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揚州打破自身設限 讓遊客體驗古城新敘事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揚州旅遊數據創曆史新高。官方數據顯示,3天全市共接待遊客約314.3萬(wan) 人次,景區購票人數、過夜人數、人均消費等多個(ge) 指標均創曆史新高。“聽李白的”等網絡熱議把揚州迅速推至假日旅遊市場“頂流”,連城市樓宇上都掛上了“李白很忙”字樣。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多年來一直都是該市最重要的旅遊IP,但今年“李白”格外火爆,還真不隻是“因為(wei) 李白”。
“遊戲”揚州,老“IP”城市的年輕玩法
皮市街是揚州年輕人熱門聚集地。“浮生記”書(shu) 店裝修一新,遊客多得插不下腳。已開了十幾年店的店主杭樹誌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這個(ge) 假期年輕人特別多,外國遊客也多了起來,營收創了新高。有意思的是,店裏一款《廣陵》文創書(shu) 簽賣得很火,竟然是因為(wei) 一款熱門遊戲的主角叫廣陵王,誤打誤撞的設計受到很多遊戲玩家熱捧。”
不少年輕人是帶著遊戲情結走進揚州、體(ti) 驗揚州:有追蹤廣陵王遺跡的,有跟著《江南百景圖》打卡揚州城市地標的,還有因為(wei) 一部叫《蓮花樓》的熱門劇裏叫“揚州慢”的獨門絕技而來到揚州的。因為(wei) 媒介形態的多元,城市形象越來越能被故事化。無論是在傳(chuan) 統的瘦西湖、個(ge) 園、何園,還是在新晉熱門景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揚州非遺珍寶館、隋煬帝陵遺址公園,人潮湧動的背後,這種從(cong) 線上走到線下的體(ti) 驗式旅遊群體(ti) 正賦予傳(chuan) 統文旅新的敘事方式。
當旅行不再是簡單的觀光,揚州的假日話題就充滿了戲劇性。因為(wei) 3月底馬拉鬆賽事而緊急投放市場的5000輛智能電動“小黃車”突然火了,這款不戴頭盔就無法騎行的共享單車不僅(jin) 為(wei) 遊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還讓迷戀電影《飛馳人生》的年輕旅行者騎著它在揚州發掘自己的“巴音布魯克賽道”;因為(wei) 一床難求,一些遊客創新使用“水包皮”的揚州洗浴場所,選擇在推出瑜伽、親(qin) 子遊戲等項目且設施齊全的“澡堂”裏安心過夜。
善於(yu) 洞察旅行目的新變化並增強遊客的情感體(ti) 驗和注意力,是城市文旅推廣的重要一環。下轄多家當地非遺文化企業(ye) 的揚州運河文投集團早在今年春節後就注意到熱門遊戲與(yu) 揚州文化符號的鏈接,已與(yu) 相關(guan) 公司初步達成未來在遊戲創作和文創周邊嵌入揚州文化元素的開發合作意向。
精準服務,接住流量變“留量”
讓遊客放心成為(wei) 城市玩家,創造和講述揚州的新故事,作為(wei) 一座老牌的文化旅遊城市,揚州為(wei) 遊客提供的暖心服務,一直在創新和精雕細刻之中。
每逢節假日,揚州政府機關(guan) 食堂和停車位向遊客免費開放已不是新鮮事。今年市直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內(nei) 部停車場增加23處,累計開放42處停車場共2481個(ge) 停車位。與(yu) 以往不同的是,騎行的外地遊客也可進入政府大院停車,大院還可為(wei) 房車提供補給,為(wei) 新能源車配備了移動充電車。“3天我們(men) 累計接待遊客停車6230車次。機關(guan) 食堂累計服務外地遊客用餐1974人次。”揚州機關(guan) 事務局辦公室主任王強告訴記者。
為(wei) 方便外地遊客“落地就走”,該市出台的對持外地身份證遊客公交免費的政策,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古城直達專(zhuan) 線z6路成了假期最受歡迎的“明星公交”,該線路每天運送乘客近1.2萬(wan) 人次。在3A級及以上景區、交通樞紐和揚州老城區設置65個(ge) “微笑揚州”旅遊誌願服務點,400多名誌願者為(wei) 遊客提供谘詢、指引、講解等服務。
“潑天流量”如何接得住,也考驗著一個(ge) 城市文旅產(chan) 品供給能力。今年揚州的文旅產(chan) 品更講究新業(ye) 態的推廣和新線路的引導。芍藥園子、冬榮園等布局城市各處的小劇場座無虛席;古運河水上遊船推出“非遺進遊船”活動,為(wei) 遊客提供“可觀、可遊、可玩”的沉浸式體(ti) 驗,“白天觀景、晚上看戲”的沉浸式旅遊體(ti) 驗已成為(wei) 揚州文旅經濟的新增長點。同時,半程馬拉鬆、儀(yi) 征街舞大賽、環高郵湖自行車賽……揚州從(cong) 3月底就開始的百餘(yu) 場文旅活動已次第登場,既為(wei) 清明假期熱身,也為(wei) “煙花三月”聚氣。
放開眼界,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景點平山堂是歐陽修在揚州時留下的遺跡,內(nei) 有一塊清代名臣彭玉麟所書(shu) “放開眼界”的匾額。日前,在揚州召開的高質量發展推進會(hui) 上,市委書(shu) 記王進健在大會(hui) 上要求大家“打破自身設限”,跳出窠臼謀求更高格局的發展,這與(yu) 百年前的“放開眼界”異曲同工。
文旅產(chan) 業(ye) 要做出特色,既需要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判斷和規劃,也需要城市參與(yu) 者自下而上精心設計。
持續放大“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品牌效應,揚州近日製定出台《加快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實施意見》,提出以主城為(wei) 中心,以長江為(wei) 橫軸,以大運河為(wei) 縱軸,做大做強瘦西湖、明清古城、運河三灣、明月湖、七河八島五大板塊,打造“一城、兩(liang) 軸、三極”的揚州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同時,通過“白加黑”“食+住”“陸+水”,皮市街、仁豐(feng) 裏、東(dong) 關(guan) 街、觀巷、古運河等越來越多的物理空間被賦予更多時代內(nei) 涵,足夠強的情緒體(ti) 驗改變了來揚遊客的決(jue) 策鏈路,遊客以腳步丈量揚州深街古巷,用眼、用心去捕獲古城斑斕時光。“800米的小巷能走兩(liang) 個(ge) 小時。”城市設計者和旅行者正在共同創造和講述揚州文旅新篇章。(汪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