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這個小長假,吉林“穿越時空”之旅成熱門

發布時間:2024-04-08 15:42: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殷商彩繪陶罍、西周獸(shou) 麵紋銅爵、遼契丹文銅鏡、明五彩瓷碗、清雍正冬青釉八寶碗……吉林省各具特色的博物館(院)成為(wei) 人們(men) 了解悠遠曆史的窗口和媒介,一尊尊文物,一段段過往,一場場“穿越時空”的旅程,成為(wei) 吉林省周邊遊的熱門之選。

  清明節假期首日,吉林省各博物館(院)參觀火爆,預約名額搶手,為(wei) 更好地滿足遊客需求,吉林省多個(ge) 博物館(院)多措並舉(ju) 啟動應急預案,部分場館4月5日、6日延時閉館,這個(ge) 清明小長假博物館(院)的文化之旅熱度可見。

  沉浸式遊覽

  位於(yu) 長春市紅旗街1118號的長影舊址博物館,在完整保留了1937年原“滿映”建築的基礎上,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完成,通過珍貴的曆史資料、經典影片展示和電影製作設備的陳列,生動地講述了中國電影的發展史。清明假期第一天,長影舊址博物館入館人數5205人,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589%,總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67%。

  “博物館內(nei) 設立的擬音互動室、照相館等項目,讓參觀者有機會(hui) 親(qin) 身體(ti) 驗電影製作的過程,感受電影藝術的魅力。”長影舊址博物館館長葉子龍表示,自今年年初起,長影舊址博物館推出“沉浸式遊覽”形式,打破了博物館傳(chuan) 統靜態的遊覽方式,縮短了話劇演員與(yu) 觀眾(zhong) 的距離,將全新的演出形式融入到博物館的參觀動線。  

  長影舊址博物館為(wei) 了滿足廣大遊客的參觀需求,延長閉館時間至晚上8點30分。長影廠區亮化工程也陸續開啟,從(cong) 多角度展示長影經典、展示電影魅力,營造出獨特的影視亮化區域,增強遊客夜遊博物館的體(ti) 驗感。  

  愛國主義(yi) 教育

  在位於(yu) 長春市光複北路5號的偽(wei) 滿皇宮博物院,前身是民國時期管理吉林、黑龍江兩(liang) 省鹽務的吉黑榷運局官署。4月4日,偽(wei) 滿皇宮博物院接待遊客近2.1萬(wan) 人,門票收入7.58萬(wan) 元,東(dong) 北淪陷史陳列館接待觀眾(zhong) 3.1萬(wan) 餘(yu) 人。   

  “清明節東(dong) 北淪陷史陳列館參觀的人數也比較多,很多機關(guan) 單位都來到這裏參觀。今天上午,很多誌願者過來開展獻花活動和愛國主義(yi) 教育。”東(dong) 北淪陷史陳列館講解員李聰介紹道。  

  偽(wei) 滿皇宮博物院客服主管李陽表示,由於(yu) 全國文旅市場的持續火爆,長春市的景區景點也迎來關(guan) 注熱度。除了偽(wei) 滿皇宮舊址之外,我們(men) 還有東(dong) 北淪陷史陳列館,也成為(wei) 今年觀眾(zhong) 熱衷的場館,參觀人數創曆史新高。與(yu) 此同時,偽(wei) 滿皇宮博物院還推出博物館之眼藝術宮、M+文化創意街區、西部互動體(ti) 驗區和多個(ge) 精品展覽,麵向廣大公眾(zhong) 開放,為(wei) 群眾(zhong) 清明假期的生活提供了豐(feng) 富多樣的文化產(chan) 品。  

  白山鬆水的記憶

  清明假期首日,吉林省博物院預約參觀火爆,當天接待觀眾(zhong) 14752人,迎來參觀高峰。4月4日線上預約名額爆滿,為(wei) 滿足公眾(zhong) 的參觀需求,吉林省博物院啟動應急預案:現場遊客可排隊進場,當場館達到可承受的參觀人數峰值後,待有遊客出場,再次放行相應數量遊客入場。白山鬆水的記憶、“龍”重登場等10餘(yu) 個(ge) 展區開放。

  其中,安和常樂(le) ——中國吉祥文物專(zhuan) 題展,由吉林省博物院(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紀念館)和天津博物館聯合舉(ju) 辦,精選天津博物館館藏文物132件,涵蓋了銅器、玉器、瓷器、竹器、絲(si) 織品、書(shu) 畫等多個(ge) 品類的文物。展覽共分為(wei) “福”“祿”“壽”“喜”“財”五個(ge) 部分,從(cong) 象征義(yi) 、文字義(yi) 、諧音等多個(ge) 角度來闡釋其中蘊含的吉祥含義(yi) 與(yu) 美好祝願。  

  吉林省博物院院長韓戾軍(jun) 表示,3月16日起,吉林省博物院延續“吉林文脈”展覽的主旨,在吉林省博物院一樓A區舉(ju) 辦“先生向北——於(yu) 省吾、羅繼祖遺墨展”,係統全麵向公眾(zhong) 展示了兩(liang) 位先生對吉林省文化事業(ye) 所作出的貢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