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綠色賽道 創新引領發展(走企業,看高質量發展)
步入位於(yu) 陝西西安市的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綠能”)展廳,一個(ge) 燃燒的“太陽”,一個(ge) 藍色的“地球”,相互呼應。
“善用太陽光芒,創造綠能世界。”近10年,隆基綠能累計生產(chan) 光伏產(chan) 品超205吉瓦,相當於(yu) 9個(ge) 三峽電站的裝機量。2022年,隆基綠能單晶矽片、組件出貨量均居全球前列,全年營收破千億(yi) 元。
從(cong) 單晶矽片、電池組件,到地麵光伏、分布式光伏,再到“綠電+綠氫”,作為(wei) 一家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綠能持續投入光伏產(chan) 業(ye) ,深耕綠色賽道。
近日,記者走進隆基綠能,探訪發展現狀。
加大研發投入,刷新世界紀錄——
創新,向高處攀
27.09%!
2023年12月,隆基綠能刷新單結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這是繼2022年創造26.81%的世界紀錄後,隆基綠能再一次實現突破。
提到這項最新世界紀錄,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說:“我們(men) 希望每一寸、每一點太陽光,都能被最大化利用。”
“0.28個(ge) 百分點,有那麽(me) 重要嗎?”
太陽普照大地,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能源。但它也有“缺點”——能量密度較低。提高電池轉化效率,意味著吸收同樣的光,能發出更多電,從(cong) 而攤薄成本。
這場收集陽光的“科技競逐”意義(yi) 重大——
十幾年前,光伏電池主流轉換效率為(wei) 13%—14%。隨著技術進步,如今這項指標已達23%—25%。以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240吉瓦計算,轉換效率提升0.01個(ge) 百分點,每年就可多發電1.4億(yi) 千瓦時;在20%轉換效率的基礎之上,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可以為(wei) 下遊電站節約5%以上的成本。
在另一條技術路線中,隆基綠能還打破了晶矽—鈣鈦礦疊層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達到33.9%。
在單結晶矽電池、晶矽—鈣鈦礦疊層電池兩(liang) 大賽道,隆基綠能的太陽能電池效率走在前列。李振國介紹,通過研發技術、持續創新,隆基綠能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升級作出積極貢獻——
2013年—2014年,將金剛線切片技術導入規模量產(chan) ,每年可為(wei)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節省矽料30%;
2013年,攻克RCZ(多次加料直拉法)單晶生長技術產(chan) 業(ye) 化難題並大規模應用,助力行業(ye) 步入單晶時代;
2017年,研發出晶矽太陽能電池LIR(光致再生)技術,向行業(ye) 公開技術專(zhuan) 利;
近日,隆基綠能製造出高柔韌性、高功率重量比的晶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其中,57微米厚的一款電池比A4紙還薄;
…………
屢次刷新世界紀錄,不斷引領產(chan) 業(ye) 進步,秘訣何在?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道出了“寬研窄投”的訣竅。
“‘寬研’,即布局不同具有潛力的技術路線和產(chan) 業(ye) 領域,以保證企業(ye) 能有足夠的信息來研判;‘窄投’,即挑出‘種子選手’,集中精力把優(you) 選技術投入量產(chan) 。”鍾寶申說,隆基綠能每年會(hui) 將銷售收入的5%—7%投入研發創新,“過去5年,投入已超過180億(yi) 元。”
勠力創新,步履不停。如今的隆基綠能,已瞄準下一代BC(背接觸)電池技術。“它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發電能力更強。但目前成本還比較高,因此被稱為(wei) ‘光伏產(chan) 品裏的奢侈品’。”鍾寶申說,隆基綠能的目標就是讓這件“奢侈品”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
打造先進的工廠網絡,致力“零碳光伏”——
智造,向深處進
研發隻是第一步,讓新技術邁出實驗室、走上生產(chan) 線,同樣重要。
走進隆基綠能西安電池工廠,1.7萬(wan) 平方米的無塵車間寬敞明亮,自動搬運車搭載著一架架薄薄的矽片往來穿梭。清洗、擴散、圖形化、鍍膜、測試……生產(chan) 線上,機械臂靈活移動,各個(ge) 環節都是全自動化操作。
“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陽能電池片下線。”隆基綠能電池製造中心總裁常鵬飛說。
與(yu) 西安同步,位於(yu) 浙江的隆基綠能嘉興(xing) 基地,也是一派忙碌場景。
2023年12月,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一批全球領先的製造業(ye) 工廠名單,21座工廠榜上有名。隆基綠能嘉興(xing) 基地成功入選。
“世界經濟論壇這份名單上的先進工廠,代表全球製造業(ye) 在智能化和數字化應用領域的最高水平。”在隆基綠能組件製造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胡智鋒看來,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助力光伏行業(ye) 從(cong) “製造”向“智造”加速躍遷。
嘉興(xing) 基地正忙碌生產(chan) 的,是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防積灰高效光伏組件。
“我們(men) 把最新的產(chan) 品,拿到先進工廠生產(chan) 。”隆基綠能組件製造中心數字化專(zhuan) 家尤永科介紹,憑靠多項數字化技術賦能,產(chan) 品的交付周期較2021年壓縮了84%,單位能耗降低了20%。
亮眼成績背後,離不開全行業(ye) 首創的實時人工智能精準追溯技術。
以電池片的隱裂為(wei) 例。它用肉眼極難察覺,當電池片組成成品,若在終檢環節才發現問題,整個(ge) 成品就要報廢。而傳(chuan) 統條碼追溯不適用、虛擬碼追溯準確率低,一直是困擾光伏組件生產(chan) 的行業(ye) 難題。
“如今,我們(men) 能快速、精準鎖定‘異常環節’。”胡智鋒說,導入該技術後,每18秒可完成12個(ge) 電池串72個(ge) 電池片異常及來源機台的識別,“以前隻能‘被動追溯’,現在可以提前預警、及時糾正。”
“我們(men) 計劃用兩(liang) 年時間,將其拓展到國內(nei) 16個(ge) 組件生產(chan) 端製造基地,打造一個(ge) 先進的工廠網絡。”胡智鋒信心滿滿。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瞄準智能化也聚焦綠色化。
用綠電,造光伏。2021年,在雲(yun) 南保山市的生產(chan) 基地,隆基綠能布局首個(ge) “零碳工廠”,旨在“用清潔能源製造清潔能源”。隆基綠能樹立了一個(ge) 目標:到2028年前,實現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生產(chan) 及運營所需電力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道阻且長,我們(men) 將繼續推動光伏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鍾寶申說。
拓展應用場景,瞄準未來賽道——
布局,向廣處行
屋外使用光伏幕牆,屋頂鋪設深藍色光伏板,屋裏大屏幕上顯示著當天的發電量……隆基綠能總部園區有這樣一座“光伏小屋”。
“未來,每一座建築都可能會(hui) 發電!”談及眼前這個(ge) 光伏建築一體(ti) 化產(chan) 品(BIPV),隆基綠能BIPV業(ye) 務大區負責人賈曉文說道。
拾級而上,登上“會(hui) 發電的屋頂”,雙腳可以直接踩踏。賈曉文告訴記者,按目前的光照條件估算,一個(ge) 標準的單層工業(ye) 廠房,使用屋頂BIPV產(chan) 品,15年內(nei) ,發電量就能把廠房的建設成本收回來。
“小屋頂”藏著“大考量”——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光伏正深度融入建築、交通、工業(ye) 等領域。要“用好每一寸陽光”,就需要通過創新應用模式,推動能源轉型、綠色升級。
大洋世家優(you) 品園區,位於(yu) 浙江舟山市海邊,屋頂選用的便是BIPV產(chan) 品。
“隻要陽光灑下來,就會(hui) 源源不斷產(chan) 生清潔電力。”賈曉文告訴記者,園區總裝機容量8.93兆瓦,年均發電量892.3萬(wan) 千瓦時,25年可發電量22308萬(wan) 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2萬(wan) 噸。
去年,“杜蘇芮”“卡努”兩(liang) 場台風過後,屋頂完好無損。目前,隆基綠能已具備1吉瓦以上的BIPV量產(chan) 能力;2024年,隆基綠能的目標是把BIPV業(ye) 務做到100億(yi) 元規模。
北京工人體(ti) 育場、海南樂(le) 東(dong) 電廠、博鼇亞(ya) 洲論壇永久會(hui) 址……越來越多建築牽手BIPV,謀求綠色低碳轉型。在工業(ye) 領域,隆基綠能正著眼布局“綠氫”賽道。
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生產(chan) 綠氫項目。在這裏,50多萬(wan) 塊光伏板產(chan) 出的綠電製成綠氫,通過管道運往煉化企業(ye) ,用於(yu) 替代煉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氣製氫,實現煉油產(chan) 品綠色化。
“該項目可年產(chan) 綠氫2萬(wan) 噸,我們(men) 為(wei) 其提供了核心設備。”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馬軍(jun) 介紹,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電解槽供應商,隆基氫能參與(yu) 了氫煉化、氫化工、氫冶金等領域的諸多項目,為(wei) 減碳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men) 為(wei) 世界提供綠色能源,也致力於(yu) 推動能源生產(chan) 過程‘更加綠色’,以企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李振國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