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開啟“一國兩製”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2-01-06 10:19:00來源: 經濟日報

  巨輪揚帆,香江潮湧。香港走過了極不平凡的2021年,由亂(luan) 轉治,正迎來由治及興(xing) 。2022年香港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正沿著光明大道再出發。

  對香港經濟發展而言,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台,“一國兩(liang) 製”是最大的優(you) 勢。剛剛過去的2021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是香港與(yu) 內(nei) 地的交流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前行,從(cong) 未中斷。

  由香港中聯辦、特區政府和內(nei) 地相關(guan) 部門聯合舉(ju) 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主題係列活動,在過去這一年三次走進香港。航天科學家走進香港校園,激勵青年樹立科學夢想;大國建造主題展等係列活動舉(ju) 行,展示建築文化魅力;奧運拚搏精神與(yu) 香港獅子山精神時代共鳴……“時代精神耀香江”主題係列活動,激發起香港同胞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也激勵著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新征程上激昂奮進。

  展示成就增添自豪

  獅子山下,香江之畔。從(cong) 航天科技到大國建造,祖國一係列曆史性發展成就再現,掀起一波又一波愛國熱潮。

  2021年6月26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yi) 式在香港會(hui) 展中心舉(ju) 行,嫦娥五號采集的月壤首次在香港展出。

  這是科學家團隊訪港時帶來的特殊禮物。據了解,“月壤入港”活動一票難求,場場爆滿。

  與(yu) 中國航天員“天地對話”期間,300多名香港大中學生、科技工作者在現場熱情參與(yu) ,“大國航天”成為(wei) 網絡熱詞。

  “載人航天精神,核心就是愛國。”在香港理工大學舉(ju) 行的“中國航天與(yu) 航天精神”講座上,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如此詮釋載人航天精神。

  在香港大學,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與(yu) 學子交流,發表題為(wei) 《九天攬月》的公開講座,介紹國家探月工程相關(guan) 情況。

  我們(men) 從(cong) 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現在正邁向航天強國,實現中國的航天夢。科學家們(men) 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感染著每個(ge) 人,航天成就令人自豪。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是中國建造的鮮明品格和時代特征。水立方、鳥巢、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港珠澳大橋……一個(ge) 個(ge) 超級工程拔地而起,成為(wei) 時代精神澎湃向前的生動寫(xie) 照。

  “中國建造”奇跡的背後,是中華兒(er) 女不畏艱辛、敢為(wei) 人先的奮鬥精神。“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2021年10月25日在香港會(hui) 展中心開幕,一大批反映國家悠久建築曆史和當代建築發展成就的照片、視頻及模型在港與(yu) 公眾(zhong) 見麵。前往參觀的香港市民絡繹不絕,紛紛感歎國家建設成就一日千裏,對香港背靠祖國發展更有信心。

  在一座座著名地標建築上,可以看到祖國的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在國家建造的發展曆史中,香港同胞感受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

  傳(chuan) 遞正能量鼓舞奮進

  時代精神照耀香江,這一刻,最美是那一抹中國紅,最親(qin) 是那濃濃愛國情。

  2021年12月3日,內(nei) 地奧運健兒(er) 抵達在香港下榻的酒店,市民早已等候在附近,熱烈鼓掌、揮手歡迎,爭(zheng) 睹健兒(er) 風采。

  奧運女子重劍冠軍(jun) 孫一文說:“我看到路邊歡迎人群中有五六歲的小朋友,還有七八十歲的老人。在表演現場,很多香港小朋友高喊著我的名字,我很感動。”

  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上,中國體(ti) 育代表團以38金32銀18銅位居獎牌榜第二位,中國香港代表團也斬獲1金2銀3銅,創造了其奧運參賽曆史上的最佳成績。

  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乒乓球女子團體(ti) 決(jue) 賽頒獎儀(yi) 式結束後,中國國家隊與(yu) 中國香港隊隊員、教練合影慶祝的照片一度刷爆網絡。

  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乒乓球男單、男子團體(ti) 冠軍(jun) 馬龍說:“我們(men) 通過共同的努力最終都站上領獎台,領完獎後我們(men) 同國旗和區旗一起合影,這一幕非常感人。”

  分享勝利喜悅,共沐祖國榮耀。內(nei) 地奧運健兒(er) 代表團在香港進行為(wei) 期3天的訪問交流,緊鑼密鼓。訪港期間,內(nei) 地奧運健兒(er) 開展表演、匯演、報告會(hui) 、媒體(ti) 見麵會(hui) 等活動,與(yu) 各界廣泛交流,掀起體(ti) 育熱潮。

  “獅子山精神就是香港不斷努力奮鬥的精神。這和我們(men) 運動員在賽場上為(wei) 國爭(zheng) 光、奮勇拚搏的精神是契合的。”“亞(ya) 洲飛人”蘇炳添說。

  奧運健兒(er) 用勵誌故事傳(chuan) 遞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奮鬥精神,匯聚起鼓舞奮進的強大能量。

  建築彰顯時代精神。由多位國家建築專(zhuan) 家組成的“建造天團”走進香港知名學府,與(yu) 師生分享中國建築的發展成就。

  “聽完最大的感受就是熱血沸騰!”“我要為(wei) 國家建造的非凡實力點讚!”……香港學子的讚歎聲不絕於(yu) 耳。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環境係博士生張琪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希望自己能夠通過科研為(wei) 國家建設和災難防治作出創新,“自己的所學所做能為(wei) 大家的生活創造便利或者提升質量,是一件非常有意義(yi) 的事情”。

  共創未來再鑄輝煌

  從(cong) 天上到地上,從(cong) 科技到體(ti) 育,祖國的曆史性成就和驕人成績,鼓舞著越來越多香港青年的信心。

  執著專(zhuan) 注、精益求精、一絲(si) 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內(nei) 涵是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

  “作為(wei) 香港人,我一直十分感激國家在任何時候都對香港給予最大力的支持。看見越來越多內(nei) 地建造企業(ye) 參與(yu) 香港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建設,我也期望日後能為(wei) 內(nei) 地和香港的建築領域發展作貢獻。”香港科技大學土木環境係博士生劉同學說。

  從(cong) 供水工程到建造公屋,從(cong) 搶建臨(lin) 時醫院到建設文化新地標……一直以來,中央支持香港建設發展沒有變,內(nei) 地與(yu) 香港建設者同心協力沒有變,持續為(wei) 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少年們(men) ,奮鬥吧!為(wei) 祖國奮鬥!”在香港伊利沙伯體(ti) 育館喊出這句口號的奧運舉(ju) 重冠軍(jun) 呂小軍(jun) ,回憶當時的情景仍很激動。

  呂小軍(jun) 說:“從(cong) 進入香港到離開,一路上香港市民在各處拉著國旗歡迎我們(men) 。我非常感動,在那種氣氛下,我情不自禁就喊出了那句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副院長趙小津介紹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yu) 香港有著深厚緣分,“香港特別行政區升起的第一麵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正是我們(men) 用返回式衛星搭載後贈送給香港特區政府的”。

  航天科學講座上,戚發軔院士深入淺出,引導聽眾(zhong) 尤其是青年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他真誠希望有更多香港青年投身到國家航天事業(ye) 中來。

  “宇宙天團”“建造天團”“奧運天團”相繼訪港,激發同胞愛國情、報國誌。

  據香港理工大學介紹,該校越來越多科研人員參與(yu) 祖國航天事業(ye) ,該校還成立了“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匯集多領域專(zhuan) 家加強研發。

  如今,香港迎來新局麵,站上新起點,開啟“一國兩(liang) 製”新篇章。在時代精神照耀下,“東(dong) 方之珠”必將更加燦爛,再創輝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