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永定河比去年提前4天實現全線流動

發布時間:2024-04-02 11:16: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永定河比去年提前4天實現全線流動

  近日,記者從(cong) 水利部調水司獲悉,水利部聯合京津冀晉蒙開啟的2024春季生態補水活動平穩有序進行,截至3月27日,各類工程累計向永定河生態補水15389萬(wan) 立方米,約完成春季計劃補水量的47%。

  “四水”調配“五庫”聯調

  記者在水利部此次補水動態圖上看到,一條清晰的補水線隨著永定河流域各個(ge) 水庫閘門的有序開啟迅速形成。

  1月1日,山西萬(wan) 家寨引黃北幹線1#洞率先啟動向永定河補水;2月23日,張家口洋河水庫開閘放水;3月1日,山西冊(ce) 田水庫開閘放水,官廳水庫加大下泄流量,南水北調中線引江水開始向永定河生態補水;3月7日,永定河全線開河(冰雪融化),與(yu) 生態補水實現安全有序銜接;3月18日,天津屈家店樞紐開閘,下泄流量12.8立方米/秒,永定河迎來2024年度全線流動,較2023年提前4天。按照調度計劃,此次補水將使永定河全線流動維持80~90天。

  永定河延懷生態公司經營管理部部長宮潤山說,2月23日張家口洋河水庫補水過程中,我們(men) 和水庫管理人員冒著嚴(yan) 寒,下至壩底閘口破冰數十小時,保障閘門正常開啟,到3月9日,洋河水庫順利完成春季補水任務,累計向永定河補水1019萬(wan) 立方米。

  春江水暖鴨先知。最近,記者在永定河天津武清段看到,寬闊的河道內(nei) ,成群的野鴨嬉戲、覓食,反映出此次生態補水的積極作用。

  根據水利部印發的《2024年度永定河水量調度計劃》,1月1日啟動2024年度永定河水量調度工作,錨定“保持全年全線有水”目標,計劃向永定河生態補水7.5億(yi) 立方米,堅定不移恢複永定河健康生命。

  “我們(men) 繼續強化本地水、引黃水、引江水和再生水四水統籌調配,東(dong) 榆林水庫、冊(ce) 田水庫、洋河水庫、友誼水庫、官廳水庫五庫聯調,保障永定河全年全線通水。”水利部調水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實時監控 智慧補水

  在永定河北廊坊段,補水的水頭、流量和補水情況,通過基於(yu) GIS平台的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視頻融合技術,實時展示在監控器中,永定河是否全線有水、是否出現斷流風險隱患均可及時掌握,實時搶險排除。

  “近年來,公司深度推進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還和海委聯合推進數字孿生永定河建設,構建流域防洪、水資源管理與(yu) 調配等2+N智慧應用體(ti) 係,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實現了對物理流域的實時監控、優(you) 化和調度。”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萬(wan) 超說。

  “補水啟動前,我們(men) 根據總部預警信息,對北京山峽段‘兩(liang) 壩兩(liang) 站’水毀修複工程進行檢查和疏浚。補水啟動後,我們(men) 嚴(yan) 格做好水量調度工作,保障了珠窩、落坡嶺水庫平穩過流超3000萬(wan) 立方米。”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運營公司副總經理高永紅說。

  水與(yu) 城市雙向賦能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連續生態補水帶動下,永定河流域上下遊水與(yu) 城市“雙向賦能”,增添了沿線城市活力。此次春季補水,沿岸城市不僅(jin) 在市容市貌上增加了水的秀氣,更在經濟合作與(yu)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煥發新生機。

  在永定河上遊桑幹河畔的大同地區,圍繞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已經建成了以桑幹河為(wei) 中心向兩(liang) 邊輻射形成的濕地公園,為(wei) 美麗(li) 大同再添生態底色;永定河張家口段通過生態補水,持續提升了桑幹河、洋河的水源涵養(yang) 功能,紮實推進了首都“兩(liang) 區”建設,築牢京津冀生態屏障,助力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越來越旺;永定河平原段形成了北京冬奧公園、廊坊興(xing) 安湖公園等水綠相生、城景滲透、親(qin) 民共享的城市濱水開放空間,正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天津泛區段以補水帶動水網連通和環境提升,加快了京津冀三地水係互聯、互通、共濟,推動京津冀協同在生態領域深度融合發展。本報記者 韓梅 通訊員 鍾偉(wei)

  馬上就訪

  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君超:

  重塑自然河道保障堤防安全

  “2021年以來,京津冀晉聯合開展生態補水、多水庫聯合調度、大流量脈衝(chong) 試驗及流域綜合治理等活動,永定河連續4年實現全線通水,不僅(jin) 複蘇了健康生態,還優(you) 化了主槽形態,提升了防洪能力,古老的永定河重煥青春魅力。”近日,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規劃計劃部高級工程師李君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針對永定河自然河流形態破損的問題,北京市提出以水開路、用水引路、以生態的辦法解決(jue) 生態的問題等治理思路。”李君超說,在永定河生態補水中,多次采用大流量脈衝(chong) 試驗,以自然之力打通河道堵點,“原汁原味”推動河道全線貫通,營造溪、河、湖串聯的自然生境,促進沙質河道自然演變,形成穩定的自然河道形態。

  補水期間,三次通過加大盧溝橋攔河閘下泄流量,借助水流來重塑永定河的自然河道形態。2019年,盧溝橋攔河閘首次嚐試了最大流量60立方米/秒脈衝(chong) 試驗,取得成功;2020年,盧溝橋攔河閘首次采用三年一遇的38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開展脈衝(chong) 試驗,起到明顯的“拉河槽”作用;2022年盧溝橋攔河閘首次實施500立方米/秒流量脈衝(chong) 試驗,形成3至5年一遇的洪峰,鞏固優(you) 化了主槽形態。得益於(yu) 生態補水對自然河道生態子槽的塑造,去年“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間,洪水基本沿生態補水誘導形成的子槽,按治導線(主流區)在主河道內(nei) 有序下泄行進,基本沒有出現在河床內(nei) 橫流的情況,保障了河道的堤防安全。

  水量統一調度是永定河綜合治理與(yu) 生態修複的關(guan) 鍵。為(wei) 推進永定河水量調度管理製度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利部組織京津冀晉四省市及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推進生態補水長效機製建設,共同簽訂《永定河生態用水保障合作協議》,明確永定河生態補水主要任務、生態水量目標、調度管理等六方麵內(nei) 容;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牽頭,按照“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原則,加快推動永定河官廳水庫以下引黃、引江生態補水費用分攤方案出台,促進生態補水長遠、可持續發展。

  在持續的生態補水中,永定河流域逐步形成了“四水”統籌、“五庫”聯調的統一調度體(ti) 係,還結合四季氣候特點,建立了春季多水源補水、夏季洪水資源化利用、秋季補水儲(chu) 冰結合、冬季蓄冰保水的多手段調度格局,為(wei) 連續4年全年全線通水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報記者 韓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