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丨江蘇無錫開展濕地帶試點建設 促進太湖生境改善

發布時間:2024-03-12 09:5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4年3月12日13版 版麵截圖

  原題:江蘇無錫開展濕地帶試點建設

  促進太湖生境改善

  日前,在江蘇省無錫市梅梁湖羊岐村一帶沿岸水域,駛來了2艘施工船,船上的工作人員不時將測量儀(yi) 伸入湖底,進行測量計算並記錄數據——這是正在開展的太湖清淤固淤濕地帶試點工程施工現場。今年年底,這裏有望出現一條長約1.75公裏、寬約100米的水下濕地帶。

  “底泥清淤是大型河湖尤其是淺水型湖泊內(nei) 源治理的主要手段,對於(yu) 削減內(nei) 源釋放、改善局部湖區水質、減少藍藻水華暴發頻次具有重要作用。”無錫市水利局副局長蘭(lan) 秀凱告訴記者,無錫在梅梁湖東(dong) 岸沿湖水域開展濕地帶試點建設,將約40萬(wan) 立方米太湖生態清淤淤泥作為(wei) 湖底地形重塑土源,用於(yu) 建設濕地帶。這種方式既可以解決(jue) 淤泥出路,又不占用太湖防洪庫容,還可以通過恢複湖濱生態帶重構太湖濕地係統,促進太湖生境改善。

  未來水下濕地帶是什麽(me) 模樣?負責現場施工的無錫城建發展集團項目工作人員蔣俊介紹,濕地帶采用濕法作業(ye) ,即駁船將含水率不超過50%的淤泥固化土運至指定地點後拋填,地形平整後灘麵高程約2.5米,仍低於(yu) 太湖平均水位1米左右。濕地帶將種植苦草、睡蓮、蘆葦等水生植物,並投放鰱魚、鱅魚等水生動物,逐步構建起穩定的水生生物群落,從(cong) 而提升水體(ti) 自淨能力。這一工程預計將於(yu) 今年年內(nei) 完成。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