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產業園讓鄉村長出“金菜葉”
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星耀鎮永合村建起了京蒙產(chan) 業(ye) 園,引進企業(ye) 時,村民張曉敏怎麽(me) 也想不通,這南瓜秧上還能長西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了合作社。
沒想到一年下來,收入翻了好幾倍,看著一個(ge) 個(ge) 長勢喜人像葫蘆一樣吊著生長的小西瓜,她終於(yu) 把懸著的心放到了肚子裏,逢人就講種西瓜的好處。“俺家種了20多年的西瓜,從(cong) 來都是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現如今,加入了合作社,有北京來的專(zhuan) 家給俺們(men) 提供技術輔導,還有北京的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對俺村種植的西瓜點對點訂單式采購,種出的不愁賣!今年村裏好多人家都買(mai) 上了小汽車。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啦!”她高興(xing) 地說。
幾年前大家可真是笑不出來。彼時,星耀鎮還是一個(ge) 靠天吃飯的窮鄉(xiang) 鎮。這裏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基礎設施薄弱,生產(chan) 技術落後且運輸成本較高。風沙、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忽高忽低,加上病蟲害侵擾,村民的生活水平始終徘徊不前。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必振興(xing) 。2018年以來,隨著京蒙協作從(cong) “輸血式幫扶”的1.0時代駛入“造血式協作”的2.0時代,正鑲白旗緊抓京蒙幫扶協作契機,找準產(chan) 業(ye) 扶貧新路子,籌建正鑲白旗京蒙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產(chan) 業(ye) 園。在產(chan) 業(ye) 發展的道路上,立足區位優(you) 勢,先後引進北京多家西瓜種植企業(ye) ,讓全國知名的“大興(xing) 西瓜”穩穩落戶在大草原。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上,正鑲白旗利用地域特有資源稟賦,牢牢立足生態、緊緊圍繞生態,找到突破口,積極探索發展綠色蔬菜設施農(nong) 業(ye) ,闖出了一條極具地方特色的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讓窮鄉(xiang) 村裏長出了“金菜葉”。
2022年,該旗利用京蒙協作資金2500萬(wan) 元在龍王廟村建起了一座占地麵積300畝(mu) 的“四季生態農(nong) 場”。農(nong) 場負責人董旭鵬在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下,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帶領村民一起積極學習(xi) 種植技術,利用溫室大棚和草原天然肥料優(you) 勢,一年四季產(chan) 出近30種農(nong) 產(chan) 品,有機蔬果已經遠銷到了10多個(ge) 省區。
“現今,當地的村民變身成為(wei) 產(chan) 業(ye) 工人,實現了在家門口打卡上班,年收入可達6萬(wan) 多元。生態農(nong) 場同時還可以實現鄉(xiang) 村休閑旅遊,去年吸引了不少遊客。”董旭鵬說。
如今,正鑲白旗的發展就如栽下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2018年以來,引進北京李家巷西瓜產(chan) 銷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北京鑫萊盛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伍各莊益農(nong) 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北京格林福德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9家農(nong) 業(ye) 企業(ye) ,整合流轉土地近5000畝(mu) ,企業(ye) 累計投入資金6600萬(wan) 元,建設、改造農(nong) 業(ye) 大棚2320座,同時正鑲白旗投入資金2700萬(wan) 元,完善園區內(nei) 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為(wei) 園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產(chan) 業(ye) 園區以西瓜、南瓜、甘薯、葉類蔬菜以及集約化育苗的種植銷售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規劃建設“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三個(ge) 層次的整體(ti) 結構,2022年園區內(nei) 瓜菜薯產(chan) 量達1600萬(wan) 公斤,實現年純收入2200萬(wan) 元,2023年實現純收入2800多萬(wan) 元。(記者 巴依斯古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