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金華:稻漁綜合種養畝均增收上千元

發布時間:2024-03-19 09:20:00來源: 金華日報

  “這次買(mai) 了100多斤小龍蝦苗,先小麵積試養(yang) 一下。”3月13日上午,金華市武義(yi) 縣桐琴鎮苗圃農(nong) 場負責人徐繼平來到位於(yu) 永康市西城街道的金華市某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稻漁綜合種養(yang) 示範基地購買(mai) 小龍蝦苗。他告訴記者,過去自己一直養(yang) 魚,了解到小龍蝦養(yang) 殖,尤其是稻蝦輪作生態種養(yang) 模式經濟效益高,特地來參觀學習(xi) 。

  該基地技術負責人曾紅鬆說,這幾天上門購買(mai) 小龍蝦苗的養(yang) 殖戶很多,“我們(men) 不僅(jin) 提供高品質蝦苗,還有專(zhuan) 業(ye) 技術服務”。曾紅鬆是武漢市農(nong) 科院水產(chan) 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從(cong) 事小龍蝦養(yang) 殖已有20餘(yu) 年。4年前,他應金華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邀請來到永康推廣稻漁綜合種養(yang) 模式。“這裏政府支持力度大、市場環境好,更重要的是氣候條件十分適合小龍蝦養(yang) 殖。”

  在相關(guan) 部門的支持下,曾紅鬆帶頭實踐稻蝦輪作生態種養(yang) 模式。“小龍蝦一賣完,水稻就種上,一田兩(liang) 用、一水雙收,收成更有保障。”永康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朱新丁解釋,稻蝦輪作對小龍蝦和稻穀都有好處,一方麵,在稻田養(yang) 殖小龍蝦可以使稻穀的一些疾病比如稻飛虱、紋枯病,還有雜草的危害大大降低,增加水稻產(chan) 量;另一方麵,稻穀收割之後留下來的稻樁可以留給小龍蝦食用,大大減少飼料成本。此外,小龍蝦的活動還可以改善稻田的生態環境,甚至種稻穀的時候不需要耕田。

  種糧大戶朱熟良2000多畝(mu) 稻田就在曾紅鬆的基地附近。目前,他有300多畝(mu) 稻田采用了稻蝦輪作生態種養(yang) 模式。“這300多畝(mu) 稻田畝(mu) 均收益增加了1500元以上。”朱熟良高興(xing) 地說,種了20多年糧食,沒想到還能這麽(me) 種。下一步,計劃將稻蝦輪作生態種養(yang) 規模擴展到1000畝(mu) 。

  2023年5月,在永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和武義(yi) 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牽頭下,30餘(yu) 名水產(chan) 養(yang) 殖戶、鄉(xiang) 鎮幹部相聚該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稻漁綜合種養(yang) 示範基地,以現場會(hui) 的形式分享交流稻蝦輪作生態種養(yang) 經驗,推廣稻漁綜合種養(yang) 模式。據了解,2023年以來,永康、武義(yi) 兩(liang) 地稻漁綜合種養(yang) 發展進入快車道。其中,永康市稻漁綜合種養(yang) 麵積新擴4780畝(mu) ,累計達到16850畝(mu) ,畝(mu) 均增收達2500元,武義(yi) 縣稻漁綜合種養(yang) 麵積新擴1750畝(mu) ,累計達到1850畝(mu) ,畝(mu) 均增收達1650元。養(yang) 殖模式均以稻+小龍蝦為(wei) 主,還有稻+鱉、稻+蟹、稻+蛙、稻+蚌等。

  “去年,我們(men) 又有兩(liang) 大創新探索,並且初見成效。”曾紅鬆介紹,其一是為(wei) 了搶占市場先機,選擇了能提前半個(ge) 月收割的早稻品種,達到提前培苗的目的,同時改進培苗技術,首批小龍蝦在今年3月上旬少量上市,3月底批量上市。其二,創新推出“稻—蝦—鱉—鴨生態綜合種養(yang) ”模式,在3月底和6月中旬分兩(liang) 批次套養(yang) 250克—400克重的小鱉,在8月生態放養(yang) “武禽十號”雛鴨,鱉和鴨不僅(jin) 能以脫落的稻穀和淘汰的小蝦為(wei) 食,還會(hui) 吃小福壽螺,能大幅降低福壽螺給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套養(yang) 的鱉、鴨數量均為(wei) 每畝(mu) 15隻左右。別看量不大,收益卻很好。”據了解,該模式下養(yang) 殖的鱉三四個(ge) 月平均增重0.5公斤以上,“武禽十號”肉鴨3個(ge) 月就可以上市,5個(ge) 月口感極佳,售價(jia) 是普通鴨子的4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