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種糧也能夠致富

發布時間:2024-04-02 11:2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3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建設好高標準農(nong) 田,推行適度規模經營,加強政策支持和示範引領”“讓種糧也能夠致富,進而吸引更多農(nong) 戶參與(yu) 發展現代化大農(nong) 業(ye) ,真正把中國特色農(nong) 業(ye) 現代化之路走穩走紮實”。

  黃淮海平原,拔節期小麥春管有良方。山東(dong) 省德州市陵城區種糧大戶李君業(ye) 說:“今年的小麥,農(nong) 技員根據土壤墒情早早製定了田管方案,幫我們(men) 省了不少心。”

  東(dong) 北黑土地,備耕期水稻迎來新訂單。黑龍江北大荒農(nong)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副總經理沈國春說:“12萬(wan) 餘(yu) 畝(mu) 稻田,收購方每畝(mu) 預付150元訂金,秋收後按合同價(jia) 收購,種植戶心裏踏實。”

  經營體(ti) 係強是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特征。放眼春耕一線,各類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大展身手。400萬(wan) 個(ge) 家庭農(nong) 場、220萬(wan) 多家農(nong) 民合作社聯農(nong) 帶農(nong) ,超過107萬(wan) 個(ge) 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提供全鏈條服務,推廣良種、綠色統防統治,推進標準化生產(chan) ,帶動農(nong) 民多種糧種好糧,廣袤田疇生機勃勃。

  活力足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加速成長,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顯優(you) 勢

  農(nong) 業(ye) 現代化,離不開生產(chan) 經營方式創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nong) 業(ye) 的方向”“使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始終充滿活力,不斷為(wei) 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創造有利條件”。

  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答好“誰來種地”問題,加快構建以農(nong) 戶家庭經營為(wei) 基礎、合作與(yu) 聯合為(wei) 紐帶、社會(hui) 化服務為(wei) 支撐的立體(ti) 式複合型現代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為(wei) 推進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夯實了基礎。

  春管春耕忙,各類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推動糧食生產(chan) 提質增效。

  適度規模經營,種糧效益提升。

  “我家以3畝(mu) 地作價(jia) 出資參加村黨(dang) 支部領辦的合作社,一年保底收入1500元,年底有分紅,還不耽誤外出務工。”山東(dong) 省沂南縣蒲汪鎮張家汪湖村村民張現峰說。

  “小麥返青後,我們(men) 及時保墒,現在苗齊根壯,預計今年是個(ge) 豐(feng) 收年。”張家汪湖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勝祥說,合作社集中采購農(nong) 資,每畝(mu) 成本降低142元。對合作社的226畝(mu) 河灘地進行深翻改良,低產(chan) 河灘地成了高效良田。

  創新經營體(ti) 係,田間活力倍增。從(cong) 主體(ti) 數量看,全國種糧合作社達54.2萬(wan) 家、種糧家庭農(nong) 場176.5萬(wan) 個(ge) ,合作社成員中普通農(nong) 戶占比超過95%。從(cong) 經營成效看,合作社年經營收入超過6300億(yi) 元,為(wei) 成員提供的經營服務總值超過8700億(yi) 元。

  政策及時到位,放大經營優(you) 勢。

  江西省豐(feng) 城市淘沙鎮豐(feng) 洲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育秧中心裏,負責人莫海平細心查看給農(nong) 戶代育秧苗的生長情況。“政策給力,托管業(ye) 務越來越紅火。”莫海平說,近兩(liang) 年當地加大對集中育秧設施、烘幹中心等農(nong) 業(ye) 設施建設扶持力度,今年該合作社育秧社會(hui) 化服務麵積達5000畝(mu) 。

  春耕備耕,各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加強政策支持和指導服務,充分發揮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專(zhuan) 業(ye) 化優(you) 勢。浙江省寧波市對種植50畝(mu) 以上稻麥或20畝(mu) 以上油菜的規模生產(chan) 主體(ti) ,給予每畝(mu) 400元左右補貼。山東(dong) 省陽穀縣支持99個(ge) 種植規模在100畝(mu) 以上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購置自走式鎮壓機,實施“一噴三防”社會(hui) 化服務28萬(wan) 畝(mu) 次,推動春管關(guan) 鍵技術落地落實。

  經營方式調整,生產(chan) 優(you) 化升級。

  江蘇省連雲(yun) 港市贛榆區城西鎮高莊村,一條條尺許寬的田埂被推平,小麥田成方連片。“土地流轉後進行了統一整理,有效解決(jue) 了耕地碎片化問題。現在大型旋耕機、收割機都能開進大田,機械化作業(ye) 效率顯著提升。”城西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社會(hui) 事業(ye) 局副局長仲崇玉說。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在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立足春耕生產(chan) 實際需求,各地因地製宜加快培育糧油類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鼓勵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北鬥導航、作業(ye) 質量監測等智能終端,引導糧油類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創新“糧食+”複合種植、循環種養(yang) 等耕作製度。

  強保障

  多層次服務帶動,促進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有機銜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重點要以解決(jue) 好地怎麽(me) 種為(wei) 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加快健全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把小農(nong) 戶服務好、帶動好”。

  第三次全國農(nong) 業(ye) 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小農(nong) 戶數量占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98%以上,戶均經營規模約7.8畝(mu) ,“大國小農(nong) ”仍是我國基本農(nong) 情。

  春耕一線,聚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關(guan) 鍵薄弱環節和小農(nong) 戶生產(chan) 實際,各地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讓農(nong) 民種糧更省心省力。

  ——支持保護體(ti) 係持續完善。

  四川省仁壽縣方家鎮水池村,小麥病蟲害防治正值關(guan) 鍵節點。“農(nong) 業(ye) 保險為(wei) 咱減輕了後顧之憂。”跟土地打了8年交道,種糧戶範琨越來越有底氣,“今年我給兩(liang) 季糧食都買(mai) 了完全成本保險,政府補貼75%,一畝(mu) 小麥隻要自繳4.76元,保額700元。”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價(jia) 格+補貼+保險”的一攬子支持政策,確保農(nong) 民種糧有錢掙、能得利。適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繼續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範圍實現全國覆蓋……一係列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出台落地,不斷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

  ——社會(hui) 化服務提質擴麵。

  “老張,秧苗和測土配方肥,還得你幫俺張羅。”河南省淮濱縣台頭鄉(xiang) 何莊村種糧戶謝實營,一大早就來到淮濱錦繡江淮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簽訂機插秧水稻秧苗訂單協議。公司負責人張鋒說:“我們(men) 的服務不斷向產(chan) 前、產(chan) 後延伸,今年服務麵積近30萬(wan) 畝(mu) ,算下來農(nong) 戶每畝(mu) 農(nong) 資投入能節省16%左右。”

  春耕大忙,多元化的社會(hui) 化服務為(wei) 糧食生產(chan) 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各類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主體(ti) 服務麵積超過19.7億(yi) 畝(mu) 次,其中服務糧食作物麵積14.7億(yi) 畝(mu) 次、占比75%,覆蓋小農(nong) 戶9100多萬(wan) 戶。

  ——新技術直通小農(nong) 戶。

  “有縣農(nong) 技推廣中心專(zhuan) 家現場支招,從(cong) 選種、用肥到病蟲害防治都明明白白,今年種的4畝(mu) 小麥長勢好於(yu) 去年。”四川省旺蒼縣龍鳳鎮龍鳳村種糧戶方成聯說。

  “課堂上講的米豆間作模式、全生育期科學管理技術,對玉米大豆增產(chan) 太有用了。”備耕閑暇,在吉林省四平市農(nong) 教中心,一場高素質農(nong) 民後續跟蹤培訓讓四平市家家樂(le) 農(nong) 機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周金玲收獲頗豐(feng) 。

  提升種糧主體(ti) 的科學素養(yang) ,關(guan) 乎糧食生產(chan) 的成色。信息技術廣泛運用,有效打通春耕農(nong) 技服務“最後一公裏”。年初以來,中國農(nong) 技推廣信息服務平台累計在線解答春耕備耕生產(chan) 問題4.6萬(wan) 個(ge) 。針對不同區域的技術需求,平台分區域、分時間、分行業(ye) 為(wei) 農(nong) 民推送個(ge) 性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助力春管春耕有序推進。

  增效益

  糧食生產(chan) 效益和競爭(zheng) 力持續提升,確保種糧農(nong) 民持續獲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協同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長效的利益聯結機製,確保鄉(xiang) 親(qin) 們(men) 持續獲益”。

  行走春耕一線,記者發現各地正加快延伸糧食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從(cong) 田間到工廠、再到餐桌,越來越多“大糧倉(cang) ”變身“大廚房”,糧食產(chan) 業(ye) 鏈條韌性不斷增強。

  瞄準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

  “品種跟著市場走。”四川省中江縣東(dong) 北鎮喜勝村種糧戶陳波說,種了45畝(mu) 訂單小麥,都是抗鏽病能力強、豐(feng) 產(chan) 性好的品種。“按照綠色種植規範種植的二級及以上小麥,公司以每噸高於(yu) 市場價(jia) 100元的價(jia) 格收購,收入有保證。”

  種植結構跟著市場調,有力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短生育期油菜,適宜製作麵包、糕點等的加工型優(you) 質強筋、弱筋小麥,綠色優(you) 質糯稻……伴隨春耕有序推進,一係列適應加工、消費需求的新品種落地田間,既有助於(yu) 提升糧食產(chan) 量和品質,也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加豐(feng) 富多元的選擇。

  產(chan) 業(ye) 融合賦能,打造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

  江蘇省溧陽市南渡鎮慶豐(feng) 村田裏,麥浪隨風起伏,油菜花成片盛開,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新落成的稻香文化館。“糧食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潛力很大。”歲豐(feng) 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林鬆介紹,公司稻米加工設備、成品冷庫建設已完成,目前正加快完善文化館內(nei) 部科普陳設,在油菜盛花期和水稻育秧旺季,將開展休閑旅遊、農(nong) 業(ye) 研學項目,預計可帶動村集體(ti) 增收200萬(wan) 元。

  春耕一線,各地區各部門加緊夯實糧食產(chan) 業(ye) 基礎,培育全產(chan) 業(ye) 鏈條。億(yi) 萬(wan) 農(nong) 民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紮實推進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讓農(nong) 業(ye) 根基更穩,讓飯碗端得更牢。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2日 0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