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傳統商圈升級改造“軟硬兼施”

發布時間:2024-03-25 16:58: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傳(chuan) 統商圈升級改造“軟硬兼施”

  本報訊(記者 馬婧)城市更新中,如何讓傳(chuan) 統商圈煥發青春?市商務局發布《北京市傳(chuan) 統商業(ye) 設施更新導則》,本市商圈更新將根據商圈規劃層級、功能定位、資源稟賦等因素,結合自身優(you) 勢和人文特色、市場需求,實現四級商圈體(ti) 係差異化發展。《導則》明確,商業(ye) 項目改造要增加無障礙設施,商圈升級要打通交通微循環。

  2022年,本市啟動新一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將城市更新與(yu)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相結合,助力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此次《導則》從(cong) 拓展國際知名度、加強商業(ye) 活躍度、提高交通通達度、提高消費舒適度等維度,提出了傳(chuan) 統商圈和傳(chuan) 統商業(ye) 設施的更新目標。

  目前,本市正加快構建國際消費體(ti) 驗區、城市消費中心、地區活力消費圈和社區便民生活圈四級商圈體(ti) 係。《導則》明確,國際消費體(ti) 驗區以麵向全球、輻射全國、引領京津冀為(wei) 目標,服務國際和國內(nei) 消費人群,建設成為(wei) 承載首都多樣國際交往功能的聚集地和引領城市高位發展的新引擎。城市消費中心重點麵向全市及京津冀城市群消費人群,建設成為(wei) 具有突出商業(ye) 實力、特色消費活力和廣泛影響力的城市消費新地標。地區活力消費圈重點麵向地區消費人群,依托15至30分鍾慢行範圍均衡打造公共活力中心。社區便民生活圈重點麵向社區居民,以5至15分鍾步行服務範圍實現全市城鎮社區級商圈全覆蓋。

  在未來的商圈改造中,鼓勵商業(ye) 與(yu) 旅遊、文化、體(ti) 育等功能融合發展,在商圈內(nei) 增添博物館、書(shu) 店、影院、體(ti) 育、演藝等設施,結合濱水空間、曆史文化保護區一體(ti) 化推動商圈更新。

  優(you) 化交通網絡方麵,《導則》提出,完善道路分級,打通商圈交通微循環,提高交通通行連續性,加強商圈和軌道交通、公交站點的銜接,注重慢行接駁,引導人群低碳出行,打造“軌道+公交+慢行”的低碳交通體(ti) 係。鼓勵采用地下停車、立體(ti) 式停車等方式集約用地,鼓勵設置分時段共享停車設施。

  當前,一批存量商業(ye) 設施正進行改造升級。《導則》明確,在商業(ye) 設施改造過程中,應提升建築運行和維護的綠色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場地自然資源條件,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以及通過熱泵等先進技術獲取自然環境的能量,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應造成對環境和原生態係統的破壞以及對自然資源的汙染。

  《導則》還提到,應對商業(ye) 設施內(nei) 主要商業(ye) 功能空間進行無障礙專(zhuan) 項設計,包括無障礙購物、無障礙器具使用、無障礙影視觀覽、無障礙就餐休閑、無障礙社交互動、無障礙家庭活動、無障礙消費支付等。建築入口、過道、平台、門、門廳、樓梯、電梯、公共衛生間、輪椅席等位置應依據建築性能配有相關(guan) 無障礙設施,通過無障礙通行設施連接,形成連貫的無障礙通行流線,並在無障礙出入口處設置無障礙服務設施位置示意圖。

  今年,北京將全麵啟動建設王府井-西單-前門、CBD-三裏屯、環球影城-大運河、麗(li) 澤-首都商務新區4個(ge) 國際消費體(ti) 驗區,完成15個(ge) 商圈的改造升級任務。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