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懷柔500多米長城找到“身份證” 萬曆年間長城碑現身大榛峪段

發布時間:2024-03-26 10:17: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懷柔500多米長城找到“身份證”

  懷柔段長城上又有新發現。上周,渤海鎮大榛峪村長城專(zhuan) 職保護員在大榛峪段長城上巡護時,在一堆倒塌的城磚下發現了一塊萬(wan) 曆年間的長城碑,碑文記錄了此段長城的建成時間、修築範圍、施工責任人等信息,碑文中記載的石匠、磚窯匠等具體(ti) 工種施工負責人及人數等信息,工種之詳細、人數之多,較為(wei) 少見。

  3月18日,長城專(zhuan) 職保護員王桂江、賈連城在大榛峪段長城上巡護,走到一處已經倒塌的牆體(ti) 前時,發現倒塌後堆積在馬道上的城磚下,露出一塊特別的石頭的一角。二人隨即當場對城磚進行了清理,發現埋在下麵的是一塊石碑,正麵朝下。翻過來,碑麵刻有清晰的文字。按照保護員的職責要求,二人立即聯係了鎮政府相關(guan) 負責人和懷柔區文物管理所,上報了這一最新發現。

  21日一早,記者跟隨懷柔區文旅局、懷柔區文物管理所相關(guan) 負責人來到大榛峪段長城。從(cong) 山腳下花了約40分鍾爬上長城,又在長城上爬行了20分鍾左右,來到發現石碑的位置。這塊石碑碑身完整、做工精美,不僅(jin) 字跡工整,四周還刻有纏枝花紋。

  經過測量,這塊青石材質的城工碑長約60厘米,寬約40厘米,厚約20厘米。據初步辨認,碑文中寫(xie) 著“萬(wan) 曆七年秋防分修邊城二段共長一百六十七丈……”等字樣。

  碑文內(nei) 容可以歸納為(wei) 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工程的整體(ti) 情況,包括建成時間、長度、起止位置等。如是萬(wan) 曆七年即1579年秋天完工的,分兩(liang) 段,總長度167丈,約550多米。第二部分介紹了修建軍(jun) 隊的名稱及負責人,如“忠順營”“領昌鎮”“右軍(jun) 營遊擊將軍(jun) 兼都指揮僉(qian) 事”;第三部分介紹了修建人員的具體(ti) 工種及人數等。如石匠一共55人,領頭的是周彥保;磚窯匠12人,領頭的是孫廷義(yi) 。“在以往發現的城工碑中,對石匠、磚窯匠、邊匠的記載較少,這塊碑不但詳細記載了這些工種,連人數都做了記錄,十分少見。”懷柔區文物管理所副所長王宇說。

  “這塊碑原來應該鑲嵌在牆體(ti) 上,牆倒塌後,碑掉了下來,有字的一麵朝下埋在城磚中,所以碑麵上的字跡得以完整、清晰地保存下來。”王宇介紹,“城工碑顧名思義(yi) ,是用來記錄長城的修建人、修建年代等工程信息的,算是這段長城的‘身份證’。”接下來,懷柔區文物管理所將組織人員將這塊城工碑搬運下山,並邀請長城專(zhuan) 家進行拓印,以準確辨認碑文內(nei) 容,同時開展進一步分析研究。

  城工碑通常會(hui) 在一個(ge) 工程標段的起點和終點各放一塊,是兩(liang) 個(ge) 標段的分界線。“我們(men) 天天在上麵走就發現,基本上一個(ge) 工程段的箭孔磚長一個(ge) 樣。箭孔磚變了,城牆的施工質量和工藝也跟著變,說明幹活的人換了。”保護員賈連城告訴記者。這塊城工碑鑲嵌在垛口牆內(nei) 側(ce) ,就在附近,在城牆外側(ce) 的牆體(ti) 上,還有一塊石碑保持原狀鑲嵌在條石中間,應該跟這塊城工碑是一對。後續,懷柔區文物管理所會(hui) 邀請專(zhuan) 家進行實地調查分析。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長城專(zhuan) 職保護員隊伍上崗,以及長城搶險加固、修繕等項目的實施,懷柔區文物管理所收集、整理了大量長城碑刻,為(wei) 長城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本報記者 張佳琪 通訊員 韓軒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