多種盡責形式的重要場所。
平台也將繼續完善。
網絡平台是打通義(yi) 務植樹管理者和參與(yu) 者信息渠道、方便雙向交流的紐帶,建設“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平台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各地綠委辦將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安排專(zhuan) 業(ye) 技術力量,建立健全本地義(yi) 務植樹網絡平台,並做好與(yu) 全國全民義(yi) 務植樹網絡平台的有效對接,確保全民義(yi) 務植樹各類數據信息上下聯通。
今年,河北省將著力策劃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的義(yi) 務植樹活動,並統一在全國義(yi) 務植樹網絡平台同步發布,做到“應上線、盡上線”,方便群眾(zhong) “一鍵”參與(yu) 。各地上線發布的盡責活動數量,原則上不應少於(yu) 本地所轄縣(市、區)數量的2倍。
省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公眾(zhong) 通過登錄全民義(yi) 務植樹網,選擇“河北端”公眾(zhong) 開放類項目就能就近履行勞動盡責義(yi) 務,也可以通過聯係省級義(yi) 務植樹基地就近履行勞動盡責義(yi) 務。公眾(zhong) 按照規定完成3至5株植樹任務後,平台將自動頒發全民義(yi) 務植樹盡責證書(shu) 。
通過網絡捐贈方式也能履行義(yi) 務。公眾(zhong) 通過網絡捐贈3至5株樹(即30至50元),平台將自動頒發全民義(yi) 務植樹盡責證書(shu) 。超額完成年度義(yi) 務植樹任務的,平台將自動頒發國土綠化榮譽證書(shu) 。
按照部署,各地將把義(yi) 務植樹與(yu) 城鄉(xiang) 綠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人居環境改善有機融合。三北工程有關(guan) 區域還將把義(yi) 務植樹統籌納入三北工程建設中,一體(ti) 安排部署和推進落實,支撐服務三北攻堅戰。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河北省將堅持增量與(yu) 存量並重、造林與(yu) 營林並舉(ju) ,大力培育健康穩定、優(you) 質高效的生態係統,推動林草資源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王忠表示。(記者曹智 通訊員姚偉(wei) 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