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發布時間:2024-03-26 16: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京津冀三地同心協力,不僅(jin) 交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亮眼答卷,也構建了創新驅動、綠色發展、開放合作、共享互惠的協同體(ti) 係,成為(wei) 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2023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強抓機遇、應挑戰、化危機、育先機的能力,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更加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這是黨(dang) 中央賦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使命、新責任,必須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動,更加有力有效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努力強化五個(ge) 方麵的先行示範建設。

  一是加快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鞏固超大城市治理示範。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推進內(nei) 部功能重組和向外疏解轉移,創新開展城市更新工作,不斷健全超大城市治理體(ti) 係。加快編製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強化區域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統籌指引,建設環京周邊地區“通勤圈”,京津雄“功能圈”和節點城市“產(chan) 業(ye) 圈”。充分發揮北京“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北京“新兩(liang) 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紮實建設通州區與(yu) 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促進毗鄰地區深度融合發展。

  二是深化建設創新共同體(ti) ,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示範。增強北京創新輻射效應,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中關(guan) 村合作園區為(wei) 抓手,打造新型區域創新網絡。統籌科技—產(chan) 業(ye) 供需兩(liang) 端,雙向貫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加大布局成果孵化與(yu) 中試基地等平台,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nei) 轉化效率。用好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優(you) 勢,賦能津冀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合力打造“京津冀一體(ti) 化智造”新生態。抓好“六鏈五群”落地,一體(ti) 化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提升京津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世界領先的未來產(chan) 業(ye) 策源高地。

  三是統籌建設生態共同體(ti) ,打造綠色低碳先行示範。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資源,持續加強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建設,建設美麗(li) 中國先行區。下好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綠色變革一盤棋,持續踐行“兩(liang) 山”理論,探索一體(ti) 化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鞏固全過程汙染防治體(ti) 係,織密跨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一張網。把京津冀及周邊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和可再生能源轉化為(wei) 綠色發展資源,引領能源低碳轉型,提升能源安全韌性。

  四是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爭(zheng) 當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示範。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作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的重要方向,全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刻領會(hu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加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建設,壯大文化產(chan) 業(ye) ,促進文化消費。立足京津冀底蘊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資源,全麵加強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統籌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建設。以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為(wei) 先行示範,推進文商旅體(ti) 融合發展。

  五是推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實現共同富裕發展示範。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構建高質量就業(ye) 創業(ye) 體(ti) 係。加快構建跨區域高水平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推動三地養(yang) 老全方位協同。構建優(you) 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體(ti) 係,全麵推進教育創新發展。不斷優(you) 化醫療資源配置,逐步實現區域內(nei) 醫療資源均衡化發展。構建統一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完善社會(hui) 保險體(ti) 係、住房保障體(ti) 係、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等,讓京津冀地區民眾(zhong) 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為(wei) 北京市協同發展服務促進會(hui) 秘書(shu) 長,本報記者王昊男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5日 18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