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天眼進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新階段

發布時間:2022-01-06 10:13:00來源: 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陸成寬

  位於(yu) 貴州的那口大鍋最近又燉出了不少好菜。

  1月5日,中科院召開中國天眼(FAST)運行情況和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FAST高質量運行情況,並發布依托FAST在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快速射電暴、脈衝(chong) 星等領域取得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正如中科院副院長、黨(dang) 組成員,中科院院士周琪所言,這一係列工作和成果表明,FAST已經成為(wei) 中低頻射電天文領域的觀天利器,已經進入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新階段。

  高質量運行為(wei) 科學成果產(chan) 出提供重要支撐

  FAST從(cong) 提出構想到通過國家驗收花費了26年的時間,近百名科研工作者前赴後繼投入到這個(ge) 項目中。FAST的全新設計理念開創了建造巨型望遠鏡的新模式,多年來,工程團隊開展了一係列的技術攻關(guan) ,克服了力學、測量、控製、材料、大尺度結構等領域諸多技術難題,實現了多項自主創新。

  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以來,FAST運行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已遠超國際同行預期的工作效率,為(wei) FAST科學產(chan) 出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為(wei) 做好FAST的開放運行和科學研究工作,中科院在第一時間成立了FAST科學委員會(hui) 、時間分配委員會(hui) 和用戶委員會(hui) ,統籌規劃科學方向、遴選重大項目、製定數據開放政策以及分配觀測時間等。

  2020年2月,FAST科學委員會(hui) 遴選出5個(ge) 優(you) 先和重大項目作為(wei) 近年來FAST望遠鏡主要的科學研究方向。“約200名科學家開始使用並處理FAST的科學數據,開展大團隊集中攻關(guan) ,取得了一係列重要成果,充分發揮了FAST科學效能,促進重大科學成果產(chan) 出。”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薑鵬說。

  2021年3月31日,FAST正式向全球天文學家開放,實現了“各國天文學家攜手探索浩瀚宇宙,共創人類美好未來”的美好願景。

  “FAST向全球天文學家征集觀測申請,彰顯了中國科學家與(yu) 國際科學界攜手合作的理念。”薑鵬說,此次征集收到來自不同國家共7216小時的觀測申請,最終14個(ge) 國家(不含中國)的27份國際項目獲得批準,並於(yu) 2021年8月啟動科學觀測。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理查德·克魯切爾曾經訪問過FAST,他對FAST的印象非常深刻。“它是迄今為(wei) 止世界上最大、最強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具有產(chan) 生突破性科學的潛力。”理查德·克魯切爾說。

  2021年,依托FAST取得的科學成果“一籮筐”

  2021年,依托FAST,天文學家又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中性氫是氫原子,也是宇宙中豐(feng) 度最高的元素,廣泛存在於(yu) 宇宙的不同時期,是不同尺度物質分布的最佳示蹤物之一。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采用原創的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利用FAST首次獲得原恒星核包層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應測量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星際介質從(cong) 冷中性氣體(ti) 到原恒星核具有連貫性的磁場結構,異於(yu) 標準模型預測。相關(guan) 研究成果1月6日以封麵文章形式在線發表於(yu) 《自然》雜誌。

  “這一成果為(wei) 解決(jue) 恒星形成三大經典問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觀測證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說。

  快速射電暴(FRB)是一種持續約千分之一秒的神秘宇宙射電信號,是天文學最新熱點。國家天文台研究人員利用FAST對快速射電暴FRB121102進行觀測,在約50天內(nei) 探測到1652次爆發事件,獲得迄今最大的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超過此前本領域所有文章發表的爆發事件總量,首次揭示了快速射電暴爆發率的完整能譜及其雙峰結構。相關(guan) 研究成果2021年10月14日發表於(yu) 《自然》雜誌。

  同時,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王培介紹,FAST多科學目標巡天已經發現至少6例新快速射電暴,正在為(wei) 揭示這一宇宙中神秘現象的機製、推進這一天文學全新的領域作出獨特的貢獻。

  截至目前,FAST共發現約500顆脈衝(chong) 星,成為(wei) 自其運行以來世界上發現脈衝(chong) 星效率最高的設備。

  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韓金林領導的FAST重大優(you) 先項目“銀道麵脈衝(chong) 星快照巡天”在不到兩(liang) 年時間,累計觀測了約620個(ge) 機時,完成了計劃搜尋天區的8%,截至目前該項目新發現279顆脈衝(chong) 星,其中65個(ge) 為(wei) 毫秒脈衝(chong) 星,在雙星係統中的有22顆。相關(guan) 研究成果2021年5月發表於(yu) 《天文和天體(ti) 物理學研究》。

  對此,國家天文台台長常進院士表示,基於(yu) 超高靈敏度的優(you) 勢,FAST未來將在快速射電暴起源與(yu) 物理機製、中性氫宇宙研究、脈衝(chong) 星搜尋與(yu) 物理研究、脈衝(chong) 星測時與(yu) 低頻引力波探測等方向產(chan) 出更多深化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科學成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