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豐富運動場景 服務全民健身

發布時間:2024-04-09 16:54: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如今,主動健身、科學健身成為(wei) 更多人的選擇。各地正積極應用新科技,強化管理和服務,實現更均衡的資源布局、更廣泛的群眾(zhong) 參與(yu) 、更濃厚的社會(hui) 氛圍,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從(cong) “更多”變得“更好”。

  打開手機,一鍵預定健身場地、查詢運動數據;戴上虛擬現實眼鏡,參加一場線上自行車競賽……隨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等科技在全民健身領域中的應用,人們(men) 參加體(ti) 育活動的場景更豐(feng) 富,個(ge) 性化健身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智慧+普惠,帶來新體(ti) 驗

  “健身房離家太遠”“不會(hui) 使用器械”……這些讓不少健身愛好者頭疼的問題在浙江省嘉興(xing) 市百姓健身房得到解決(jue) 。社區健身房以“互聯網+體(ti) 育服務”模式運行,居民在小程序注冊(ce) 成為(wei) 會(hui) 員後,可以“刷臉”進入運動場所,還可以通過小程序觀看健身教學視頻、預約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加入運動社群等。政府補貼,市場運營,體(ti) 驗更好,趣味性更強,這樣的智慧百姓健身房在浙江各地越來越多。

  在各方努力下,群眾(zhong) “去哪兒(er) 健身”有了更多答案。不少地方因地製宜,想方設法應用新科技,強化管理和服務。

  在廣東(dong) 省深圳市筆架山體(ti) 育公園南區,室外智能健身房人氣頗高,人們(men) 在智能化專(zhuan) 業(ye) 器材上揮灑汗水。這些器材采用太陽能發電,節能環保,免費向市民開放。用手機掃描器械上的二維碼可以進行體(ti) 質測試,建立個(ge) 人運動健康檔案和專(zhuan) 屬運動計劃,調動了居民參與(yu) 鍛煉的積極性。“堅持鍛煉幾個(ge) 月,體(ti) 重、內(nei) 髒脂肪等數據都降了,精神頭也更足。”市民金大爺說。

  室外智能健身房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科技,將專(zhuan) 業(ye) 運動員的訓練理念和手段應用到全民健身場景中,可以針對不同身體(ti) 部位和肌群進行專(zhuan) 項訓練,滿足不同人群的個(ge) 性化健身需求。目前,深圳已經建成100多套室外智能健身房,人們(men) 不僅(jin) 可以自己練,還能參與(yu) 線上的“雲(yun) 競技”。

  群眾(zhong) 身邊的健身設施誰來管?器材老舊問題怎麽(me) 解決(jue) ?在江蘇南京、蘇州等地的全民健身點,每台戶外健身器材上都貼著二維碼標簽。居民遇到設施故障可掃碼“一鍵報修”,錄入設施故障信息,體(ti) 育部門便會(hui) 根據平台生成的報修工單組織專(zhuan) 業(ye) 維修人員到現場處置。

  江蘇省體(ti) 育局群眾(zhong) 體(ti) 育處副處長周文龍介紹,江蘇依托信息化手段,建設了全民健身設施管理維護信息平台,目前全省9萬(wan) 多個(ge) 室外健身設施站點、近60萬(wan) 件器材數據全部入庫,初步形成“建設、管理、養(yang) 護”閉環服務機製,有效解決(jue) 了室外健身器材管護不到位、維修不及時的問題。2023年,全省室外健身設施抽檢完好率為(wei) 92.83%。“我們(men) 接下來將在‘數字化’方麵繼續發力,將更多資源整合融通,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方便可及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周文龍說。

  硬件+軟件,提供新選項

  頭戴智能虛擬現實眼鏡,手執滑雪杖,身體(ti) 隨著大屏幕上的“雪道”搖擺……置身北京大學邱德拔體(ti) 育館智慧健康驛站,學生們(men) 興(xing) 致勃勃地感受滑雪的樂(le) 趣。這個(ge) 學期,北京大學首次開設“數字體(ti) 育”課程,廣受學生歡迎。

  “我們(men) 配備了智能滑雪機、智能單車、智能劃船機、智能拳擊台等設備,希望結合體(ti) 育科學、人工智能等,提高運動趣味性和鍛煉效果。”北京大學體(ti) 育教研部智慧場館運行中心主任吳定鋒表示,數字體(ti) 育課是數字技術與(yu) 傳(chuan) 統體(ti) 育教學融合的創新成果,是推動數字化轉型在教學、科研、管理等業(ye) 務領域落地的有益探索。

  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推廣,線上健身方興(xing) 未艾,更多運動場景被開發出來。河南洛陽的90後小夥(huo) 兒(er) 韓照帥是一名健身愛好者,幾款智能手表記錄下他這幾年的運動軌跡。“新款運動手表能實時反饋熱量消耗、血氧、心率等數據,這讓健身更科學,也能幫助我養(yang) 成良好的運動習(xi) 慣。”韓照帥說。

  智能頭盔是另一個(ge) 熱銷單品,備受騎行愛好者青睞。北京的李女士最近買(mai) 了一頂智能騎行頭盔,她介紹,頭盔科技範十足,配備光學心率傳(chuan) 感器,能夠在騎行時提供精準的數據參考。“最吸引我的還是安全保障功能,除了基本的刹車警示燈,還配備無線遙控轉向燈、語音導航。”李女士說,“如果摔倒了,它還能自動識別摔車狀態,並把求救信號發給緊急聯係人。”

  作為(wei) 線下賽事活動的重要補充,線上賽事活動地域、人群覆蓋麵更廣,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更多健身選擇。2023年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hui) 累計上線190餘(yu) 個(ge) 賽事活動,直接參賽人數2198萬(wan) 餘(yu) 人。據國家體(ti) 育總局群眾(zhong) 體(ti) 育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hui) 將力爭(zheng) 參賽渠道更加便捷,賽事服務更加精準,推動線上與(yu) 線下交融,推動群眾(zhong) 賽事活動再上新台階。

  線上+線下,催生新業(ye) 態

  如今,主動健身、科學健身成為(wei) 更多人的選擇。在推廣普及科學健身知識方麵,新科技同樣可以大顯身手。江蘇省體(ti) 育局依托省體(ti) 科所推出《科學健身周周練》等係列短視頻,讓科學健身知識更貼近群眾(zhong) 。“一開始我們(men) 想的是提供什麽(me) ,現在我們(men) 更多關(guan) 注群眾(zhong) 需要什麽(me) 。比如說中考前,我們(men) 就做跳繩等體(ti) 育中考的內(nei) 容;冬季,我們(men) 就推出冰雪專(zhuan) 題。”江蘇省體(ti) 科所副所長袁龍表示。

  科學健身指導需要科普,同時也需要與(yu) 醫療等部門進行資源整合。“我們(men) 與(yu) 醫院共享體(ti) 質檢測數據,讓醫生可以及時了解患者的身體(ti) 情況,也可以更好地出具個(ge) 性化運動健康指導方案。”袁龍說。

  遊泳是全民健身的熱門項目。一旦有人溺水,及時發現和救助非常重要,僅(jin) 僅(jin) 依靠安全員的觀察還不夠。針對這一問題,杭州巨岩欣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防溺水人工智能安全管理係統”。通過泳池上方的高清攝像頭和專(zhuan) 門針對泳池環境的人工智能算法,係統可對泳客狀況實現精準跟蹤、檢測和識別,並對危險事件進行智能分析與(yu) 自動報警。目前該係統已應用於(yu) 杭州市西湖區文體(ti) 中心“鵬之星”遊泳館、成都市猛追灣遊泳館等場館。

  場地預約一鍵完成、進入場館“刷臉”開門、智能儲(chu) 物櫃和自助淋浴房方便快捷……作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比賽場館,黃龍體(ti) 育中心既能滿足專(zhuan) 業(ye) 賽事要求,又在服務全民健身方麵下足功夫。走進場館控製中心,碩大的高清顯示屏映入眼簾,各場館實況、各項目用戶畫像、培訓業(ye) 務分析等一目了然。從(cong) 大眾(zhong) 健身的角度來看,場館軟硬件升級提升了運動體(ti) 驗;就場館運營而言,一係列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服務和經營管理成本。“同時,場館可以通過分析用戶健身偏好和鍛煉時長等信息,讓培訓服務更加精準高效。”浙江黃龍呼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萍表示。

  《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關(guan) 於(yu) 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的意見》相繼出台,對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出了數字化、智慧化要求,鼓勵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進場館管理和賽事服務。各地正積極應用新科技,強化管理和服務,實現更均衡的資源布局、更廣泛的群眾(zhong) 參與(yu) 、更濃厚的社會(hui) 氛圍,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從(cong) “更多”變得“更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