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保質期信息一目了然(百姓關注)
近日,有讀者來信反映,部分預包裝食品的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等標簽的標注位置不固定,標注方式也不盡相同,影響了消費者的選購,也給經常要檢查食品日期的商家帶來了困擾。
湖南婁底市讀者張女士講述了她的經曆:在購買(mai) 飲料時,雖然包裝上寫(xie) 著“生產(chan) 日期見噴碼”,但噴碼位置並不固定。有時隱藏在商品名稱下,有時又混雜在產(chan) 品信息中,還有的藏在與(yu) 包裝顏色幾乎一樣的地方,還得找對角度才看得見。浙江杭州市讀者劉女士也表達了類似困擾:“我買(mai) 的一些真空包裝食品,生產(chan) 日期噴在包裝上起皺彎曲的地方,那裏的數字都變形了,看得我眼睛都花了。特別是袋裝食品,有些標在折邊內(nei) ,開封時還可能把信息撕毀。”
見包裝背麵、見瓶身、見打碼處……食品包裝上的生產(chan) 日期並非在統一位置印刷。還有不少讀者、網友表示食品包裝上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的字號過小,識讀困難。部分包裝上標注的字體(ti) 顏色與(yu) 包裝底色過於(yu) 接近,增加了識別難度。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有的不良商家會(hui) 在消費者不易察覺的地方打印噴碼,這不僅(jin) 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ti) 驗,還危害食品安全。
不僅(jin) 生產(chan) 日期標注不明確,保質期標注也不統一。“有些產(chan) 品標注保質期天數,有的則標注到期日,每次購買(mai) 都得仔細算算。”浙江衢州市讀者楊女士疑惑,“為(wei) 什麽(me) 不能統一標注生產(chan) 日期和到期日,這樣避免了複雜計算,也能夠直觀知曉距離商品過期還有多久。”
內(nei) 外包裝標注差異也是一個(ge) 讓消費者頭疼的問題。多數食品隻在外包裝上標注關(guan) 鍵信息,而內(nei) 包裝則省略。但有的超市拆開外包裝零售食品,若外包裝丟(diu) 失,內(nei) 包裝上沒有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的信息,消費者難以判斷食品是否安全。
“每次計算預包裝食品的到期時間都感覺很不方便。”四川成都市讀者劉雲(yun) 林表示,自己經營著一家小超市,經常要錄入大量的食品信息,發現各個(ge) 廠家對生產(chan) 日期的標注位置不固定、印刷不規範,而保質期的標注方法也不統一。“每個(ge) 商品都要仔細找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而且還得計算什麽(me) 時候到期,工作比較複雜,導致過期商品不能及時下架處理,增加了經營風險,也會(hui) 侵犯消費者權益。”劉雲(yun) 林說。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預包裝食品標簽上應當標明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並且顯著標注,容易辨識。而《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作為(wei)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則對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作出了詳細規定。例如,對於(yu) 標注位置和清晰度,要求清晰標示預包裝食品的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應當醒目、持久,使消費者購買(mai) 時易於(yu) 辨認和識讀。
規範標注預包裝食品日期,是尊重和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體(ti) 現,也是推動食品行業(ye) 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清晰、易讀的食品日期標簽能更好地提升消費者購買(mai) 體(ti) 驗。
對此,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張占江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依法查處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的標注方式。根據實踐中的新問題,對相關(guan)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進行及時的修訂和完善,加強食品標識監督管理。同時,督促生產(chan) 者加大對食品日期標簽的重視程度,提高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標識的準確度和清晰度;增加銷售者和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相關(guan) 知識,對食品安全標簽的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規定進行有效監督。
專(zhuan) 家和讀者表示,對於(yu) “清晰”的定義(yi) 和“醒目”的標準因人而異,難以一概而論。但明確食品安全信息是生產(chan) 商自覺追求的責任體(ti) 現,應當重視消費者體(ti) 驗,設計易識讀的包裝標簽。隻有充分尊重消費者,才能更好地建立企業(ye) 信譽,贏得市場青睞。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8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