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急難愁盼,增進民生福祉(現場評論)
上午9點58分,在河北省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外,筆者看到一輛載滿蔬菜的冷鏈大貨車。司機張磊介紹:“10點發車,12點到北京,超市下午把菜分發到網點,晚上就能上餐桌。冷鏈在我這兒(er) 不能‘掉鏈子’。”說完,張磊一腳油門,貨車在106國道上遠去。
筆者轉身走進合作社,菜農(nong) 韓鳳雲(yun) 正在算賬。固安大棚裏的菜,一般都是清晨摘下,曆經清洗、消毒、切配、打包等規範工序,成為(wei) 進京的淨菜。相較於(yu) 未經處理的“毛菜”,淨菜新鮮、幹淨、品質高,既豐(feng) 富了北京市民的“菜籃子”,也讓當地群眾(zhong) 鼓起了“錢袋子”。韓鳳雲(yun) 掰著手指說:“三畝(mu) 地,兩(liang) 個(ge) 棚,一年收入不止五六萬(wan) !”
農(nong) 民種菜不愁賣,淨菜加工靠企業(ye) ,物流運輸保暢通,商超直采銷路穩……“淨菜進京”,依托的是配套產(chan) 業(ye) 、交通保暢、市場供應等。打通各個(ge) 環節,有賴於(yu) 多地多部門協作配合。這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說明,協同發展,孕育的是新空間,造福的是老百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ti) 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十年來,變化實實在在,群眾(zhong) 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交通網絡暢通便捷,“軌道上的京津冀”為(wei) 生活提速提質;教育資源“跨省過河”,京津200多所中小學幼兒(er) 園與(yu) 河北開展辦學合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三地分批推出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多個(ge) 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京津冀攜手同行,緊盯急難愁盼問題,打造民生福祉一張網,不斷譜寫(xie) 協同發展惠民生的新篇章。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wei) 本。”過去,京津冀在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麵存在較大差異,人們(men) 普遍關(guan) 心優(you) 質資源共享問題。怎樣更好利民?解好為(wei) 民利民的“方程式”,必須直麵多元變量,協同發力、一體(ti) 施策。比如,為(wei) 實現醫療資源共享,三地全麵取消異地就醫備案,50項臨(lin) 床檢驗結果在京津冀685家醫療機構實現互認,京津冀5600餘(yu) 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眼下,協同發展戰略不斷釋放“協同紅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zhong) 。
協同發展為(wei) 了人民、造福人民,關(guan) 鍵還要根植人民、依靠人民。透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踐,能看到各行各業(ye) 勞動者奮進的姿態。他們(men) 是紮根雄安新區創業(ye) 的企業(ye) 家,是奔忙在社區為(wei) 鄰裏服務的誌願者,是一個(ge) 個(ge) 重大項目的建設者,是為(wei) 良好營商環境保駕護航的服務者……在京畿熱土上,無數有力的手相握,無數滾燙的心相依,匯聚成澎湃的正能量。有太多這樣的人、這樣的故事,給了我們(men) 信心和底氣:把握千載難逢的機會(hui) ,埋頭苦幹、敢闖敢拚,就能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脈動更強勁。
眾(zhong) 力並則萬(wan) 鈞舉(ju) ,人心齊則泰山移。今天的京畿大地,協同發展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京津冀更加緊密地攜起手來,匯聚綜合優(you) 勢、加強協調配合,同心協力、實幹作為(wei) ,讓發展更協調、民心更凝聚,必能不斷邁上發展新台階、成就發展新境界。
(作者為(wei) 本報評論部編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