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如何理解“5%左右”的“穩”與“進”

發布時間:2024-03-27 10:2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要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振全社會(hui) 發展信心,黨(dang) 員幹部首先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幹。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把各方麵的幹勁帶起來。”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左右——這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

  為(wei) 什麽(me) 是“5%左右”?實現這一目標,我們(men) 具備哪些有利條件,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把握好這些問題,有助於(yu) 我們(men) 更好認識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和邏輯,有利於(yu) 我們(men) 更好理解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和趨勢,有利於(yu) 我們(men) 進一步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和底氣。

  (一)

  “5%左右”,是一個(ge) 行穩致遠的目標。

  行穩致遠,就是要保持定力、穩紮穩打、堅守底線、著眼長遠,推動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確定“關(guan) 鍵一年”的“關(guan) 鍵目標”,至關(guan) 重要。

  “5%左右”的增長目標,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在綜合平衡基礎上經過科學論證提出的,是一個(ge) 具有很強預期性、指導性、引導性的合理目標,體(ti) 現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要求。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2024年經濟工作的總體(ti) 要求和政策取向,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為(wei) 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麵對國際國內(nei) 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隻有穩住大方向、穩住方針政策、穩住戰略部署,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該立的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在立的基礎上堅決(jue) 破,才能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堅持穩中求進,就要統籌速度與(yu) 質量,行穩致遠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新時代的硬道理。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沒有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將不可持續。同樣,沒有一定的速度,擴大就業(ye) 、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就失去了物質基礎,質的有效提升也無從(cong) 談起。今年,高校畢業(ye) 生預計超過1170萬(wan) 人,就業(ye) 壓力依然存在,完成“1200萬(wan) 人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ye) 目標,要求經濟增速保持5%左右。反過來看,今年實現“5%左右”的增長,擴大就業(ye) 、提高收入就有了堅實基礎,中國經濟就能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行穩致遠。

  堅持穩中求進,就要立足當前和長遠,一步一個(ge) 腳印地逐步實現我們(men) 的既定目標。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藍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放在中國式現代化全局中看,“5%左右”的增長目標是與(yu) 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的。保持合理增速,一年接著一年幹,有利於(yu) 我們(men) 向著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宏偉(wei) 目標穩步前行。

  堅持穩中求進,就要兼顧需要和可能,從(cong) 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客觀實際出發作出理性決(jue) 策。我國經濟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趨勢性向好的態勢,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20年至2022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4.5%左右,明顯高於(yu) 世界平均水平;2023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2%,領跑全球主要經濟體(ti) ,增速連續名列前茅……這些年,中國經濟體(ti) 量穩居全球第二,形成了良好穩固的基本麵,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依然有5%至5.5%,經濟穩定增長有內(nei) 在支撐。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dong) 生說,5%左右的增速目標穩健可行,向市場和企業(ye) 家傳(chuan) 遞出積極信號。2024年,盡管中國經濟仍麵臨(lin) 一些困難挑戰,但隨著疫情“疤痕效應”減弱、相關(guan) 風險隱患化解、有利因素累積增多、政策效應持續疊加,經濟有望加快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5%左右”有望在經濟持續穩定恢複中實現。

  (二)

  “5%左右”,是一個(ge) 求真務實的目標。

  求真務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

  穩中求進,穩是大局和基礎,進是方向和動力。不穩無法進,不進難以穩。這個(ge) 穩,是主動的穩、積極的穩、進取的穩,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向好態勢。這個(ge) 進,是穩紮穩打的進、擔當作為(wei) 的進、狠抓落實的進,特別是要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5%左右”,體(ti) 現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要求,符合國情、順應規律,有科學依據,有強大支撐,有現實條件。

  從(cong) 需求側(ce) 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依然有著充足動力。

  消費潛力大。“國貨潮品”備受青睞,冰雪經濟火熱“出圈”,“消費促進年”活動精彩紛呈……今日之中國,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23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7萬(wan) 億(yi) 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拉動經濟增長4.3個(ge) 百分點。我國擁有14億(yi) 多人口、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消費提質擴容潛力巨大:經濟恢複、就業(ye) 改善、居民收入增長,將支撐消費能力持續提升;網絡技術、雲(yun) 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yu) 應用不斷成熟,將促進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服務消費穩步擴大,生產(chan) 生活方式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將推動消費動力不斷增強。今年前2個(ge) 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市場銷售繼續恢複,消費潛力加快釋放。

  投資空間廣。設備更新、廠房煥新,產(chan) 業(ye) 升級有條不紊;穿山越海、長虹飛架,交通基建馬不停蹄;尋油找氣、追風逐日,能源工程紮實推進;改造小區、更新城市,民生投資接續落地……今日中國,投資空間依然廣闊。2023年,我國製造業(ye) 投資持續向好,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占比穩步提高,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3%,對穩增長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經濟學家通常認為(wei) ,一國實現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必須有較高的投資增長。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破科技等方麵瓶頸製約、加快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都需要增加投資,這也意味著今後很長一個(ge) 階段,擴大投資仍有不少文章可做。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化升級,將有力撬動製造業(ye) 投資。推進新型城鎮化,補足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短板,將持續帶動基礎設施投資。適應人口老齡化趨勢,響應“一老一小”需求,社會(hui) 民生領域投資也將持續擴大。今年前2個(ge) 月,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個(ge) 百分點,顯示出投資向好態勢。

  外貿韌性足。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7萬(wan) 列,“新三樣”產(chan) 品出口首次突破1萬(wan) 億(yi) 元……2023年,麵對外需收縮等不利影響,我國出口實現正增長,國際市場份額總體(ti) 穩定。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外貿形勢,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經營主體(ti) 搶抓機遇、頂壓前行:遠洋貨輪往來穿梭,跨境電商和海外倉(cang) 一派繁忙,家電、汽車等重點產(chan) 品出口訂單好於(yu) 預期……今年前2個(ge) 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增速重回兩(liang) 位數、達10.3%。擴大高水平開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外貿基本盤有望持續鞏固。

  從(cong) 供給側(ce) 看,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形成,發展內(nei) 生動力在不斷積聚。

  AI電腦、智能汽車、透明筆記本、可彎曲穿戴手機,日前舉(ju) 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hui) 上,一件件未來感十足的“中國智造”,展示出中國企業(ye) 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

  經濟長期發展最終靠供給推動。擁有全球最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強大的供給優(you) 勢,讓中國經濟具備了將創新快速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的有利條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3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超13%,數字經濟規模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超過40%……近年來,抓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經濟點燃了創新引擎,收獲了強勁動能。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肖鬆直言,“我們(men) 深切感受到中國正在成為(wei) 前沿技術落地的‘創新場’。”

  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wei) ,經濟增長需要生產(chan) 力水平不斷提高,而生產(chan) 力水平不斷提高需要技術不斷創新、產(chan) 業(ye) 不斷升級。大型國產(chan) 郵輪開啟商業(ye) 首航、南極秦嶺站建成投用、“奮鬥者”號創造下潛新紀錄……一個(ge) 日新月異的中國,每天都在技術進步、產(chan) 業(ye) 升級中不斷向前,持續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需求端空間廣闊、供給端動能充沛,加上改革開放紅利不斷釋放、“人才紅利”逐步顯現,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5%左右”具有諸多支撐條件和有利因素,“穩”的基礎將不斷夯實,“進”的動能將持續激發。

  (三)

  “5%左右”,是一個(ge) 積極向上的目標。

  積極向上,就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wei) ,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爭(zheng) 取最好結果。

  經濟社會(hui) 是一個(ge) 動態循環係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以進促穩,才能掌握戰略主動、增強發展韌性,為(wei) 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運行、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預期和新的動力。

  我們(men) 要看到,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對於(yu)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的中國來說,並非易事,需要我們(men) 付出艱苦努力,不斷解決(jue) “前進中的問題、發展中的煩惱”。

  初步核算,2023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2024年增長5%左右,增量比大多數國家一年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總量還要多。我國經濟恢複是一個(ge) 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nei) 有效需求不足、社會(hui) 預期偏弱,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

  既非“輕而易舉(ju) ”,也非“遙不可及”。設定“5%左右”的增長目標,有利於(yu) 釋放中國經濟蘊藏的增長潛力,有利於(yu) 調動各方麵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有利於(yu) 進一步提振信心、引導預期、更好凝聚發展共識。

  一個(ge) “奮力一跳能夠實現”的目標,要求我們(men) 勇於(yu) 擔當、善於(yu) 作為(wei) 。圍繞“5%左右”,一係列任務書(shu) 、施工圖和政策清單正加快落地顯效。

  鞏固“穩”的基礎——聚焦“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wan) 億(yi) 元;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比上年增加1.1萬(wan) 億(yi) 元,一係列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宏觀政策相繼落地。

  激發“進”的動能——為(wei) 進一步增強發展後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大力優(you) 化經濟布局;為(wei) 進一步釋放內(nei) 需潛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加快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為(wei) 重點推進新型城鎮化;為(wei) 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深化國企改革、支持民企發展、放寬服務業(ye) 市場準入、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經營主體(ti) 開拓創新、拚搏奉獻,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關(guan) 鍵一年,中國經濟起步平穩、穩中有升:前2個(ge) 月,規模以上工業(ye) 發電量同比增長8.3%,貨運量增長7.5%,彰顯了實體(ti) 經濟“回暖升溫”勢頭。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jun) 看來,超大規模的本土市場、極其完善的產(chan) 業(ye) 環境、優(you) 秀出色的工程師隊伍和人才資源、政府部門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讓企業(ye) 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相信,今年中國經濟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將給其他國家帶來積極的溢出效應。

  目標已明確,奮進正當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經濟工作的決(jue) 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wei) 抓落實,我們(men) 一定能夠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5%左右”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