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向縱深發展
作者:劉誌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ti) 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中央在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頂層設計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突破製度前沿的一項重大部署。通過先行先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有利於(yu) 將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一步向縱深推進。
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意義(yi) 重大。近兩(liang) 年,在中央決(jue) 策部署下,要素市場多項實質性改革措施落地見效,為(wei) 疫情後經濟複蘇提供了重要支撐。下一步,亟須推動全麵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jun) ,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通過綜合試點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破除要素跨區域、跨行業(ye) 高效有序流動的障礙,推動要素向先進生產(chan) 力有效集聚,有利於(yu) 持續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產(chan) 出,增強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有利於(yu) 不斷優(you) 化經濟結構,破解供給側(ce) 結構性矛盾;有利於(yu) 完善要素分配機製,促進共同富裕,進而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方案》是探索突破製度前沿,縱深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大部署。《方案》充分考慮不同要素、不同區域市場化水平的差異,著眼於(yu) 探索前沿政策、嚐試創新突破,就要素市場建設的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和市場主體(ti) 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作出部署,有一係列突出的特色和亮點。一是強調尊重基層首創精神,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結合實際大膽改革探索,有利於(yu) 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二是強調係統集成,要求在實現局部突破的同時,充分發揮多個(ge) 舉(ju) 措互促共進、不同要素協同配置的集成效應。三是高度重視製度建設,努力實現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的前沿突破,形成經驗成果,為(wei) 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模式。
《方案》為(wei) 穩步推進要素市場製度建設指明了方向。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必須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方案》著眼於(yu) 要素市場體(ti) 製機製建設,提出了一係列重點舉(ju) 措。在傳(chuan) 統要素方麵,圍繞推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提出探索賦予試點地區更大土地配置自主權,支持不同產(chan) 業(ye) 用地類型合理轉換等舉(ju) 措;結合勞動力暢通有序流動的要求,提出了深化戶籍製度改革、完善人口管理服務製度等舉(ju) 措;按照資本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要求,提出了增加有效金融服務供給、推動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等舉(ju) 措。在新型要素方麵,明確了加快技術要素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的導向,著力完善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方式,構建全要素一體(ti) 化配置的創新服務體(ti) 係;按照數字化轉型的要求,聚焦數據全生命周期的製度建設;結合綠色低碳發展方向,提出了加強資源環境市場製度建設的一係列舉(ju) 措。
《方案》明確了綜合改革試點的推進路徑。在對象選擇上,優(you) 先考慮改革需求迫切、工作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城市群、都市圈或中心城市,既能調動地方積極性,又有利於(yu) 最大化試點的預期成果。同時嚴(yan) 控試點數量和試點範圍,既強調實質性的創新突破,又有效管控風險,避免一哄而上。在時間安排上,把試點周期明確為(wei) 2021年至2025年,與(yu) “十四五”規劃周期保持一致,為(wei) 國家重大戰略的落實提供支撐,還能為(wei) 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在科學的路徑設計之下,試點工作必將為(wei) 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