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培養更多高素質養老服務人才(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4-03-13 09:1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突出人才培養(yang) 的專(zhuan) 業(ye) 性,以養(yang) 老服務技能人才為(wei) 重點推動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規模進一步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you) 化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1億(yi) ,占全國總人口15.4%。在可預見的將來,老年人對高質量、多元化的養(yang) 老服務需求將更加旺盛。人才是養(yang) 老事業(ye) 發展的根本。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養(yang) 老服務人才,正是豐(feng) 富養(yang) 老服務供給、提升養(yang) 老服務質量的必要之舉(ju)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ti) 老年人享有基本養(yang) 老服務。”發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離不開千千萬(wan) 萬(wan) 的養(yang) 老服務從(cong) 業(ye) 者。目前,我國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還存在總量不足、專(zhuan) 業(ye) 化水平不高、流失率較高等問題。不久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圍繞養(yang) 老服務人才“引、育、評、用、留”等關(guan) 鍵環節,推出係統性政策措施,助力養(yang) 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過去,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總量不足,主要原因在於(yu) 養(yang) 老人才來源渠道單一。拓寬人才來源渠道,才能引來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大專(zhuan) 院校專(zhuan) 業(ye) 能力強,生源優(you) 質,可以在老年病醫學、養(yang) 老機構管理等方麵增加專(zhuan) 業(ye) 設置和招生人數。職業(ye) 院校以市場為(wei) 導向,不妨多開設養(yang) 老護理、康複、老年營養(yang) 、老年社會(hui) 工作等專(zhuan) 業(ye) ,擴大招生規模,培養(yang) 更多養(yang) 老技能人才。也可通過培訓、技能考核、多點執業(ye) 、增加津貼等方式,引導社區工作者、社會(hui) 誌願者從(cong) 事養(yang) 老服務工作。

  除了總量不足,養(yang) 老人才的專(zhuan) 業(ye) 性也有待提升。相比其他群體(ti) ,老年人對護理、生活照料、康複、緊急救援、精神慰藉、心理谘詢等服務需求更多。以養(yang) 老護理為(wei) 例,據全國老齡委公布的數據,我國60歲以上失能老人已超過4200萬(wan) 人,且仍有上升的趨勢。但一些現有護理員技能不強,缺乏醫學、護理專(zhuan) 業(ye) 知識。社區居家養(yang) 老是養(yang) 老事業(ye) 的重點,有的從(cong) 業(ye) 者還不能充分適應居家和社區工作環境,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還不具備康複護理、心理疏導等崗位技能。突出人才培養(yang) 的專(zhuan) 業(ye) 性,以養(yang) 老服務技能人才為(wei) 重點推動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規模進一步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you) 化,方能持續增強人才對養(yang) 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

  養(yang) 老服務人才流失率較高,一個(ge) 重要症結在於(yu) 待遇水平低、職業(ye) 發展空間有限。除了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製度,也應健全人才評價(jia) 機製,拓寬從(cong) 業(ye) 者的職業(ye) 發展通道,並通過開展評比表彰、技能競賽、選樹典型等活動,加大褒揚激勵力度,有效提升養(yang) 老服務人才職業(ye) 尊榮感和社會(hui) 認同度。

  培養(yang) 高素質養(yang) 老服務人才是一項係統工程。各方協作、形成合力,一定能打造出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德技兼備的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為(wei) 老年人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提供助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3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