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畔,百年漁村迎新變
微山湖西岸,大運河之濱。來到江蘇沛縣大屯街道,從(cong) 千島濕地向東(dong) 望,千頃碧水,波光瀲灩,靈動壯美。
2023年底,沛縣微山湖沿線特色田園鄉(xiang) 村示範區入選首批江蘇省特色田園鄉(xiang) 村示範區培育試點名單。該示範區涉及沛縣大屯街道的5個(ge) 行政村、11個(ge) 自然村,其中有3個(ge)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xiang) 村,3個(ge) 江蘇省傳(chuan) 統村落。
安莊村是這裏一座有著160餘(yu) 年曆史的古漁村。為(wei) 了讓百年漁村煥發新生,當地堅持退漁還湖、退耕還湖、退企還湖,結合鄉(xiang) 村公共空間治理,實現村莊、道路、坑塘、河道四清潔,新增綠化8萬(wan) 多平方米,實現綠化覆蓋率超過50%,生活汙水再利用率85%以上。
春日的安莊村,成片的杞柳,嫩芽吐翠。這種喜濕耐澇的植物,成就了一項富民產(chan) 業(ye) 。“安莊種植了2000多畝(mu) 杞柳,柳編工藝品集藝術性和實用性於(yu) 一身,產(chan) 品主要有草柳合編、木柳合編、鐵柳合編等。”安莊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寧道龍說。
午後,在村裏悠悠慢行,灰瓦白牆的民居錯落有致,頗有幾分江南水鄉(xiang) 的感覺。一座座農(nong) 家小院裏,栽種著各種花卉盆景;庭院外,一方自留地也種上了花花草草和時令蔬菜。
生態好,環境美,村民致富有門路。安莊重點發展觀光農(nong) 業(ye) ,打造出千畝(mu) 杞柳、千畝(mu) 花海、千畝(mu) 石榴園、千畝(mu) 中山杉和千畝(mu) 采摘園。目前,村裏有近20戶農(nong) 家樂(le) 對外營業(ye) 。37歲的張慶瑞便搭上了鄉(xiang) 村旅遊的“順風車”。8年前,他回到家鄉(xiang) 開農(nong) 家樂(le) ,如今年淨收入已達30萬(wan) 元。
時下的漁村風貌,正如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沛縣“荷葉落子”傳(chuan) 承人徐知任在曲中所唱:“安莊漁村生態美,水清樹綠百花鮮。老百姓生活很富裕,家家戶戶大樂(le) 園……”
與(yu) 安莊毗鄰的宋莊村是革命老區,主打紅色旅遊,是當地特色田園鄉(xiang) 村的另一個(ge) 代表。這裏曾是湖西秘密交通線的重要節點,中共沛縣縣委舊址也在這裏。為(wei) 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宋莊村成立了紅色文化研討會(hui) ,在村內(nei) 修建了黨(dang) 建廣場、地下黨(dang) 組織開展革命活動展覽館等一批紅色教育景點。“下一步,我們(men) 將著力打造‘黨(dang) 建+紅色旅遊’發展模式,讓村莊更具發展活力。”宋莊村支書(shu) 劉召然說。
“示範區現已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xiang) 村3個(ge) ,兩(liang) 年內(nei) 再增加3個(ge) 。”沛縣住建局副局長周平生表示,“在創建過程中,我們(men) 堅持原鄉(xiang) 原貌鄉(xiang) 土鄉(xiang) 愁,尊重片區自然生態,立足體(ti) 現沿湖村莊田園特色,將特色鄉(xiang) 村串聯成片,讓示範區有鄉(xiang) 愁記憶,有田園風光,有美麗(li) 顏值,力爭(zheng) 成為(wei) 淮海經濟區的鄉(xiang) 村建設樣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