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秸”盡其用 變廢為寶
氣溫回升,春耕在即,眼下正是秸稈離田的高峰期。近日,在沈陽市法庫縣馮(feng) 貝堡鎮,沈陽鑫盛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春季燃料收儲(chu) 工作正緊張有序開展。一台台打包機在地裏往返奔忙,打包成方磚、圓柱形狀的秸稈整齊地擺放在指定位置,吊裝機械一刻不停,將秸稈運送至發電廠。
2023年,沈陽市種植主要秸稈作物麵積近792.3萬(wan) 畝(mu) ,其中玉米624.7萬(wan) 畝(mu) 、水稻167.6萬(wan) 畝(mu) ,產(chan) 生秸稈約400萬(wan) 噸。沈陽市出台相關(guan) 政策措施,通過推進秸稈飼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nong) 村生態環境,促進農(nong) 作物秸稈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今年2月中旬以來,沈陽鑫盛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沈陽各地完成打包作業(ye) 15萬(wan) 畝(mu) ,打包好的秸稈預計4月初全部離田,確保農(nong) 戶能夠準時開犁播種。目前,公司日進燃料運輸車約200輛次,日收購秸稈約6000噸,日處理秸稈約2500噸。
鑫盛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我們(men) 每年消耗約65萬(wan) 噸生物質燃料,大大減少了秸稈露天焚燒產(chan) 生的二氧化碳氣體(ti) 。同時,我們(men) 還能每年為(wei) 社會(hui) 輸送綠色電力約5億(yi) 千瓦時,熱電聯產(chan) 實現年供熱量120萬(wan) 吉焦,供暖麵積達到230萬(wan) 平方米。”
離田發“綠”電,回田化沃土。沈陽市重點在保護性耕作和黑土地保護地塊,實施秸稈覆蓋還田肥料化利用。為(wei) 加強黑土地保護、提升地力,各地還製定了相應的政策。
沈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作為(wei) 2023年省級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沈北新區對深翻還田模式每畝(mu) 補助60元,對碎耙還田模式(旱田)每畝(mu) 補助45元,對碎混還田模式(水田)每畝(mu) 補助45元。”
通過政府推動、補貼引導、農(nong) 戶參與(yu) 、企業(ye) 經營,沈陽市已逐步形成農(nong) 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市場化運作體(ti) 係。目前全市各類農(nong) 作物秸稈利用企業(ye) 達到50餘(yu) 家,規模化(5000噸以上)秸稈收儲(chu) 點有近100個(ge) ,收儲(chu) 能力達到240萬(wan) 噸。
今年以來,沈陽市已“五化”利用380萬(wan) 噸秸稈,其中飼料化140萬(wan) 噸、肥料化101萬(wan) 噸、燃料化125萬(wan) 噸、原料化12萬(wan) 噸、基料化2萬(wan) 噸,利用率達到95%。4月上旬起,沈陽市將持續加強秸稈保護性耕作地塊管理,推進水稻秸稈打漿和碎混還田試點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