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糾紛從“解決得了”到“解決得好”

發布時間:2024-03-26 16:50: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讓糾紛從(cong) “解決(jue) 得了”到“解決(jue) 得好”

  “總對總”擴大多元解紛“朋友圈”

  讓糾紛從(cong) “解決(jue) 得了”到“解決(jue) 得好”

  商品買(mai) 賣過程中出現糾紛怎麽(me) 辦,業(ye) 主與(yu) 物業(ye) 公司發生矛盾如何處理……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遇到的矛盾糾紛專(zhuan) 業(ye) 性很強。

  為(wei) 更好化解專(zhuan) 業(ye) 性矛盾糾紛,2020年最高法組織開展“總對總”工作。“這裏的‘總’是指最高法與(yu) 有關(guan) 中央單位,兩(liang) 者打通合作渠道後,自上而下推動建起多元解紛機製。”省法院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總對總”機製能夠有效協同化解本領域、本係統的行業(ye) 性專(zhuan) 業(ye) 性矛盾糾紛,將各單位分散的調解資源進行最大限度集約,並集成在人民法院調解平台上。

  據了解,這一過程中,最高法與(yu) 各合作單位聯合下發矛盾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文件,各地法院普遍聯合相關(guan) 部門製定落地文件,推動多元解紛更加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科學化。

  這種新探索在河北省開展情況如何?

  2月27日,省法院召開全省“總對總”工作座談會(hui) ,邀請省委宣傳(chuan) 部、省委政法委、省發改委、省總工會(hui) 等21家單位共商多元解紛的新路徑新方式。

  據了解,截至目前,省法院的合作單位已從(cong) 最初的3家發展到12家,“總對總”調解組織、調解人員分別發展到465家、2039名,訴源治理“朋友圈”輻射麵持續擴大。

  調解隊伍的不斷壯大,帶來的是解紛能力和調解質效持續提升。從(cong) 省法院“冀時調”平台統計數據來看,2023年全省行業(ye) 性專(zhuan) 業(ye) 性調解力量共調解案件70849件,調解成功率91.18%。

  “總對總”機製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秘訣在哪裏?

  將更多行業(ye) 性專(zhuan) 業(ye) 性力量吸納進解紛隊伍,凝聚起高效解紛合力。省市場監管局引導全省知識產(chan) 權糾紛調解組織和調解員入駐“冀時調”平台,快速梳理法院委派的案件,根據案件涉及的技術類型,分配給具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和辦案經驗的調解員,及時高效化解糾紛。2023年,全省知識產(chan) 權糾紛人民調解案件平均辦案周期17.5天,線上調解比例達到88.3%。

  將多元解紛的觸角向基層延伸,推動調解組織下沉、調解服務下移。省總工會(hui) 推動全省11個(ge) 設區市和149個(ge) 縣級工會(hui) 組織和法院建立了訴調對接機製,工會(hui) 係統390名調解員、縣級及以上總工會(hui) 全部入駐“冀時調”平台,開展全流程在線調解、在線申請司法確認或出具調解書(shu) 等訴調對接工作。此外,省知識產(chan) 權局、省人社廳“總對總”調解資源也基本實現省、市、縣三級法院全覆蓋。

  從(cong) 平台搭建到實質解紛、從(cong) 糾紛“解決(jue) 得了”到糾紛“解決(jue) 得好”,為(wei) 了讓“總對總”機製發揮更大效能,各合作單位在實踐中進行了積極探索。

  開展解紛平台對接工作,讓訴調對接渠道更加暢通。去年7月,省發改委推動價(jia) 格認定業(ye) 務平台與(yu) “冀時調”平台實現跨部門對接,兩(liang) 部門調解事項網上協同,調解數據網上流轉,實現數據共享和業(ye) 務協調,價(jia) 格爭(zheng) 議糾紛調解工作邁進數字化發展“快車道”。2023年全省通過“冀時調”平台調解價(jia) 格爭(zheng) 議糾紛事項7274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1%,無論是調解量還是成功率都實現了新的突破。

  深挖重點領域糾紛發生原因,增強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精準性。省人社廳利用“互聯網+調解”平台和仲裁辦案係統,每月統計梳理調解仲裁案件情況,分析研判爭(zheng) 議形勢,聚焦房地產(chan) 、互聯網、建築業(ye) 、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ye) 等行業(ye) 及生產(chan) 經營困難的企業(ye) ,定期開展矛盾糾紛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工作,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階段。

  此外,省法院通過“示範判決(jue) +專(zhuan) 業(ye) 調解”相結合的方式,讓公眾(zhong) 可預判同類糾紛的結果走向,減少衍生案件出現,達到“四兩(liang) 撥千斤”的效果,特別是在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房地產(chan) 、物業(ye) 和金融證券等易發生群體(ti) 性糾紛的領域,取得了較好的社會(hui) 效果。

  “我們(men) 將繼續全麵深化對接,推進‘總對總’對接機製實現市級全覆蓋並向縣級延伸,讓越來越多的單位和組織參與(yu) 到多元解紛工作中。”省法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全省法院將“點對點”做好同級合作單位的對接服務工作,把“總對總”調解資源用足用好。(記者桑珊、袁錚)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