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要素支撐(財經眼·財稅金融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guan) 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有針對性地出台一係列政策舉(ju) 措,積極推動資金要素向人工智能領域流動,加強創新鏈與(yu) 資金鏈深度融合,助力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量身定製金融服務,優(you) 化科技創投生態圈
從(cong) 搬運上料到螺絲(si) 鎖付,再到視覺質檢和電路板焊錫……高效協同完成一係列高強度複雜精細生產(chan) 工作的,是一個(ge) 個(ge) 搭載協作機器人的“柔性小工”。忙碌的“柔性小工”自重隻有21千克,功率僅(jin) 為(wei) 傳(chuan) 統工業(ye) 機器人的1/4,卻在各自的“工作站”中,分工明確又環環相扣地完成全鏈條組裝工作。
“柔性小工”產(chan) 自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的長廣溪智能製造(無錫)有限公司。“把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協作機器人投入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領域,能有效提高生產(chan) 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公司戰略中心總監陳世恒說,作為(wei) 柔性智造關(guan) 鍵部件,近年來協作機器人市場推廣速度持續加快,未來有望被廣泛應用於(yu) 工業(ye) 生產(chan) 、日常生活以及特種領域。
成立於(yu) 2018年的長廣溪智造是一家數字化智能製造裝備科技型企業(ye) ,是省級高新技術企業(ye) 。企業(ye) 能夠在人工智能領域“大展拳腳”,與(yu) “金融活水”源源不斷的支持密不可分。
“去年,企業(ye) 迎來重要發展機遇,計劃大規模量產(chan) 協作機器人以及汽車智能部件。可業(ye) 務快速拓展,研發及生產(chan) 費用需求大幅增長,公司遭遇了流動資金短缺。”陳世恒說,濱湖區政府企業(ye) 服務專(zhuan) 員在了解到企業(ye) 的難處後,第一時間幫企業(ye) 與(yu) 銀行牽線搭橋。很快,中國銀行、江蘇銀行和浦發銀行派出支行行長和信貸經理組成的入企服務小分隊上門服務,為(wei) 企業(ye) 量身定製“綜合金融方案包”——包括500萬(wan) 元錫科貸、200萬(wan) 元人才貸和500萬(wan) 元普惠貸;三款產(chan) 品皆為(wei) 無抵押信用貸款,利率僅(jin) 為(wei) 3%左右,放款周期均在5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
“信貸資金真是‘及時雨’!我們(men) 立刻擴充研發團隊、擴大生產(chan) 規模,加大新一代車規級高速協作機器人的研發量產(chan) 。”陳世恒介紹,目前,AGV複合機器人、人工智能視覺檢測工作站、便攜式焊接工作站等行業(ye) 自動化解決(jue) 方案已經被廣泛應用於(yu) 合作夥(huo) 伴的生產(chan) 線,今年公司產(chan) 值預計達到1億(yi) 元以上,將實現同比翻番。
“我們(men) 結合人工智能領域企業(ye) 特點,利用專(zhuan) 利、知識產(chan) 權、商標等對企業(ye) 進行精準風險評估,提供更有特色的信貸產(chan) 品;同時還創新科技金融授信試點模式,下放審批權限至市級分行,建立快速、高效的專(zhuan) 項審批通道。”中國銀行濱湖支行有關(guan) 負責人說。
築巢引鳳來,濱湖區把構建科技創投生態圈作為(wei) 重要抓手,積極營造適宜工業(ye) 算力、智能製造等領域企業(ye) 發展的融資環境:支持金融機構為(wei) 種子期、初創期科創企業(ye) 提供純信用貸款;打造區域創投產(chan) 業(ye) 集聚區,先後引進了中電投資、蘇民資本、遠創資本等一批投資機構,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累計投資了400餘(yu) 個(ge) 具有高成長性和技術壁壘的優(you) 質項目等。
從(cong) 全省看,江蘇省目前已推出一係列政銀合作信貸產(chan) 品,由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chang) 基金提供貸款風險補償(chang)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ye) 的支持。截至3月底,全省普惠基金已支持合作銀行向13610家高新技術企業(ye) 、175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分別投放普惠低息貸款1283億(yi) 元、1356億(yi) 元。
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促進資本、人才要素聚集
輸入一段文字,一條視頻即刻生成。視頻裏,人物表情生動,運動鏡頭流暢……在四川省成都恒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會(hui) 議室裏,創始人段江展示了一段時長41秒、帶有字幕和配音的人工智能生成視頻。用戶輸入文字提示詞後,Clipfly先將提示詞生成圖片,也就是視頻幀,再將圖片生成視頻片段。展示結束後,算法工程師、軟件開發和測試人員開始討論Clipfly的更新升級。
今年1月底,段江的公司創新推出一站式人工智能長視頻製作平台Clipfly,集合人工智能視頻生成、人工智能視頻增強、視頻編輯等功能,兩(liang) 個(ge) 多月時間裏,這款軟件已在海外擁有約10萬(wan) 用戶。“人工智能視頻製作平台要贏得市場歡迎,不能僅(jin) 僅(jin) 停留於(yu) 生成,還得為(wei) 視頻匹配字幕、轉場、配音等各種元素。公司創新推出新軟件,既依靠自身長期技術積累,也離不開一係列鼓勵支持創新的好政策。”段江說。
段江在西南財經大學任教,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創建了恒圖科技。“成長道路上,恒圖科技獲得許多政策支持。我們(men) 的主要市場是海外客戶,出海軟件免增值稅的政策對公司產(chan) 品‘走出去’發揮重要作用。此外,租房補貼等政策幫助公司進一步壓降經營成本,把更多資源集中在研發創新上。”段江說。
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既離不開資金投入,也需要算力支持和相關(guan) 人才積累。今年以來,政策紅包不斷。
今年初,《成都市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發布,提出鼓勵企業(ye) 、科研機構研製人工智能開發框架,對經認定的“首版次”軟件產(chan) 品,按一定比例對研製企業(ye) 、應用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250萬(wan) 元的資金補貼;鼓勵企業(ye) 、科研機構創建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對新獲批建設的人工智能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給予最高300萬(wan) 元支持;支持企業(ye) 、高校院所開展核心算法研發,對取得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項目成果或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並在蓉落地轉化的,給予最高1000萬(wan) 元經費支持等。
成都市財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當地先後出台大數據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政策、算力產(chan) 業(ye) 政策。比如,創新算力券供給機製,用於(yu) 企業(ye) 購買(mai) 當地算力服務或交易數據產(chan) 品時抵扣一定比例費用,2024年,從(cong) 市級新經濟發展專(zhuan) 項資金中安排預算3270萬(wan) 元,用於(yu) 支持大數據、算力券等項目,較去年提升21.7%。目前,成都市已初步構建以數據為(wei) 基礎、算力為(wei) 動力、算法為(wei) 核心的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財政政策體(ti) 係,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人才、資本等要素聚集,助力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在人才補貼等政策支持下,如今我們(men) 已經匯聚起100多人的技術隊伍。各項政策精準有力,讓我們(men) 有信心不斷創新突破。”段江說。
匯聚政策合力,破解融資難點堵點
人工智能不僅(jin) 其自身市場前景可觀,更對賦能製造業(ye) 發展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具有重要作用。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落地應用,全方位推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各地各部門紛紛拿出務實舉(ju) 措:
北京市提出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支持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麵向人工智能芯片、框架和核心算法開展早期硬科技投資,持續做好人工智能企業(ye) 掛牌上市培育工作;深圳市提出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形成規模達1000億(yi) 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鼓勵相關(guan) 企業(ye) 在境內(nei) 外開展多層次股權融資……
專(zhuan) 家表示,未來,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還要結合該領域特征,進一步精準施策、凝聚政策合力,有針對性地打通融資難點堵點。
金融是科技創新的受益者,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者。專(zhuan) 家表示,要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一體(ti) 化發展,更好發揮金融“催化劑”作用。
今年初,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基金、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等加大投入,實施“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一體(ti) 化”專(zhuan) 項,帶動更多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鼓勵政策性銀行和金融機構等加大投入,引導地方設立未來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資金,探索建立風險補償(chang) 專(zhuan) 項資金,優(you) 化風險撥備資金等補償(chang) 措施。
“聚焦生物製造、人工智能、數字技術、商業(ye) 航天、內(nei) 河船舶、低空經濟等領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項目,引導金融資本、社會(hui) 資本、產(chan) 業(ye) 資本接續投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對人工智能行業(ye) 企業(ye) 而言,往往是技術專(zhuan) 利及虛擬資產(chan) 較多,固定資產(chan) 較少,導致銀行開展信貸服務時麵臨(lin) 評估定價(jia) 難題。對此,金融業(ye) 要針對人工智能行業(ye) 特點,加大研發投入,依法合規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風險評估等關(guan) 鍵環節加強創新,更好滿足科技型企業(ye) 融資需求。
“同時,還要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政策工具,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要激發金融業(ye) 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的積極性,為(wei)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持續賦能。”江蘇省財政廳有關(guan) 負責人說,將進一步發揮貸款風險補償(chang) 機製作用,引導融資擔保擴麵、增量、降費,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相關(guan) 企業(ye) 發展。
此外,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鏈長、涉及環節眾(zhong) 多。專(zhuan) 家表示,應加強對人工智能發展鏈條特征及政策需求的研究,完善頂層設計,加強相關(guan) 支持政策的普惠性、包容性、協調性和延續性,研究對需求端給予合理補貼。同時,各地可因地製宜投資打造細分領域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強化區域協同配合與(yu) 良性競爭(zheng) ,更好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5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