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數字”解讀2024年安徽省委一號文件
人民網合肥3月20日電(胡雨鬆)近日,《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學習(xi) 運用“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為(wei) “《意見》”)正式公布,作為(wei) 2024年安徽省委第一號文件,《意見》主要包括9個(ge) 部分34條,從(cong) 加快建設“千億(yi) 斤江淮糧倉(cang) ”、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壯大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深入實施“千村引領、萬(wan) 村升級”工程、加強和改進鄉(xiang) 村治理、持續深化農(nong) 村改革、加強黨(dang) 對“三農(nong) ”工作的全麵領導等八個(ge) 方麵對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工作進行部署。
3月20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對《意見》進行詳細解讀。會(hui) 上,安徽省委農(nong) 辦主任、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汪學軍(jun) 用“一個(ge) 目標、兩(liang) 條底線、三項重點、雙輪驅動”對一號文件內(nei) 容進行概括。
一個(ge) 目標——建設高質高效的農(nong) 業(ye) 強省
文件提出,把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作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以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為(wei) 引領,堅定不移走好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發展、城鄉(xiang) 融合、文化興(xing) 盛、鄉(xiang) 村善治、共同富裕等“六個(ge) 之路”,勇當新時代深化農(nong) 村改革的排頭兵,勇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jun) ,勇當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的先行省,在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上走在前列。
兩(liang) 條底線——確保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在確保糧食安全方麵,重點是加快建設“千億(yi) 斤江淮糧倉(cang) ”,著力提單產(chan) 、穩麵積、減損耗,多種糧、種好糧,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確保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麵積分別不低於(yu) 8115萬(wan) 畝(mu) 、7143.56萬(wan) 畝(mu) ,確保糧食播種麵積1億(yi) 畝(mu) 以上、產(chan) 量830億(yi) 斤以上,其中,優(you) 質專(zhuan) 用水稻、小麥種植麵積占比超80%。
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方麵,重點是落實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製,持續加強產(chan) 業(ye) 和就業(ye) 幫扶,加大對重點地區幫扶支持力度,著力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
三項重點——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
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重點是堅持種養(yang) 一塊抓、糧肉一塊抓、頭尾一塊抓,實施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工程,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重要的“大糧倉(cang) 、大肉庫、大廚房”,把農(nong) 業(ye) 建成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文件提出,加快打造千億(yi) 級肉牛產(chan) 業(ye) ,推進“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xing) 計劃,落實支持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10條政策,力爭(zheng) 肉牛飼養(yang) 量達200萬(wan) 頭。做大做強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支持區域性預冷烘幹、儲(chu) 藏保鮮、鮮切包裝等初加工設施建設,新增產(chan) 值超50億(yi) 元加工園區3家、產(chan) 值超10億(yi) 元龍頭企業(ye) 5家,十大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1.3萬(wan) 億(yi) 元。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農(nong)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
在鄉(xiang) 村建設方麵,重點是以農(nong) 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為(wei) 目標,深入實施“千村引領、萬(wan) 村升級”工程,打造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在鄉(xiang) 村治理方麵,重點是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完善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讓農(nong) 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
雙輪驅動——科技和改革
在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方麵,重點是提升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水平,強化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對接,加快形成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繼續開展基層農(nong) 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yang) ,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推進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大力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新建數字農(nong) 業(ye) 工廠(農(nong) 場、牧場、漁場)100個(ge) 。
在深化農(nong) 村改革方麵,重點是牢牢把住處理好農(nong) 民和土地關(guan) 係這條主線,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健全現代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家庭農(nong) 場發展到32萬(wan) 個(ge) ,農(nong) 民合作社穩定在11.5萬(wan) 個(ge) 左右,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主體(ti) 達3.9萬(wan) 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聯合體(ti) 達2000個(g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