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雄獅少年》粵語版舞動香江
應第52屆香港藝術節邀請,3月8日至10日,由粵港兩(liang) 地藝術家聯合創作、改編自內(nei) 地人氣動畫電影《雄獅少年》的同名音樂(le) 劇《雄獅少年》粵語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首演並連演5場。具有千年曆史底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醒獅,通過現代舞台藝術展現出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內(nei) 核,引起香港觀眾(zhong) 強烈的文化共鳴,獲得如潮好評。
音樂(le) 劇《雄獅少年》粵語版講述了一位平凡少年自強不息,舞獅頭、跳高樁的追夢故事。作為(wei) 內(nei) 地第一部受邀參加香港藝術節的音樂(le) 劇,《雄獅少年》粵語版備受觀眾(zhong) 期待,5場演出門票於(yu) 演出開始前兩(liang) 周已售罄。
在8日當晚的首演中,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座無虛席。隨著大幕拉開,一個(ge) 體(ti) 弱多病的小鎮少年阿娟由初識舞獅到拜師學藝,再到遭逢變故卻堅守初心,最終與(yu) 隊友在高樁上傲視群獅、采青而歸的勵誌故事,在舞蹈、音樂(le) 和舞獅的交匯演繹下徐徐展開。該劇情節婉轉曲折、蕩氣回腸,台詞笑中有淚、鼓舞人心;大鑼大鼓鏗鏘熱血,精湛表演扣人心弦,令現場觀眾(zhong) 沉醉其中。
演出結束,觀眾(zhong) 們(men) 久久不願離開,演員們(men) 多次返場致謝。台下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不少人眼泛淚光,現場氣氛令人動容。
香港市民趙海婷女士告訴記者,音樂(le) 劇非常勵誌、感人,舞台場景和音樂(le) 一直在腦海裏回蕩,特別是最後謝幕時解說提到兩(liang) 地創作者們(men) 的辛勤付出,他們(men) 對藝術的真摯熱愛讓全場觀眾(zhong) 都很感動,期待未來還有機會(hui) 欣賞到更多這樣優(you) 秀的作品。
音樂(le) 劇《雄獅少年》粵語版延續了此前普通話版的精彩內(nei) 容和高口碑,匯聚了粵港兩(liang) 地優(you) 秀的藝術家、創作者和表演、製作團隊。
“此次演出集結了粵港兩(liang) 地優(you) 秀藝術家、創作者和表演、製作團隊,從(cong) 創作到台前幕後都是粵港兩(liang) 地的一次深度合作,大家為(wei) 了更好的舞台呈現一起努力,這個(ge) 過程很珍貴也很有意義(yi) 。”音樂(le) 劇《雄獅少年》粵語版製作人、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陳睿表示,醒獅是灣區共同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基因,相信該劇傳(chuan) 遞的“放棄縱有萬(wan) 般理由,堅持隻需一個(ge) 就夠”的精神內(nei) 核,能打動香港觀眾(zhong) 。
常年活躍於(yu) 港澳劇場的音樂(le) 劇演員鄭君熾,在此次演出中擔任男主角阿娟的表演者。第一次接觸舞獅的他隻有一個(ge) 半月左右的排練時間,他坦言舞獅易學難精,捕捉神韻最困難,其次是對體(ti) 力要求很高,還要跟隊友建立起默契,“盡管排練非常辛苦,但團隊士氣高昂,感情變得非常好。”
對於(yu) 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鄭君熾表示,阿娟是一個(ge) 追夢人,起初純粹被一腔熱情牽引,後來經曆變故,叩問內(nei) 心時,才發現自己熱愛的舞獅能帶給自己自由,從(cong) 而令角色升華,從(cong) 單純“喜歡”上升到“共生”的關(guan) 係。他說,《雄獅少年》不單是一部熱血的音樂(le) 劇,更希望可以讓所有曾遭遇過挫折與(yu) 失落的人,感受到重新奮起自強的希望。
音樂(le) 劇《雄獅少年》粵語版由紫荊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共廣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廣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廣州市委宣傳(chuan) 部指導,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和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
香港藝術節是國際藝壇中重要的文化盛事,自1973年舉(ju) 辦以來,每年2月到3月都會(hui) 呈獻眾(zhong) 多優(you) 秀海內(nei) 外藝術家的演出。第52屆香港藝術節以“花樣年華 獻今明經典”為(wei) 主題,邀請超過1400位優(you) 秀的海內(nei) 外藝術家帶來逾45場精彩節目、逾150場演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