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智慧廣電”:讓邊遠牧民邁上信息高速路
光明日報記者 高 平 王 瀟
“現在我可以通過手機跟遠方的親(qin) 友聊天,了解新聞,還能看到很多好的電視節目。感謝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men) 守邊的條件越來越好。作為(wei) 一個(ge) 老黨(dang) 員,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守護好每一寸國土。”居住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恩格爾烏(wu) 蘇嘎查的尼瑪老人說。
75歲的尼瑪是居邊護邊堡壘戶,在中蒙邊境線上守護了半個(ge) 世紀,去年被內(nei) 蒙古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授予“北疆楷模”光榮稱號。長期以來,尼瑪家沒有手機信號、不通網絡。即便後來能打手機,信號也時好時壞,而且上不了網。
2021年1月,通過內(nei) 蒙古自治區政府實施的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yu) 服務工程,尼瑪家接通了廣電網絡,為(wei) 老人單調的生活增加了很多樂(le) 趣。
為(wei) 廣大牧民送去歡樂(le)
在內(nei) 蒙古,特別是邊境地區,地廣人稀、人居分散,過去基礎信息網絡覆蓋盲點多、質量差、使用費用高,很多牧戶像尼瑪老人一樣用不了手機、上不了網。
為(wei) 讓所有牧民都能用上信息網絡,內(nei) 蒙古自治區政府決(jue) 定實施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yu) 服務工程。工程采取政府投資、中國廣電內(nei) 蒙古網絡有限公司承建的方式,計劃共完成33個(ge) 牧區旗縣所有行政村的光纖網絡覆蓋和12.4萬(wan) 戶分散居住牧民無線網絡覆蓋和接入,提供20M以上寬帶服務和100套以上廣播電視節目。
茫茫草原戈壁沒有道路也沒有參照物,規劃建設一個(ge) 鐵塔,往往需要反複選址才能確定。有的建設地點車輛無法達到,隻有肩扛手抬才能將材料和設施運輸到位,為(wei) 牧民安裝網絡的時候都得驅車幾十甚至數百公裏。同時,還要解決(jue) 野外設備供電等技術難題,克服高寒、風沙帶來的影響。
麵對種種困難,廣電網絡公司將推進項目建設作為(wei) 檢驗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效的“實踐課堂”,黨(dang) 員帶頭挑重擔。大山之巔、草原深處、戈壁荒漠,處處都可以看到廣電網絡員工忙碌的身影,建鐵塔、裝設備、為(wei) 牧民入戶調試,用辛勤的汗水為(wei) 廣大牧民送去了歡樂(le) 。
據統計,內(nei) 蒙古廣電網絡公司已在33個(ge) 牧區旗縣近80萬(wan) 平方公裏區域內(nei) ,鋪設光纜2.4萬(wan) 公裏,租用、新建鐵塔1914座,建設基站4431套,為(wei) 近12萬(wan) 戶牧民安裝了廣電網絡。
架起黨(dang) 和人民群眾(zhong) 的連心橋
內(nei) 蒙古廣電網絡公司大力進行科技攻關(guan) ,創新開發了有線無線融合覆蓋技術,通過有線傳(chuan) 輸、無線覆蓋的方式,解決(jue) 了因牧區地域遼闊、地形複雜導致的網絡覆蓋困難問題;研發了4K智能機頂盒,實現了廣播電視、寬帶接入、智能應用一體(ti) 化服務;建設了牧區智慧廣電數據綜合管理係統,實現監測、預警、網絡管理、用戶服務以及設備管理運維、故障定位排查、性能檢測等多項功能,為(wei) 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yu) 服務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不論是草原、山區還是沙漠、戈壁,牧民都能享受到集寬帶網絡、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智慧廣電服務,智慧廣電讓牧民群眾(zhong) 享受高速便捷的寬帶和互聯網服務,收看數字高清電視節目,使他們(men) 了解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和國家的政策措施,架起了一座黨(dang) 和人民群眾(zhong) 的連心橋。
內(nei) 蒙古廣電網絡公司還開發了近20項電視端智能應用,積極推動“智慧廣電+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構建整體(ti) 聯動、部門協同、一網辦理的政務服務體(ti) 係,努力滿足牧區群眾(zhong) 公共服務、政務服務、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hui) 治理、視頻會(hui) 議、應急調度等方麵需求,實現“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同時,內(nei) 蒙古廣電積極打造教育平台,聚合各類優(you) 質課程資源,推進各類教學內(nei) 容、教學活動的在線化和互動化,並設置了國家統編教材廣電網絡電視專(zhuan) 區,向牧區群眾(zhong) 免費提供國家統編教材同步課程直播、點播服務,為(wei) 邊遠農(nong) 村牧區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
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
如今,地處草原深處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新阿米都日勒嘎查牧民蘇乙拉圖,通過無線接收方式接入廣電網絡後過上了網絡新生活,不但可以熟練地連接Wifi聊微信、瀏覽新聞、觀看視頻,還能夠實時了解活畜交易市場的收購動態和價(jia) 格,生產(chan) 生活有了新的提升。
烏(wu) 蘭(lan) 察布市大白石崖村73歲的孟粉仙老人,在廣電網絡服務人員的指導下學會(hui) 了使用電視上的公益法律援助版塊,可以隨時連線谘詢律師。疫情期間,孟粉仙的孫子孫女放假回到村裏,孩子們(men) 可以通過電視收看線上教育課程,做到了停課不停學。
呼倫(lun) 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牧民蘇尼爾自從(cong) 接通了廣電網絡,在牧場上安裝了攝像頭,打開手機或電視就能看見羊群的情況,坐在家裏就可以“放牧”。春季接生羊羔的時候,蘇尼爾通過視頻連線請旗獸(shou) 醫站的專(zhuan) 業(ye) 醫生全程指導,羊羔成活率達到了95%。興(xing) 安盟科右中旗的群眾(zhong) 可以在電視上享受點派單服務,實時與(yu) 文明實踐中心對接,及時與(yu) 誌願者溝通,還可以在電視上尋醫問診,足不出戶享受醫療服務。
此外,廣電網絡還將惠民政策、致富信息、脫貧良方等內(nei) 容及時送到貧困群眾(zhong) 家,積極打造直接與(yu) 基層對接的電商服務平台,支持地方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扶貧產(chan) 品便捷快速發布上架,並將質優(you) 價(jia) 廉的種子、化肥、農(nong) 藥等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資料精準推送給有需求的農(nong) 牧民。
下一步,內(nei) 蒙古廣電網絡公司將積極推進智慧廣電網絡升級,促進服務內(nei) 容、信息技術、傳(chuan) 播方式、傳(chuan) 輸質量全麵提升,以新的技術、新的手段和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形式把黨(dang) 的聲音和各項公共服務送到千家萬(wan) 戶,並積極對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數字經濟等戰略部署,加強智慧廣電對智慧城市、智慧鄉(xiang) 村、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的服務引領,廣泛參與(yu) 平安鄉(xiang) 村、黨(dang) 員教育、民生服務、應急服務、信息公開、遠程醫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wei) 助力內(nei) 蒙古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廣電網絡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